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红丝馎饦(1/2)
第122章红丝馎饦
夏至时节,宋荔收到干娘从京都寄来的平安信。
周万春去到京都后,不管是出门,还是参加官宴会,身边总是跟着三四名女护院,叫那些养尊处优的官眷夫人们嘲笑周万春粗鄙不堪。
这些敢当面阴阳怪气的,多是与高文祥同品级的官眷,或是高文祥的政敌……
在阿虫一手掰断成人手臂粗细的凳子腿后,这帮夫人们纷纷吓得花容失色,哪怕有丈夫撑腰,不敢当面蛐蛐,生怕这对粗鄙的主仆真动起手来,尤其周万春身边经常跟着个刁奴,似是座小山丘般,一条胳膊,比她们大腿还粗,叫人看着发怵。
不怕硬的,就怕横的。
这些打从乡野来的土包子,逼急了什么都能干得出来,到时候同她们扭打,失了尊贵体面,没得叫整个京都跟着瞧了笑话。
京都的夫人们要脸,遇到横的,立马怂了。
当面不敢对周万春品头论足,背地里有没有蝈蝈,便不得而知。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因着阿虫和几名女护院,叫干娘在京都贵妇圈里传开了悍妇之名,连高大人都管不了她。
恶名远播,也不是没好处,反正自那以后,不管周万春去到哪里,总是被人恭恭敬敬对待。
是真的尊敬,还是怕她支使奴仆打人而害怕,不得而知,反正这些人不敢当面逼逼赖赖,叫周万春落了个耳根子清静。
干娘在京都大杀四方,卢月琴则在苏州的绣坊商界里奋力挣扎。
凭借自己典史之女,宋掌柜心腹等身份,卢月琴带着医女拜会了苏州当地的官眷夫人们,同夫人们详细介绍她们金玉绣坊的一次性月事带安全性有保障,长久以来,并未发生任何安全隐患,通过医女的佐证,得到使用一次性月事带可以减少妇人病的结果。
走访一圈,有三分之一的官眷夫人表示会一直在她们分店购买,剩下三分之一的夫人们摇摆不定,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靠着凤仙郡老店积攒的口碑,卢月琴占尽优势。
玲珑绣坊,绣房内。
菊棠查看了绣娘们的绣品,精美程度,堪称艺术品,她满意点头,又去生产间巡视……
生产一次性月事带,不需要多么高超的刺绣技术,只要会些简单针线活计即可,因此雇佣来的一批绣娘们工钱便宜得要命。
几天时间,生产出的一次性月事带,堆积了整个仓库,货源充足,当务之急是将这些货品销售出去。
玲珑绣坊才刚开业,在苏州毫无根基,也不似金玉绣坊在凤仙郡做出口碑,货品远销周边的城池,打出了名气,因此到苏州开分店,立刻吸引一批回头客。
玲珑绣坊没有优势,菊棠想要尽快做出成绩,等不及循序渐进,想要短时间售卖出去,只能采取低价促销的模式。
一个便宜,三个爱。
同样是一次性月事带,玲珑绣坊出售的价格,比金玉绣坊的便宜了一半,这个力度十分诱惑人。
对于底层官僚的官眷们来说,丈夫领到的俸禄,每月得精打细算才能勉强支撑一家人吃用,日常购买一次性月事带,也需自己从嫁妆里掏钱,一月又一月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能省去一半,足够让克勤克俭的妇人们为之心动。
午后,卢月琴从外面谈生意回来,牛车停靠在金玉绣坊门口,余光一瞥,瞧见相隔不远的玲珑绣坊顾客盈门,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
其中不乏有自己昨日拜会过的夫人,卢月琴目力极佳,一眼认出那位县令夫人。
似有所察觉,县令夫人朝这边扫来一眼,与卢月琴目光交汇,面色一变,尴尬地冲这边笑了笑,乘坐马车离开。
当她回到铺子,被手底下的绣娘告知了情况:“这玲珑绣坊好生不要脸,仿制咱们绣坊的一次性月事带也就算了,现在竟然搞低价引流,将咱们的顾客都抢去了。”
卢月琴也纳闷:“制作需要用的纱布、棉花、棉布,烧掉的煤炭,聘请看守烘干房的婆子,还有绣娘们的工钱,玲珑的售价如此低廉,她们都赚不到钱了,图什么?”
话音刚落,卢月琴想到一个不好的可能——玲珑绣坊不赚钱,靠着低价引流,将她们金玉绣坊和其它绣坊的生意全抢走,等竞争者关门倒闭,到时还不是玲珑绣坊一家独大?
