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意难平太子执掌天下[秦汉明] > 藩王制度

藩王制度(2/2)

目录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

表着土地的标识,正在被他国蚕食。

朱元璋还待细看,就发现他自己突然回到了棋盘前面。

对面的安南正笑着看向他,“我下了,该你了。”

手下的棋盘,看得出安南手下已经下了一颗。朱元璋有些太过于惊异刚才的画面,他擡头,去看安南。

出口说道:“刚才那是…”他心中惊异万分,无论是悬浮在天上,还是有关于底下那些诸国的争斗。

安南却没理会他,“下棋吧。我已经走了一步了。”

祥福在一旁看着,有些不知道自家陛下为何发愣了那么长时间。

朱元璋见安南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倒也没纠缠,仙人心思也不是他能随意揣度出来的。只是仔细思考片刻之后才终于下了下一步棋。

如他所料,眼前场景又是猛地一换。只是这次不是朱元璋心心念念的天上,而是地上。

他似乎是进入了一个宫殿之中,而他的视角则是百官之中一个最普通不过的。

他能看见齐恒公耀武扬威的上来,威逼着周王。

朱元璋的心中,此时有些愤怒。倒也不是真的替周王觉得愤怒,只是因着他也是个皇帝,一介臣子居然敢如此对待陛下,实在是当诛。

若是让他来,他定然让这齐恒公知道什么叫做天威。

朱元璋也确实有这个实力。只是他也实在不清楚什么叫做历史大势不可扭转。即使他除掉了这齐桓公,后面也还有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再说即使他一个一个的除掉了,他挽回了周王室衰微。但是周王室衰微不是因为一个周王或是两个周王的原因,而是因为诸侯制度本身就不适合。

第一代或许他不会叛,第二代看在亲缘之上也不会叛。可若是第三代,第四代呢?诸侯制度本身就是极为不合理的。

安南在心中这么想。

不过,朱元璋到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安南让他看到此幕的真实意思。

看完了齐桓王威逼周王,朱元璋又一次回来了。

他此时目光中透着点愤怒,看样子是对齐恒公极为不满了。

安南笑了笑,“怎么样?还下吗?”

朱元璋自然是说,“当然还要下。”

安南又落下一子,朱元璋思考片刻也谨慎着落下了一子。和他想象中一般,他又一次回到了那个时代。只不过这一次,朱元璋的视角又一次变了。

这次他似乎是穿越到了某个诸侯王的身上。

诸侯王身处暗室之中,而他的身后还站了一个人。

“都是周王后代,凭什么他们可以坐拥天下,而我们却只能守着小国。难不成他们的身份血脉比我们要高贵吗?同样出自一脉,凭什么他坐在上面,而我们却只能在这里茍延残喘着,还要受一些大臣的欺辱。”

这是朱元璋所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不过这倒也正常,他乃是皇帝,是陛下自然不会想到这些诸侯的心思。

他继续往下看。看到了诸侯过的日子。

而诸侯的日子也确实不那么好过。若是有权有势的大诸侯国倒也罢了。可若是没权没势的,甚至还不如王都里面的有头有脸的大臣。

方才对诸侯恨之入骨,可现在看来也不是全部的诸侯都是这般。

朱元璋也是第一次开始思考诸侯到底好不好。他想要自己的全部儿孙都过得好,可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只怕过的好的也只有那么几个。

这和他的初衷相违背了。

朱元璋还正在思考,又是一阵眩晕,眼前场景又回去了。

这次安南终于开始和他谈论他看到的事情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东周后期的那些诸侯以及那些诸侯为什么反的原因。”

朱元璋沉重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祥福听得云里雾里的。是在说这棋局吗?可看着陛下的样子,似乎是看到了什么让他深省的内容。

也罢也罢,反正以自己的悟性也是看不懂这棋局的。

他老老实实在一旁待着。

“继续看吧。”

安南要让朱元璋看的也不仅仅只是这些。和分封制相似的还有汉朝时期。

而安南要让朱元璋所看的则是七国之乱。

而这次所附身的人选则是汉景帝。说起来安南觉得他们倒是挺像的,绝对的政治生物。

朱元璋是在附身好几个时辰之后才发现自己附身的是汉景帝。

这倒是让他的心气稍微平了平。终于不用再像先前一般受闲气了。但是等到他终于发现自己是所处于什么时候的时候,他不禁有些感慨,就不能让他去一个顺气的地方吗?

汉朝,七国之乱。

因为汉景帝的削藩行为,诸王国进行了反叛,美其名曰为清君侧。但是事实上,谁人都知道,并不是为了真的清君侧,而是因为他们不满汉景帝削藩。

为此,汉景帝甚至还杀了他的老师晁错。而汉景帝之所以被称为刻薄寡恩,就是因为他前一天还在同他老师晁错议政,第二日却将晁错骗于市中腰斩。

朱元璋当初读史时也觉得汉景帝过于狠毒,不过此时他更关注的则是七国之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