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到奸臣少年时 > 童谣四起

童谣四起(1/2)

目录

童谣四起

遥想上次苦战,跟着他的弟兄们皆命丧沙场,甚至没来得及将后事安排下来。

前一晚还意气风发,手持长枪,策马奔腾。

后一日,便满身血迹,以剑为杖,死守着边关,双目含泪的回望着归途。

那里有他誓死守卫的家国,亦有他念念不忘的赤胆忠心。

杨方客沉重地站起身,双手无力地攥起又松开,如此往复了两三次,这才下定了决心。

他步伐匆匆地朝外走了出去,与之一同的还有他引以为傲的红缨枪。

此刻的杨方客正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便快步走到了竹林间,长枪一挥,竹叶瑟瑟,带起风动,登时他又充满了力量。

三日后,一道圣旨传到了杨府。

果然不出杨述古所料,即刻起他们杨家将便要奔赴边关,守家卫国。

他面色如常地从陈公公手中接过圣旨,眸子中带着为将者独有的血性。

陈公公尖细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算计,继而挥了挥手中的浮尘,“还望杨将军此去,连战连捷,不负圣上一番殷切期待。”

“为家国征战,乃是杨家之夙愿。”,杨述古不卑不亢道。

此一番探虚实,反倒让陈公公吃了个闭门羹,不过他在圣上面前伺候多年,早已练就了一番揣摩眼色的本领。心下也知晓此事非同儿戏,索性便半阖着眸子,笑着附和。

如今汴梁城内,童谣传唱地如火如荼,便是那刚会开口说话的三岁稚子都能吟诵一番,此等场面,又如何能让圣上高枕无忧?

所以今日,他便得了圣上的口谕,再加上他的揣度,便来杨府一探虚实。

至于试探什么,恐怕便是忠心了。

毕竟杨家兵权在握,若是一朝策反,靖国举国再找不出下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兵将了。

庆幸他今日听到了合心意的答复、,便说了几句吉祥话,在众人的迎来送往中,踏上了回宫的步伐。

这厢陈公公刚离去不久,杨府的大门便从里给关了起来,甚至还派了几位忠心耿耿的侍卫把守着。

其守卫之森严,恐怕不亚于宫中。

倒是杨珺,有些不安地看向了自家的大哥,一时间有许多话想问,可眼下这局面并不是说话的好时机,索性也就住了口。

她隐隐知晓了此场战役有多凶险,所以开始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淳观三十六年发生的事件,奈何这时间太久远了些,她脑袋中早已是一片空白。

“唉!”,一道短促的叹息声响起。

谢浔擡头看了眼杨珺。

此刻她眉头紧锁,似是被什么疑难问题给困扰,一向柔和的面容上都笼着挥之不去的离愁。

许是要分别了吧,谢浔暗自思索道。

便是年岁不大的杨明菡都感知到了家中的氛围不对,她红着眸子,紧紧抿着唇瓣,大有一副哭出来的架势,可她极为骄傲,硬是仰着小脸,半点不叫泪水往下落。

唯独一双小手,急切地攥着杨珺的衣袖。

带着哭腔道:“阿姐,爹爹他们要去打仗了。”

不是询问,而是在复述这个事实。

一时之间,杨珺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转了转有些僵硬的眸子,慢慢弯下了腰。直到视线和杨明菡齐平之后,她才柔声道:“放心,阿爹他们很厉害的,这次一定会把卑弥人都打跑的。”

也不知是在安慰杨明菡还是在安慰自己。

杨明菡哽咽着点了点头,可攥紧的手心出卖了她紧张的情绪。

唯独莫微云,低垂着头,固执地跟在杨方客身后,甚至于他走一步她也跟一步。

直到二人拐进无人的连廊时,莫微云快步跟上了杨方客,她攥了攥掌心,随即猛地擡头,拉住了杨方客的长袖。

“我要去战场。”

坚韧的眸子中划过一抹流光,此刻的她摆脱了怯懦的模样,宛若凛冬的飘雪,虽转瞬即逝却不可忽略。

他闻言,挑了挑眉梢“战场之上,随时都会死亡,届时可不如杨府之中,平安顺遂。”

“我知晓。”

“那你可愿去?”

“愿意!”,莫微云擡起了头,直视着杨方客带着探询的目光,一字一句道。

杨方客嘴角微微勾起,说出的话却是异常绝情“想来你也知晓我的性子,尤其战场之上,我从不愿多管闲事。所以你的安危要靠你自己维系,莫要觉得我会为了你,牺牲整个杨家军。”

莫微云怔愣了,他说得每一个字她都能听懂。

可连在一起之后,她却不愿意懂了。

杨方客也不催促,他垂眸看着莫微云面上的神情,心中嗤笑,看来她的豪言壮志不过说说而已。

可下一刻,他的想法彻底颠覆。

莫微云沉默了许久,“我不怕死。”

“所以你管我也好,不管也罢,我既上了战场,便绝不会茍且偷生,至于如何赴死,那将是我的选择。”

对于她而言,活着早已成了行尸走肉,既如何,那何不奋力拼搏一把。

是死是活,皆交由命运。

五日后,清晨。

一缕日光穿透了薄雾,照射在杨方客身披的铁甲上,霎时间,冷光迸发,宛如一道道锋利的寒刃,刀刀要人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