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 > 回家

回家(2/2)

目录

因为有了丈夫和孩子,云母没想着下脏手,这会连累家人。

她只能用父亲留下的钱财,一点点为自己开路,安排人手盯着何家人,寻找他们的罪证,不违背律法的情况下,送他们下地狱。

云母摸摸云见山的头,眼神温柔欣慰:“你还是孩子,别整天想着报仇,上一辈的恩怨,娘自己会了结。”

云见山被云母的霸气镇住,悻悻回了自己的座位,他高估自己了,云母才是大家的金大腿啊,书院和云家,没有云母就完蛋了。

宁大哥倒是听出了一些端倪,尝试着开口:“何爷爷把何家产业改头换面转移到芸州,这些年云家供给书院的笔墨纸砚、家具器物,应该都是从这些产业直接拿货,而不是对外采购的吧!”

云母点点头,解释道:“战乱时期,何家作粮食、药材生意的同时,也不断收集古籍字画、招募流离失所的各种手艺人、买进各种技艺方子,为了就是等天下太平以后,何家能够生意转型。父亲当年便是如此打算的,渐渐断了药材粮食这些大宗生意,转而做起了百姓衣食住行和读书人的生意,染布、酒楼、客栈、车马行、家具店、镖局、造纸、制墨、书局等,这些都是看着不显眼但又挣钱的营生。”

也这是这样的化整为零,才导致外人猜不出云家的家底。

云母的很多生意都是工坊生产到店铺出售一条龙,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零售批发的钱她都赚,利润高得惊人。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云家这边拨给书院的物资,都是云家自产的,账本上花销高,但实际成本倒是不高。

云见山听明白了,扶着椅子的把手说:“所以不能让云允城查书院的账,他可不好糊弄,定已经查探了娘你的过去。书院的账本和云家产业关联大,虽说娘已经把原来的生意转型,但短短二十年,细心查还是能查到的。”

若是让云允城察觉其中蹊跷,驱使滨州何家的人来闹,这些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兔子急了还咬人,谁知道这些人得知何父转移了家财会做什么。

别忘了,宗族势力压人啊,要是那些人真团结一心给何父过继嗣子,再打上衙门要求云家返还何父转移的钱财,云母还真不占理.。

虽然大晋女子可立女户有继承权,但嗣子也有法定的继承权,还要占大头。

当年不给何父过继嗣子,是那些人不愿意让别人多占一点好处,所以宁愿平分,何父正是抓住这些人贪婪的心理,才拖延了时间转移家财,为云母谋划未来。

云母有些后悔:“是我当初考虑不周,只想着只云家供养书院,账本就是内部的,所以没想着做一本假的!”

宁大哥也有些愧疚,红着眼认错:“伯母,是我的疏忽,你当初就写信提醒我做假账以防万一,是我轻敌了,只做了今年的假账!”

“有你什么错,我当初只让你往后做一本假账糊弄,你能提前把之前几个月的账本做出来就好了!”

“好了,莫要往自己身上揽责任,要怪就怪云允城。再说了,他们也不一定会看往年的账册。”宁山长温声开口,语气却是掷地有声。

云见山思索一番说:“三年,云允城最多往前看三年的账册,把这三年的账册弄一本假的就行了。”

宁大哥苦笑:“见山,没有那么简单,时间紧迫,做不出来啊!也不能多找些人来做,你大哥我也不是做账的天才啊,短时间变不出账本。”

云见山扶额,做账他也不会,他是个只会花钱的废物!

“那怎么办?”云见山有些抓瞎。

宁山长准备直接耍赖:“要账本没有,把今年的给他看就行,往年的不给,他算哪根葱,他要就给?”

云母一咬牙说:“实在不行就把账本烧了!”

“不可,账本一烧,书院欠云家的钱就没记录了,弟妹,这可是鸿义为见山留的,你可不能说不要就不要。”

只要云雾书院还欠云家钱,只要云雾书院不倒,云雾书院就是云见山的依靠。

云见山直接拍板:“先拦着不给,我这边尝试去把账本做出来,若是没办法,就把账本烧了。”

书院欠的钱不一定收不回来,但要是何家来闹,云家家财得去三分之二。

律法规定,无子之遗产,女儿三分之一,嗣子得三分之一,官府得三分之一。

比起把钱给滨州官府和何家过继给何父的嗣子,还是把钱给书院心里舒服。

云母山长等人也没意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早就波澜不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