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2)
“这是我家姑娘养着的。姑娘可闷的慌?奴婢要不给姑娘拿些鱼虫儿让姑娘喂鱼解解乏?”
尹姝连连摆手,鱼是别人姑娘养着的,养得又极好,可见是每日在照料的,她一外人投食恐是逾矩,这不大好,“不必了,我看看就成。”
婢子笑笑,看向尹姝时笑意更为真切。
“这里头还种了莲?”
婢子诧异,“姑娘怎么知晓的,这都还未抽芽呢。我家姑娘就爱江南里的亭台水榭,这院子也是府尹大人给姑娘建的,这里头的莲子与泥皆是从应天府送来的。”
尹姝莞尔,“府尹大人待你家姑娘真好。”
“自然。我家老爷待姑娘如掌上明珠。”婢子想到了什么,扑哧一笑,“我家姑娘就唤明珠。”
明珠……掌上明珠。
尹姝不心中不由叹了声气,阿爹啊阿爹,你瞧瞧人家,取个好名。她呢?她仍记得阿爹与她说“昭清二字,说的是昭若日月之明,清如墨梅之寒。”每回一提及他必定还要再添一句,“昭清啊,你要做个昭德清卓之人。
她原本也觉着没什么,可如今觉着这二字压得她太重,太难。倒真不如明珠二字,烂漫天真,不谙世事。
“老爷,卫大人。”
听婢子轻唤,尹姝回过神,见二人不知何时已走到了亭前,起身行礼,“见过府尹大人,卫大人。”
“方才老夫走来,恍然一瞥,还以为是明珠在此呢。”
身侧的婢子笑着应和,“姥爷,奴婢方才就在与姑娘说道此事呢。”
王惟善捋了捋须,“不过有一处不相似,明珠可坐不住,老夫可从没见过她在此待上过半个时辰。”谈及自家掌上明珠,他眉眼的威严也褪去不少,他看向卫骧,“时日还长,老夫今日就不多留你,你二人赶路疲累,早些歇着。今日明珠应当就会回府,明日你来府上用膳,你兄妹二人也有多年未见了。”
卫骧应下。
“你也一同来。”王惟善看向尹姝,“你二人年岁相仿,说得上话,能有个伴儿她也省得每日费心思往外头跑。”
“是,府尹大人。”
王惟善见尹姝欣然应下反倒是一愣,随即爽朗一笑,“是,是该如此,那些扭扭捏捏的模样老夫看不惯,姑娘家的就该落落大方。极好极好。”他看着尹姝甚是满意,“你是哪里人氏?令尊在何处任职?”
尹姝被问得措手不及。
“叔父。”卫骧轻咳了声。
王惟善立马会意,“好好好,不问就是了。你倒是护得紧。”
卫骧见尹姝一闪而过的窘态,也并未再多解释。
……
府尹大人的别苑不大,可胜在精巧,江南园林讲究的移步换景都在这座院中可见,有些布局甚至她竟有些眼熟,她恍惚间,似乎回到了还在钱塘时的小院。
父亲不忙于公务时便总是待在院子里捣鼓花木鸟石,家中的造景多是出自他手,精巧绝伦,来家中的宾客无不夸赞的。
“这院子如何?”卫骧自她身后走出。
“极好。”这二字都可说是谦虚了,“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园林之景甚是难得。”
“这处院子是这两年才修建的,它的图样是我与一位故人讨要的。”
故人?
卫骧应道:“他妻女偏爱亭台轩榭,家中的布景都是他一手包揽,不输巧匠,叔父有所听闻,便托我去与人讨了图样来建在此地。”
“方才听大人一直唤府尹大人叔父……”
卫骧知道她要问什么,“我父亲生前与他为挚友,二人同窗十三载。父亲亡故,他照料我许多。”不过三两句话也道尽了他的十余载。
亡故?尹姝头一回听他提起他父亲,却不想会是如此。怕卫骧多想,她忙岔开话:“方才大人提及的那位造园大家是何许人,不知民女可有幸一见。”
卫骧眼中蒙上一层黯然,他别过眼去,“都说是故人了……”
原来他口中的所谓故人,不是旧识,皆是已故之人……
“你累了便小憩片刻,别出院子。”卫骧只留给她一个背影。
尹姝望着他的背影,心口隐隐发涩。哎,今日连着说错两回话了。
尹姝不会过问他的去向,只是等了三五个时辰天也见黑却也不见他回来,她索性回了屋子。
屋内的小榻她尤为喜爱,夏时可铺玉簟,冬时枕衾裯。与从前家中的也颇为相似,她躺在上面,心中平静,都能做起渔戏莲叶间的梦来。
……
“尹姝。”
这梦里还有人在唤她。
“尹姝!”
不对,似乎不是梦。
尹姝迷迷糊糊转醒,声音还萦绕耳畔,只是这声怎么听着像卫骧?是她听错了?
“尹姝。”又是一声。
还真的是他。这么晚他怎么来了。
她翻身而起,匆匆穿了外衫,打开门,对上了卫骧的仓促与满身凝重。
“怎么了?大人。”尹姝困意散了大半,心中已有了不好的预感。
“出事了。你拿上东西随我走一趟。”他似乎等不及再与尹姝说第二句话,转身便往院外去。
让她拿的除了验尸用的针刀还能是什么……
尹姝不敢耽搁,匆匆收拾了一番便跟随而上。别苑里静若无声,她还能听见耳房内小厮与婢子的打鼾声,一切安然,似乎与平日别无他样。
“大人……”
“出去说。”卫骧打断她,“别惊动了旁人。”
他们走了小门,门外无人,只停着一辆再简陋不过的马车。他示意尹姝上去,自己便坐上了原本驭人所待的车板儿上,他亲自驾车前去。
尹姝这才察觉,这一路除了卫骧再无第三个人。
她想坐在卫骧身侧,这世上哪有大人给下人行车御马的道理,可她才探出身,就被卫骧呵回了车舆内,“回去坐下。”
她又一次掀开帷裳,任凭凛冽的风刮在她脸上,“大人,是谁出事了?”
“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