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惊夏:我埋了…… > 黑脸

黑脸(2/2)

目录

可在山匪眼里,他们就像那拔了毛的花孔雀,脖子昂得老高,却不知自己那光秃秃的屁股展露无遗,反而更加滑稽。

他们等候许久,山寨门才打开,却只允许姚释一人进去,任这些官员乡绅如何舌灿莲花也不为所动。

最后还是杨主簿以“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为由,把自己加了进去。

杨主簿这人处事向来小心谨慎,思虑周全,就是气魄上有些局限。在姚释上任前便已做了这个主簿,对当地情况那是十分了解的。

他是本地人出身,为人正直,姚释上任后第一个接纳他的便是杨主簿。姚释能很快融进姚枝的来,此人也算功不可没。

这么多年来,两人的工作关系也十分融洽。帮姚释,他自是愿意的。

他极力想多拉几个人增加安全系数,结果最后只是把自己搭了上去,果然好人不好做。

姚释瞅着杨主簿的黑脸,突然觉得轻松了许多。或许是开心有人真心实意地帮自己,又或许是发现有人比他还紧张自己反而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姚释一拍杨主簿的肩,安慰道,“老杨啊,别担心,我保证给你囫囵个儿的带回来。”

杨主簿擡起烟杆,挡开他的手,“还是先想想你自己吧。”

“瞧你这破烟杆,回来给你换个好的。”

姚释许诺道。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喧闹的山寨迈脚,前方灯火通明,却似乎比身后的山林还要黑暗。

左右也是干等,夏厘便围着山寨打量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远离了人群,然后一回头,发现身后还跟着个人,却不是驰道,而是舒业。

舒业见他看过来,遂问道,“方少侠呢?”

来山寨的路实在太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驰道不见的,刚聚集在山寨门口时也没见着他,现在姚知县都进去了驰道还是没个踪影。

“不知道。”

夏厘似乎并不在意驰道的行踪,“你找他有事?”

舒业摆摆手,“倒也没有,就是出发时见着了,这黑灯瞎火的,怕不是在山里迷了路。”

夏厘却是不担心,“他猛虎尚且不怕,这山里没东西能伤得了他。迷路而已,无非多走几步罢了,无妨。”

驰道的武力值舒业是见识过的,他哪儿是担心人呀,只是对他的行踪感兴趣罢了。既然夏厘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舒业瞥着旁边的山寨,提议道,“担心吗,要不我们潜进去看看?”

自打姚释进去后,他就瞧见夏厘围着山寨越走越远,还不停地朝里面打量,想来是对里面很感兴趣的。

舒业看起来是真的很想进去,他跟杨主簿的关系十分熟络,担心也在情理之中。

夏厘的回答却是不紧不慢,“既然你跟杨主簿熟,对这个马大寨主应该也是有些了解的……你就没发现他身上案子虽然不少,却没有一次重刑?”

舒业回忆了一下,惊叹于夏厘的细致,“想来还真是。他在这儿是出了名的油滑,一张嘴更是能颠倒黑白,却也是真没有留下什么太严重的案子。”

至于夏厘是怎么知道的,舒业没有问,以夏厘跟姚家的关系,知道点内幕消息不足为奇。

而事实上,夏厘知道这些都是这几天恶补的。他可不是姚蕊知,喜欢拿卷宗当故事书看。况且他是江湖人,姚枝县对他来说就是沿途的风景,与路边花草无异。

就像不关心路边花草生虫与否一样,他也不关心姚枝县是否政通人和。

他这次插手,不过是因为西风寨袭城的事让他觉得不安,便去查了查这些人的底细。

这些天姚释都在外面忙,无暇他顾。再加上姚蕊知的帮忙,他获取这些陈年卷宗不要太简单。

“那是因为他有分寸,从不把事情做绝,万事都留条后路。”

夏厘说着他的见解,“这么多人眼睁睁地看着姚叔他们进去,若是横着出来,杀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可就躲不掉了。”

夏厘既然查山匪,重点关注的自然就是山匪头目——马小春。

舒业点头认可,“为保证朝廷的权威,我朝对杀害朝廷命官的行为,确是不死不休。”

所以万丰官员遇害的极少,在几个邻邦之中,是安全性最高的。即便是在最为偏远的边疆,官员的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他们犯了再大的错,也必须交由朝廷处罚,且万丰的考核处罚机制十分严苛,百姓普遍较为认可。

舒业对当今的朝廷也算比较支持。

夏厘道,“他现在还能讨价还价,无非是因为姚枝县没有多少兵力。”

姚释在这里说话不是很灵,为前途着想,他怕是还没有上报朝廷,还想着内部解决呢。

虽少西风寨这次袭城死伤不少,但好在天高皇帝远,又是个没油水的小地方,只要没人给捅上去,他就还是安稳的。

可若要请援兵,这事就铁定瞒不住了,姚释的仕途也就到了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