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纵涌 > 眩晕

眩晕(2/2)

目录

姜洵失神一瞬,突然想起苏禾的话。

‘对你好是因为你好,你值得对方这么做。’

她回神,缓了会儿平静道:“班长,谢谢你。”

“嗐,这有什么好谢的,我要谢谢你才对。”

“还是要谢的,改天我请你吃饭吧,你最近忙吗?”

“还行,就是文献看得有点头疼。工作室的事儿倒没什么,主要是倩倩在忙,我就负责打打杂,写写项目书什么的。”

“哦......是电影的项目吗?”

“对,你知道李闻识导演吗?”

姜洵一愣:“知道,《逐风山下》就是他拍的。”

李闻识太出名了,想不知道都难。

秦路阳解释:“本来呢,他们宣发部门有固定合作的设计团队,我们是很难接到这个项目的,但前段时间不是出事儿了嘛,那个设计师在夜场吸/毒被抓了,那边怕上映之后影响票房,决定终止合作,我们就借机争取到了。但也确实是个难上加难的项目,他们要求的元素和风格,我觉得没人能做到——”

“除了你。”

姜洵茫然:“我?”

“对呀,你可以。”

只有你可以。

...

傍晚离开工作室,秦路阳说她周一就可以过来适应适应。

感觉有点不真实,她恍神地路过实验中,突然想去小南苑路,尝尝那家念响云吞。

刚进店里,收到苏禾的消息:「宝,中午回来吃饭嘛?」

她回:「我在实验中附近,不回去吃了,晚点回去,想吃什么吗?我给你带。」

苏禾忙说不用。

姜洵跟往常一样点一份小碗云吞,不要葱花香菜,坐在小桌旁慢慢吃,时不时划一下手机。

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已经放学,嘻嘻哈哈的声音充斥整条街,全是躁动的快乐因子。

正吃着,听见不远处一声清甜羞赧的试探:“请问,可以......加个微信吗?”

“同学,你成年了吗?”欠揍但又合理的回应,尾音拖着沙哑的闲适懒散。

姜洵一口汤差点呛着。

她没有擡头,汤勺在碗里戳了戳。

周屿程抄着兜不疾不徐走过来,一身恣意懒骨卸了劲坐她对面,半冷不热冲老板说句:“来碗跟她一样的。”

“好嘞!”

姜洵不动声色舀起一个小云吞,塞进嘴里,盯着碗沿嚼啊嚼。

本以为他吃完就走了,没想到他利索解决一碗,吃完什么也不干,就坐在她对面按手机。

全程没有一句交流,像陌生人拼桌。

她慢吞吞吃完,放下勺子,彼此视线始终没有交汇。

老板店里上新了凉茶,倒了两小杯让他们尝尝。

友好询问:“苦吗?”

放下杯子,两人几乎异口同声:“苦。”

音落,空气里忽然泛起一阵微妙。

喝完最后一口苦涩,谁也没看对方。

店里逐渐热闹,姜洵似乎隔绝在外,若无其事拿上包起身离开。

下一秒周屿程也跟上来。

两人混在一群十六七岁的青稚美好里,不知不觉走至步伐同频。

距离半远不近,她的肩膀差一点就会碰到他手臂。

走了一长段,姜洵突然想停下来。

她一停,他就跟着停,一身倨傲懒散的劲儿,抄着兜目视前方,气定神闲等着她动。

夕阳洒落,小南苑路萦绕起热腾的烟火气,那些蓝白校服吵吵闹闹经过身旁,一科接一科对着月考答案,争是选A还是选C。

姜洵霎时恍惚。

高中时最遥不可及的幻想,是跟他并列着走。

想象在她跟不上的时候,他会回身,为她低一次头。

或像现在一样,等在她身边。

姜洵突然好奇他能在这儿耗多久。

实验中对面有一个公交车站,她默不作声坐在候车的长凳上,并着腿晃晃鞋尖,目光落向人来人往的校门口。

周屿程不说话也不走,懒洋洋倚着公车站的宣传牌。

早春的傍晚落幕很早,夜色渐浓,宣传牌上了灯。

他站在一旁,身影笼着一层柔光。

晚自习的上课铃声遥遥传过来,几个穿校服的学生疾速冲刺,跑得书包飞起。

冷风吹,姜洵吸一吸鼻子,低头看着自己裙摆。

不知不觉,周屿程走过来,闲闲蹲在她面前。

他不说话,就这么轻微仰着头,目光淡然松散,看着她。

喉结周围还带着一点红痕,她干的。

两人一上一下对视着,她被看久了,疑惑目光里又含了点懵,跟大学那会儿一模一样,远山雾似的空茫柔软。

过往的车灯光线映在他身上,深深浅浅,流转而逝,映她眼底清溪流淌。

好像应该问问对方,你这几年过得好吗,开心吗。

生过几次病,最难受的一次是不是冬天。

有想过重新上赛道吗,跟车队那些人是否还有联系。

低血糖还犯吗,夜里是不是还经常做噩梦。

有没有失眠。

有没有想过,回到我身边。

但这一秒谁也没说话。

公交车开开停停,远去一辆又一辆。

失神时,她发顶飘了片柳絮。

周屿程一手给她拨落,棉花似的白絮飘到他手里,被他无聊闲散地撚在指间。

姜洵缓缓眨眼,终于憋不住问他:“你干嘛。”

周屿程模仿她软闷闷的语气:“你干嘛。”

“......你学我干嘛。”

音落,周屿程嘴角扬起弧度,有点撩欠地,拿绵软柳絮扫扫她鼻尖。

害她轻打了个喷嚏。

打完整个人更懵,鼻尖一下就红了,像颗樱桃。

周屿程玩味道:“看来有人想你。”

她微微蹙眉,心想这人怎么这么烦,前几天欺负她,现在又捉弄她。

“谁啊......”

周屿程笑:“你眼里有谁,就是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