卢月琴决得既然打不过,不如也跟着加入低价引流,不过绣坊里一些重大决策,还要知会宋掌柜一声,得到对方首肯才行。
她让人将信件快马加鞭送去凤仙郡,经过一天一夜,在第二天午后,这封书信被交到宋荔手中。
恶意低价打击竞争对手的策略,宋荔在现代看过许多案例,双方都用低价策略竞争下去,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况且她们金玉绣坊积攒了一批老顾客,贸贸然低价促销,只会伤了老顾客的心,价格降下来容易,想要上涨很难。
宋荔不想打价格战,提笔回信,让卢管事继续维持原来的价格。
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站直了挨打。
她又提出了建议,在购买规定价格的产品后,可以赠送部分产品的活动。
她们坚决不降价,不参与恶意竞价。
收到回信后,卢月琴快速阅读完,信中宋掌柜分析得有道理,她边看边点头,按照宋掌柜的意思,敲定了赠送活动,在门口张贴了活动告示。
当天绣坊单日营业额多出三分之一,第二天单日营业额整个翻了一番。
货品存放在干燥地方,可以保存几个月,趁着金玉绣坊买就送赠品的活动,当然要多囤积一些。
虽说一部分官眷夫人家里不差这点银钱,能少花些银子也是好的。
尽管玲珑绣坊价格低廉,本着便宜没好货的心理,家中稍稍富裕些的夫人,仍会选择来金玉绣坊。
毕竟这家绣坊是凤仙郡的分店,由贵夫人们口口相传,传来了苏州,口碑品质都有保障。
金玉绣坊的赠送活动,替自己挽回一部分顾客。
今日便有位夫人本想去玲珑绣坊,经过金玉绣坊,见她们铺子正在做赠品活动,摇摆之下,还是走进金玉绣坊,一口气囤了三个月的量。
赠送了产品后,价格比玲珑绣坊还是贵了,金玉绣坊的质量好,权当花钱图个心安。
因着赠品活动,使得金玉绣坊里的营业额飞速上涨,货品需求量大,原来的人手不足,按照前两日宋掌柜寄来的书信,估摸着这时候从凤仙郡运送的货物即将抵达码头。
一车又一车的货品,被拉进分店,保证了货源充足,金玉绣坊这边蒸蒸日上,生产间的绣娘们更是两班倒,马不停蹄生产,估摸着月底,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月奖……
在每日汲汲营营打理铺子间,时间一晃而过,眨眼过了月底,来到月初。
月初,金玉绣坊老店考核本月完毕,管事按照掌柜的吩咐,找牙婆买来一批绣娘。
老店营业额稳定,每日生产的一次性月事带货品,除了自产自销,一部分还需运往苏州,保证苏州分店绣坊的活动量,老店人手不足,这次又买来一批绣娘培训,未来被派往扬州、京都等地的分店。
进入新的一月,干娘从京都巡店回来了,带来了小月攒下的银两,想要替二丫赎身。
自春风楼关门后,楼里的姑娘被转卖进其他楼里,柳如梦去了长乐坊,继续做清倌人。
二丫去了另一家金粉楼做粗使丫鬟。
从前凤仙郡内的风月场所,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其中以春风楼为首,名头在凤仙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春风楼出了事,这两家没少踩一脚,现在作为行业里的龙头彻底倒下,这两家场所的买卖,也并未如预期设想,迎来光明灿烂的春天。
宋荔将银两交给金玉绣坊的管事,让人拿着去赎身。
金粉楼的老鸨欢喜又识趣:“既是宋掌柜要的人,我便卖宋掌柜个好。”
金玉绣坊的管事不客气回怼:“前日还听说你们楼里的买卖,日渐冷清,卖了不少奴仆出去,二丫虽有一身力气,可卖不上八两银子。”
被戳中心思,金粉楼的老鸨干笑了两声,让龟奴将二丫领来,一起到府衙消去奴籍。
得到自由身的二丫,一时间,懵了好半晌。
从管事口中,得知是好友小月用挣来的银两,将她赎出来,因此,小月自己还是奴籍之身:
“小月管事知恩图报,待你不错,宁愿自己还是奴籍,也要先救你出火坑。不过二丫也很好。”双向奔赴的友谊,管事也为之动容。
之后,管事将人领来金玉绣坊,带到周副管事跟前。
周万春询问二丫:“小月托我照顾你,你是想回到原籍寻父母家人,还是留在凤仙郡做工,或是去京都,与小月一起在“一间自助”分店做工,也使得。”
二丫扑通一下跪下,不假思索道:“求副掌柜送我去京都。”
周万春暗自点头:“等你休息一日,后日我让人给你订好去往京都的船票。”
于是,二丫在绣坊后院暂时借住下来,同绣娘们同吃同睡。
二丫不白吃白喝,也会帮着后院厨娘做些力所能及的粗活,替自己挣吃饭的活计。
厨娘本不愿意麻烦二丫,奈何二丫梗着脖子:“我不能给小月丢人。”
渴望自食其力的小姑娘,厨娘不好再拒绝。
两日后,二丫从码头乘坐商船离开,到京都与小月汇合,此时终于告一段落。
月中,进入初伏。
天热难耐,古代女子在室内仅着清凉的半袖衫,或是坎肩衫,轻透凉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