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2/2)
看得子时还奇了,“怎么了?怎么看着我一眼就转头了?我这么不招你待见了?”
“我要是走了,谁照顾叔父你?”
“我还需要你照顾?再说了,墨家又不是只有你了?你还怕没人照顾我。”
王四看他一眼,“我要是走了,谁还能防住你半夜起来吃些不好消化的东西。还有自家提炼的细盐,我看着您也没少吃。我走了,谁能管住你。”
子时一下子哼出声,“你这话说得好像我是多么不通情达理,多爱吃东西的人一样。”
王四无言以对,自家叔父真的对自己没数啊。
—————————
“出五千张。”
扶苏皱着眉头,“这么久了才五千张?这速度未免太慢了。”
下头汇报的人也暗自叫苦,「谁知道这东西看着简单,做起来每一点都要扣细节。」但是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只好在
扶苏拿着纸,有些忧愁。他还指望着靠这东西减少培养读书人的成本呢,免得被士族人把控了朝堂。
“让人分批进去学,多点人进去。记住,不准让人全部学了去。最多只能学习两部分,不能让他们在三个及以上的地方窜。”
这要是两三个月只能靠着这五千张纸过日子,这东西肯定分不下去。光是那些达官贵族购买就不够的,更何况大范围使用。
既然短时间内效率提高不了,那就增加人手吧。现在是上郡,日后送一批熟练工去各个地方,让他们学起来,效率就高了。
那人领着命令下去,快速地召集了一批人。现在这什么坊在这些地方可是好工作,能在干净的地方工作,有钱赚,关键还不担心东家不给钱。主要还是大家都清楚这位扶苏公子下头的人不欺负人,请他们去不是去当牛做马的。
最底层的人民虽然好欺负,但是也不是不知道比较的。那些士族里面,谁对他们不是呼来喝去的,为了钱一时间能忍,但是长久下来谁能没有一口气在。
所以就凸现的扶苏的各种坊格外的吸引人。之前的水泥坊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并且现在上郡里头,但凡是有两个闲钱的,都想着去买点水泥来修补下屋子。尤其是那些士族,扶苏可从他们那里薅了不少羊毛。
造纸的步骤不难,没过多少天就把需要注意的地方讲清楚了。按着惯例,把人送去了咸阳,不提咸阳城里头因为这种新的书写材料而吃惊。
嬴政的反应和扶苏基本上一致,一下子想到了关于读书人这上面。现在不少人才都是士族的,毕竟只有他们才有财力来培养读书人,请名师。
但是嬴政十分清楚这种士族人对于未来朝政的消极影响。若是太多的官员都是士族人,时间越来越长,那么皇帝对于这些朝政的影响会有多少。但凡来个压不住的帝王,那基本上就形同摆设了。
所以必须要斩断士族完全把控朝政的可能性,培养平民是最好的方法了。能够最好的让天下平静,同时给底层人民一层往上方爬的道路,让他们有奔头。也算是缓解阶级矛盾的方法。
只不过难以预料的是,在日后即使是平民也会相互勾连,结成党派。但是这个方法,已经是目前最合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