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2/2)
颜宁凯之死,引起了镇北军其余人的愤怒,纷纷拔刀要来,现场混乱一片。
忽然,就听一个习尖的嗓音嚎叫道:“陛下驾崩了!”
这一声穿透力极强,加上其内容,让众人都愣了一瞬。
先前和萧廿他们一起逃出来的文武百官,此刻陆陆续续地出现。萧冰琛有些疑惑,方才这些人去哪儿了?
就见众人聚集到了废墟面前,跪了一地,都在哭嚎。
颜宁北终于开口道:“除了陛下,便只有我爹了。”
曦晟帝要引过去的不是萧潍,而是颜宁凯。萧廿脑海中只有这个念头,但他眼前还是漆黑一片。
“殿下,您感觉怎么样?”
感觉怎么样?曦晟帝,死了,自爆二亡,带走了颜宁凯。父亲死了,带走了颜宁北的父亲,而颜宁北,却在这里关心他感觉怎么样?
“颜宁北,你爹死了!”几乎是脱口而出,萧廿觉得自己这话太混账。
“我知道。”颜宁北声音有些哽咽,眼底也蓄满泪水,但他还是强行保持着自己声音的平稳。从他离开军营的那一刻,他便预料到了这个局面,“前世,母亲给爹留了生门,所以我爹他在刑场上并没有死。还是这一年,他死在一群刺客手中。”
萧廿也有些哽咽,他不知自己是不是因为曦晟帝死了而难过,只是轻飘飘地道:“这是命么?”
魏成很快反应过来,冲到萧潍面前,道:“殿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萧潍脸上一片黑,看不清他的神情,就听他嗓音低沉:“让人,清理现场,找出先皇遗骸。”
忽然,就听另外一个声音道:“陛下遗诏在此!”
是战玄青,他手里拿着又一份明黄色的圣旨。
众人纷纷看过去,就见战玄青捧着圣旨到了台阶上:“诸位,还不跪下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知德行有亏,不配帝位,而今尸骨无存以全罪行。吾弟潍,复其定王之爵位,世袭罔替。潍率镇北军平叛曾氏逆党有功,朕欲封其为镇北军统帅,若吾弟不愿可拒之!太子琰君,当继承大统,着礼部择吉日行登基大典。望其勉励,勿负百姓!钦此!”
战玄青念完遗诏,能接旨的二人却不在前面。萧廿斜靠着一处,眼前漆黑一片。但他知晓,今日接旨的,只能是萧潍。
只有萧潍接了旨,镇北军才不会被定罪。否则,今日便会是又一场厮杀搏斗,镇北军也会背上骂名。
文武百官屏息凝神,看向萧廿和萧潍所在的地方。
魏成半跪在萧潍边上似乎在说着什么,萧潍将颜宁凯的遗骸放平,缓缓站起。
“殿下!”魏成拉住他手腕,“殿下不可啊!”
萧潍看了眼一侧的镇北军,低头拍了拍魏成的手背,缓步走到百官最前方,跪下,行礼:“臣弟接旨!愿辅佐新皇,兴我大兴社稷!”
在最前面的汪国公和田忻同时松了口气,带头道:“愿辅佐新皇,兴我大兴社稷!”
萧潍站起,朝萧廿那边走去。萧廿双目恢复的时候,见到的便是萧潍的一双沾满血污的鞋。
“请陛下移驾!”萧潍主动扶起萧廿,叔侄二人相互搀扶着,走出了晋王府。
这一幕,不少朝中大臣都猜测,定王会在朝堂上与萧廿作对,往后恐怕会走向叔侄反目的极端。即便国丧期间,这二位面上还算说得过去。
曦晟帝三十一年正月初一,帝崩。同年,太子萧琰君继位,改元宁瑞。
宁瑞元年,萧琰君任北国公颜宁北为征西大元帅,为曾氏谋逆一事讨伐落照国。宁瑞五年,颜宁北凯旋。
三年后,颜宁北再次南下,征讨南明国,宁瑞十二年凯旋。
大臣所设想的叔侄反目并没有发生,他们发现,定王殿下还是和从前一样,也是和颜宁凯一样,几乎都留在京都。在朝堂上,尽心尽力地在辅佐宁瑞帝。
……
定王日志
宁瑞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
今日琰君走了,和他爹一样,给我留了烂摊子(他爹留的还好,不算烂)。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为何那年我会接旨,今日琰君与我说了几句,我忽的就想明白了。许是那是,我觉得这世上还需要我吧!毕竟,还有仗要打。
不过,这回被留烂摊子的不止我一人了,多了个于相!她可真是奇才啊!
……
万历二年,六月十七
昨日我才去看了小北,今日就收到他走了的消息。这些个年轻人,一个个的,都不如我。想想那几年,这两人还闹得很仇人一样……好像,这么说也没问题。
但重点不在此处,重点是,琰君走的时候,还拉着小北的手。
不过,小北这孩子,对琰君是真的一往情深。今日居然还有史官来问要不要改改琰君和小北成婚的事情,改个屁啊!
……(省略一万字)
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看来我也老喽!
好在琰君把仟儿教得很好,我那侄重孙都开始坐着听学了。如今四海升平,要不找个机会,就和他辞官,我可不想和他们一样忙完这辈子。
……
万历三年,九月初八
还说辞官呢!这就要去打大月了!我如今又不是统帅,青月那丫头那么厉害,还让我去!去就去吧!打完我就不干了!都一把老骨头了,折腾不动了!
……
万历十三年,四月初九
总算结束了,不得不说,这大月可真难打!
这次回去,我就辞官,绝对不干了!
……
万历十三年,四月,镇北军征讨大月凯旋。五月,定王潍薨于归军途中。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