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七五]安乐侯 > 第54章

第54章(1/2)

目录

第54章

因庞昱的村子管的太严了,那些个流寇的人手,根本还没潜伏在村子里,就被发现揪出去。

最后矿洞又多了一名旷工,至于要多少年才能出来,就要看他的罪行了。

流寇还没能怎么着呢,陈州就变天了,一个个官员都被革职。

要知道以往可从未有过这么严重的惩罚,最多就是连降几级,又或者贬去荒凉的地方。

从未有过革职查办的,可谓是非常的严重了。

不过庞昱还有他跟前的谋士们研究了一下,发现也是正常的。

首先九王爷赵君泽在陈州地界上出了事,要不是庞昱他可就没命了。

再有就是庞昱发现了李妃,也就是如今的李太后。

同样的,陈州的官员毫无用处。

更别说,这些陈州官员,之前可是刘氏的嫡系之一,无论是官家还是李太后,都是无法容忍的。

没要了他们的脑袋,就算是官家仁慈了。

反正充公流放,这是他们无法避免的。

远在汴京的赵祯,在看到一车一车被运回来的财宝,简直都要惊呆了。

这些人到底是贪了多少啊?

看着那些账本,赵祯差点没给气炸了。

他当初派庞昱前往陈州赈灾,那些赈灾银两,都被这帮人拦截了一大半。

难怪庞昱要自己想办法了,要不是如此,陈州赈灾根本不可能完成!

想通了一切,也难怪赵祯如此的生气。

之前赵君泽刚回汴京,可是与他描述了在桃源村的日子。

虽说在他眼里,觉得那些日子并没有什么,但听在赵祯的耳朵里。

他九叔过的太苦了,什么人间疾苦都品尝了一遍。

什么枯井里待的差点血都流干了,跟着庞昱住窝棚,四处漏风的那种。

赵祯能想到最苦的日子,也不过是看到汴京城内的百姓生活而已。

根本无法去想象,这陈州百姓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对于陈州那帮人,也就越发的痛恨了。

如果不是他们,他九叔怎么要住在环境这般恶劣的地方?

小舅子也不必再陈州吃苦,说来说去,都是这帮人的错!

恼怒便顾不得以往的仁慈了,这不光是为了九叔和小舅子,还有替自己母后报仇。

秦凤就是怀疑,是不是娘娘的身份暴露,才让秦家家破人亡。

对于这事,赵祯将调查交给了展昭。

无论是展昭的能力,还是他在江湖中的地位,都是合适的人选。

反正在汴京的朝臣都快忙疯了,谁能想到,他们一直和和气气的官家,居然也有这般雷厉风行的时候。

当然了,前头还有八王和九王在,至于那襄阳王,是一声都没敢吭。

要知道以前襄阳王可是拍着刘氏的马屁,才能在朝中横着走的。

这会刘氏自缢了,可能是怕李太后对付她,直接人就没了。

李太后只能无奈表示,便宜她了!

原本李太后也没想要刘氏的命,她这么多年吃的苦头,是刘氏死可以偿还的吗?

或许刘氏就是想到了,才会自我了断。

其实就算如此,襄阳王也不需要担心,他作为赵家的宗亲,只要不造反。

一般来说,赵祯是不会对襄阳王下狠手的。

八王也跟赵祯解释过,襄阳王并非先皇亲弟,不过是宗亲抱来的。

主要是老九迟迟不降生,谁能想到还能怀个哪吒的。

这要是他们的亲爹还活着,倒也不必担心。

偏偏老九是遗腹子,这可不就麻烦大了。

先不说当年皇后也就是太后的名声,再就刚当上皇帝先皇的名声。

那是能闹着玩的吗?

但大家都知道,老九在肚子里的事。

到了该出生的日子,没有办法,先李代桃僵,弄了个孩子装一下。

就这样,老九在肚子里又待了小半年,当时的先皇都快哭了。

还是灵山上的道士下山来,见了先皇以后,老九这才降生了。

合该是老道的徒弟,两三岁的奶娃娃,就跟着老道上了灵山。

然而老九的母亲大概是怀孕太久,伤了身子,缓了许久才好转过来。

或许是不能亲自喂养,总归赵君泽跟生母也不算太亲近。

但他作为九王爷,却是毋庸置疑的。

比起宗亲的襄阳王,不知道高了多少。

总算襄阳王老实了点,赵祯也就不会将注意力落到襄阳王的头上。

毕竟如今的大宋,也不是那么的安稳。

各地的灾情不断,赵祯每天光是要应付那些,都忙不过来了。

但凡懂点事的宗亲都该明白,不要给官家找麻烦,就算是帮忙了。

当然,赵君泽是确实帮忙了的,与八王不同,他是实打实掌握兵权的。

对于这个叔叔,赵祯比一般人都要来得信任。

就算是李太后略有微词,赵祯也不会搭理,朝前的事,太后也不要插手的好。

与刘氏垂帘听政不同,赵祯他好不容易才拿回了政权,怎么可能允许再有人指手画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