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2/2)
杨勇道:“想不到,当年五殿下的事情背后,竟是由‘果圣’在操纵!”
“杨爱卿,我朝可有一战之力?”
杨勇坚毅道:“有!”
“田相认为,此仗可打否?”
“讨要‘果圣’旧账,为大兴冤魂,为五殿下报仇!臣以为,此仗可打!”
曦晟帝又看向颜宁凯:“颜宁爱卿意下如何?”
“臣无异议。”颜宁凯道,“然,打仗劳民伤财,受苦的是百姓。臣以为,可让北氏交出宣宁王由我朝处置,若是对方不允,再出兵不迟。”
田忻:“侯爷说笑了,如今北氏皇族凋敝,只剩宣宁王一人可以即位。您觉着,北氏如何会给人呢?”
“田相可是老糊涂了?”颜宁凯也学会了京中官员那套皮笑肉不笑的戏码,“北氏刚死的国主,可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孤女。”
“孤女?”曦晟帝开口。
杨勇:“陛下,此女自北氏先王遇刺身亡后,伤心欲绝,就一直在北氏宫中闭门不出。”
“卿以为如何?”这话是对田忻说的。
“陛下,北氏未有过女子继位的先例。然,此次北氏所遇之局面特殊,那宣宁王德不配位,臣以为,由那孤女继位,开了这先例,也未尝不可。”
大兴国力强盛,确实有底气说这话。
翌日朝会,曦晟帝愤然公布北氏之罪,点将颜宁凯领兵北上,加强边关防守。同时,派出使臣前往北氏,说明大兴之态度。
使臣到达之时,郭齐天还未登基。出乎意料的是,北氏竟然对此毫无异议,就连郭齐天也无话要说。
几日后,北氏国主继位大典照常举办,而继位之人,正是北氏死去那国主留下的孤女。
镇北侯携大军压境,几乎已是箭在弦上,然而北氏忽然闹这么一出,大兴的铁拳头比便落在了一堆软塌塌的糖浆上,发不了力不说,还被黏着脱不开身。
墨县城外,闻此消息,颜宁凯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命大军在墨县附近驻扎,融入镇北军大营。而他本人,则着了便装,进了墨县,去见那太子。
萧瑞承掐着眉心的动作和曦晟帝如出一辙,他道:“和琰君意料的差不多,北氏皇族内斗,或许只是障眼法。”
颜宁凯连见礼都还未行,就听萧瑞承道,他先补了礼数,萧瑞承擡手示意他不必多礼,继续道:“世子已回墨县,侯爷不必挂心。”
“臣谢过殿下!犬子顽劣,让殿下费心了!”颜宁凯再行一礼。
“这里没有外人,侯爷不必拘礼。”萧瑞承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侯爷舟车劳顿,先坐下歇息。”
“谢殿下。”
“今日早些时候,孤收到消息,北氏新任的小国主已派宣宁王南下戍边,辛不冉留守北氏国都。有消息称,这宣宁王身边此刻有一术士,姓萧,乃是我大兴墨县人。”
颜宁凯面色一凝,来墨县之前,曦晟帝想战已经不再掩饰,而其并不知晓萧廿便是当年的萧琰君。
“这怕是对五殿下不利啊!”
“是了,孤上次收到琰君的消息,还是在北氏小国主继位大典之前。”萧瑞承面色不佳,看得出已经多日未曾安眠,“这些年来,孤还未谢过侯爷对琰君的照拂。”
这一点,颜宁凯自然不敢居功,连忙道:“都是臣分内之事,只是当前,陛下想要以宣宁王残害我大兴忠良为由发兵北氏。但这一切,是建立在北氏宣宁王继位的前提下。可现在,北氏那孤女继位,与陛下预期不符。该当如何,还请殿下拿个主意。”
“父皇来信所说,要北氏交出宣宁王给我国论处。然,北氏并未交出宣宁王,甚至让宣宁王南下戍边,同时向南屿关增兵。如此作为,是对我大兴赤/裸/裸的挑衅!”
“殿下,若是要战,那便免不了一番劳民伤财,受苦受难的终归是百姓。况且,五殿下还在敌营之中,若是开战,怕是对五殿下不利啊!”
萧瑞承笑了笑,道:“侯爷在朝中向来是主战,主将北方三国一举歼灭,怎的在今日终到了前线,却生了退却之心?”
“臣不敢!”颜宁凯连连道,“镇北军战力从未懈怠,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我大兴铁骑,必可踏平北氏!只是,五殿下那边,恐怕会有危险。”
萧瑞承嗯了一声,手摩挲着扇子。
就在此刻,门口来人传讯:“殿下,有北氏来的密件。”
萧瑞承拿过密件,拆开来看,阅后即焚。
“是琰君,他让我们加强函首关的布防。说是近日南屿关的北氏军队动作频频,恐怕会有突袭函首关的举动。”
颜宁凯当即站起:“殿下,臣以为,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出击!”
萧瑞承思索着信上所说,道:“不急,你先去加强函首关布防,别的,容后再议。”
“臣告退!”说罢,颜宁凯便去加强函首关布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