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开口了(2/2)
“难不成,你还想说,珏渊把你带坏么?”
萧冰琛哑口无言。
“你才回京,对于京中若是不熟悉,可以多问问老四。他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对于京都还算了解。你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即可。”
萧廿点点头,一副受教了的模样。萧冰琛脸上充满疑惑,很快就明白了萧瑞承的意思,欲要申辩,萧瑞承就被宰相田忻请走了,只丢下一句:“照顾好珏渊!”
萧瑞承走了几步,又派了黄懿回来,道:“贤王殿下,晋王殿下,臣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护卫二位殿下周全。”
这下,萧冰琛自然明白了不能带萧廿去些什么地方。
“二位殿下,太子殿下还说了,晋王殿下下午还要去钦天监——”
“行行行,我知晓大哥的意思!我会将珏渊,完完整整地送到咱们国师那里!”
萧廿忽然目光一颤,因为他见到萧冰琛口中的国师。虽说方才已经在大殿上见过了,但,此刻再见,光是观此人之面相,萧廿便觉得此人应是清冷至极,天煞孤星,六亲死绝之命,但也只有这样的命格,才能担得起国师一职。
“微臣见过二位殿下!”国师行礼与他人一样,冷得很。
萧冰琛顿时觉得,周身一寒,哆嗦几下。
也不怪他,毕竟,萧廿本身对性子也极为冷淡,不过碍于各种场合,萧廿总会收上一些,露出较为和善的一面。而国师,则是毫不收敛,随时随地地散发着寒气。
萧冰琛夹在中间,确实是为难他了。
“国师大人!”二人回礼。
“臣多年钻研术数,听闻晋王殿下也颇擅此道,不知臣可否有幸,邀殿下钦天监一叙?”
萧冰琛在萧廿耳边道:“珏渊,这国师喝风饮露的,那钦天监更是啥都没有,咱可不能去啊!”
“贤王殿下,微臣虽说饮食清淡,但并非喝风饮露。”国师说话颇为一本正经。
萧冰琛顿了一刻,萧廿道:“孤今日本就要去钦天监,既然国师邀约,孤便与国师一道吧!”
说罢,他面向萧冰琛:“多谢四皇兄邀约,不过臣弟多年来无师自学术数无人探讨,今儿个难得遇到国师这样的奇才……”
“诶行行行!”萧冰琛摆摆手,“你是孤的五弟,和孤说那么多是客套话做什么!”
他一手拍着萧廿的肩,似乎咬牙决定赴死一般:“既然你要去,为兄陪你一起!”
国师行了一礼,便在前面带路。
两个人都是不爱说话的,倒是让萧冰琛煎熬得厉害。
“珏渊,你不是说要和国师聊那什么吗?”萧冰琛一开口,前面二人一起回头看他,这一刻,他捂嘴道,“没什么!”
他忽然觉得,这俩都是会术数的,既然会术数,交流的方式肯定和旁人不一样,他一介凡夫俗子,还是不要多话了。
黄懿觉得稀奇了,向来聒噪的贤王殿下,那个只要见到长得标志的无论男女都会去说几句话的贤王殿下,这一路上,竟是一言不发。
直到——
走近钦天监,便有小童子来迎接。国师的小童子和他本人的清冷不同,小童子一个个的都话很多。先向二位殿下行了见礼后,便追着国师,跟在人身后,国师长国师短地问着。国师竟都是笑盈盈地嗯一句,对又是一句,就这样,竟然显得有些许热闹。
萧冰琛像是找到了什么救命稻草,连忙抓住萧廿道:“珏渊,你觉不觉得,这钦天监有些冷了。”
萧廿猜想萧冰琛或许与这国师有过些什么过节误会之类的,便只是道:“现在是盛夏,若是皇兄忽然觉得某地阴冷,还请远离那处才好。”
贤王殿下胆子小,脑子却转得算快,瞬间明白了萧廿的言外之意,当即抓住他袖子,道:“珏……珏渊,你可别吓唬你皇兄啊!到时候,皇兄丢下你一人入虎口自己跑了,你可不能向咱……咱大哥告状啊——”
国师顿住步子,回头看向他二人,萧廿朝他露出一“失礼了”的模样。就见国师的眸子淡淡从萧冰琛身上一扫,随即面向萧廿,道:“二位殿下,今日我这钦天监还有一位客人,不知可否——”
“孤无碍。”萧廿道。
“是是是……是人吗?”萧冰琛站直了一些,却还是不愿意放开萧廿的袖子。
“若非我族类,所食所饮,便不同了。”国师颇为认真地向萧冰琛解释着,言语中带着几分笃定的意思,随即转向萧廿,“晋王殿下,您如此诽谤我钦天监,不知臣可否向您讨个说法?”
“抱歉。”萧廿即便一只袖子还被萧冰琛抱着,但行礼也颇为周正,“孤只是许久未见贤王兄,有些怀念幼时。”
幼时——萧冰琛忽然明白了什么,刷地一下放开萧廿的袖子,“萧琰君!你玩儿我!都多少年了,你还记着!”
国师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过,竟是带了几分好奇的意思。萧廿莫名其妙地看向萧冰琛,道:“兄长这是何意?”
萧冰琛指着萧廿,忽然,黄懿得了萧廿一个眼神便立刻到萧冰琛耳边低语几句,萧冰琛面色一变,收了手,看向萧廿的目光带了些许复杂。
“你四哥我,最怕鬼了!”萧冰琛说着,却没有了怕的模样,而是走向国师,“国师大人,朝会开了那么久,孤都有些饿了。珏渊身子还未完全恢复,不知——”
国师看向身边的一个童子,那童子道:“膳食已然备好,还请诸位随我来。”
“二位殿下请——”国师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二人便顺势与他往前走去。
萧廿回头看了眼黄懿,露出一个对下属表示肯定的眼神。
在一个小院中,石桌上已经摆好了餐食,那边已有一人坐着。
这边三人走过去,那人闻声望过来,微微一怔。
国师与萧冰琛步伐如常,倒是萧廿,脚步顿了一下,随即又很快恢复。
“臣颜宁北,参见贤王殿下,晋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