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到奸臣少年时 > 祸临己身(三)

祸临己身(三)(1/2)

目录

祸临己身(三)

“当旁人奋力反击的时候还要跳出来大喊‘就是因你之故我们才遭人算计’你不觉得太过滑稽了些!”话音一转,她又继续道,“还是说你们早就算计到了这一步,拉一人担下所有的罪责,骂名也好、惩戒也罢。三言两语就能将责任洗脱,让卑弥人调转矛头,直指谢浔一人。”

“当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她就那样挡在文官的面前,为她的谢浔讨出属于他的一线生机。

纵使骂名铺天盖地得席卷而来,他也该挺直脊背地活在世上。至于旁人如何看,那自是她该考虑的事情。

“颠倒黑白!杨二小姐此话的意思是要为了谢浔一人,让杨家经年积累的美名付之东流。若杨将军在此,定会痛心疾首。他们抵死护下的城池就这样在你的手中化为灰烬。”

忽而,他语气骤然加重“杨珺!你对得起死去的杨将军吗?还是说你要为了一个人,而与整个靖国作对!”

诚然此话太过咄咄逼人,可赵平榆是谁,他是太子手下之人,若他言辞凿凿,恐怕太子殿下也并非是不知情的。

这个念头一出现,杨珺心中大骇,她怒瞪着诘问的众人,半晌儿才哑着嗓子道:“你们想让我怎么做?”她实在是找不到法子了,就连她早已准备好的后路都被堵死。

见此事还有转圜之地,众人心头一喜。

静默的门前,穿堂风掠过杨柳枝丫,带起几道细不可察的风声。然而落在杨珺的耳中,恍如那执掌生死的惊堂木,一道响亮的声响后,万事都被安排得分外明白。

众人余光瞥了瞥,皆默不作声,连着方才还义正言辞的赵平榆都往后退了一步。忽而被推至上前的楚望安面色如常,甚至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他认真地看了眼杨珺,这才将来时思忖一路的话说了出来。

“若想救下谢浔,恐怕只有劝说一法。”说到这儿时,他目光倏地变得深远,其间涌动着杨珺看不明白的情愫。还未等她想通就听见楚望安清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我们的话谢浔定不会听,可杨二小姐不同,你在他眼中终归是重要的存在。”

只这一句话,便将杨珺与谢浔之间的关系揭露得清清楚楚。杨珺神色如常,可只有她自己知道紧握的手心早就被一层又一层的汗水给浸透。可就算是这般,她也不会轻易让旁人抓住把柄。

她笑了,柔和的眉眼在这一刻生动了起来。

“您说错了,谢浔为的是心中的理想,与我无关。正如家父从军多载,拼死守住城池一般。”

“想让我去劝阻谢浔?不可能!我不会劝的,你说他谋逆,祸乱君心,那你可知杨家满门忠烈,至今未留一子。我阿父苦守城门半月有余,最后落得了活活饿死,城池易手之罪。我大哥死时不过二十又九,尚未婚配。可他早已有了心仪之人,只待孝期一过就能相守终生。你现在和我说谢浔谋逆,可满天之下,又有谁能不畏生死,领军打仗。既然如此,家国难守何不如将百姓放在前头。”

她冷眼看着惺惺作态的文官一个个义正言辞地站在杨府门前,出声指摘,说到愤恨之时恨不得把杨家在史书上头大书特书。可武将式微时他们又在何处?他们享受着百姓吹捧,享受着高官厚禄,享受着武将所坚守的一切。最后再轻飘飘地说上那么一两句。

也就是这一两句,足以定下武将的生死。

缄默的文官不发一言,倒是一向独善其身的赵平榆走了出来,他一挑眉梢道:“难道杨二小姐忘了您脚下踩着的地为何?普天之下极为靖国。杨将军的初衷不过是守护国之疆土,所以他们以命履行承诺,可如今你又在做些什么?”

锐利的目光仿佛冷箭,直直看向杨珺。

“你竟然违背了家族世代的坚持,转而开始扶持有反心的谢浔,简直让人痛心!”

一语哗然,缄默的众人仿佛找到了一处宣泄的口子,当即指着杨珺破口大骂。高声大喊“家门不幸、何其可哀!”

若是言语能化成利器,恐怕杨珺早就成为筛子。可她不以为意,至少在她的眼中,她们杨府是活在世人的眼中,并非以他们文官的三言两语就能评判出个好坏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杨府的荣辱自会有明眼之人加以牢记。

“何以见得是我违背了家族教诲,倒是你们扪心自问,杨家军在时你们躲在他们的庇护之下,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唾手可得的一切。名利、高官厚禄,便是泛舟游湖都是风雅之举。转而又瞧不起武将,三言两语间就夺了他们的权势。”

“试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是真心为武将说话。他们在时,你们仰望他们,同时又在心底加以忌惮。他们死时又换来了什么?是昌盛的国运,百姓安居乐业?所有的好处都落在了你们身上!”

杨珺擡眼,一一扫过唯唯诺诺的文官,唇边勾起的笑意被缓缓拉大,末了她才开口道:“谢浔我会救,但若想让我去劝他,那决计时不可能!”

“为将者护家国永安,可如今国不成国,百姓流离四散。甚至权贵之人竟想牺牲百姓来稳固自身,眼前的顺遂皆是建立在废墟之上,若有朝一日你们能睁开眼睛看,定会瞧见哀嚎遍野,尸山血海。到那时,再无一人能救你们于水火之中。”

凡视线相交之人皆避开了目光,她转而将目光移到了楚望安的身上,默默道:“我想这些道理楚公t子自是知晓的,可为何还要执迷不悟地扶持着风雨飘摇的氏族。”

“还请楚公子能领着诸位文官大臣先行离开,毕竟杨府没落,怕是并无茶水招待诸位。”落下这句话,杨珺行了一礼,便脚步匆忙地朝远处走去。

清冷的街道上,紧闭的门户数不胜数,可无端的杨珺就是觉得身后有一道视线紧紧注视着她,好似蛰伏在暗处的猛虎,高扬着爪牙,无一不在彰显着它的势在必得。

可她步履平稳,脊背挺直,杨家人融在骨血里的胆量在此刻迸发。

一路朝前,她攥紧的手心都沁出了汗珠,甚至藏在裙裾下的腿也开始发软。期间若不是自芸华身上借力,恐怕她早就化为了一滩泥水。

直到走出拐角,视线被二人远远甩在身后,杨珺这才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的路就轻快了许多。走一路瞧见的人都是些提心吊胆的百姓,有的哭声震天,那声响隐隐有几分撼动天地的能耐,杨珺淡淡地想,或许他生活的世界早已坍塌。血腥之气笼罩在汴梁城内,仿佛黑云压境,摇摇欲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