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庆节的活动(1/1)
九月底的风已经带了些秋凉,素味斋的院角老梅刚落尽最后一片枯叶,邢成义就踩着木梯往檐下挂红灯笼,竹梯在青石板上晃了晃,陈露在底下扶着梯脚,仰头喊:“再往左挪挪,跟那串玉米须对齐。“红灯笼是王店长托人从集上捎来的,绸面透着光,金穗子垂下来,被风一吹就簌簌响,“这灯笼一挂,倒有几分过年的意思了。“徐涛抱着摞红纸从屋里出来,纸角被风吹得卷起来,苏清沅正坐在门槛上裁红纸,剪刀开合间,剪出的五角星歪歪扭扭,李萌萌在旁边笑:“清沅姐,你这星星缺了个角,像被猫啃过。“苏清沅把剪刀往她手里一塞:“你来,我给徐涛当军师。“院里的晾衣绳上,王店长正挂刚洗好的蓝布围裙,围裙角绣着朵小梅花,是她闲时绣的,“国庆要忙三天,“她拍着围裙上的水珠子,“成义,菜窖里的白菜得再清点清点,陈露说要做腌菜拼盘;清沅,你把那批新到的莲子泡上,要做冰糖莲子羹;萌萌,你那画板别总搁院里,回头溅上油星子。“邢成义从木梯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往菜窖那边走,掀开厚重的棉帘子,一股混着红薯和生姜的潮气涌出来,他蹲在地上数白菜,嘴里念叨着:“一、二、三“数到一半,听见陈露在灶房喊他,“成义哥,帮我把缸里的咸菜挪到廊下晒晒太阳。“他应了声,起身时膝盖“咔“地响了一声,这才想起昨儿劈柴时不小心扭了下。陈露正蹲在灶台前洗萝卜,红皮白心的萝卜堆了半盆,她拿起一个往案板上墩了墩,水珠溅起来,落在蓝布围裙上,“国庆搞促销,王店长说推出家国同庆套餐,一荤一素一汤,再送俩贴饼子,卖五十八,你觉得咋样?“邢成义搬着咸菜缸往外走,瓮声瓮气地答:“中,这价钱实惠,街坊邻居肯定乐意来。“廊下的阳光正好,咸菜缸摆在青石板上,缸沿结着层白霜,是腌菜渗出的盐,陈露用筷子夹起一根芥菜丝尝了尝,皱着眉说:“有点淡,再撒把盐。“李萌萌剪完最后一颗星星,把红纸往墙上贴,糨糊是她用面粉调的,稠乎乎的,徐涛站在椅子上扶着纸,苏清沅在底下指挥:“再高一点,左边歪了“贴到第三张时,巷口的三花猫窜进院,踩着红纸上了屋檐,把刚挂好的灯笼撞得晃了晃,金穗子扫过它的尾巴,吓得它“喵“地一声跳下来,正好落在邢成义怀里,他顺势摸了摸猫的背,笑:“这小东西,也来凑热闹。“王店长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本旧账册,翻到夹着红绳的那页,“去年国庆卖了一百二十份套餐,今年咱添了新菜,争取多卖五十份。“她指着账册上的字迹,“你看,去年张奶奶带孙子来,一下子点了三份,说孙子就爱吃陈露做的炸丸子。“陈露听见这话,往灶膛里添了块煤,火苗“噼啪“跳起来,“今年炸丸子我多和点面,再掺点胡萝卜丁,颜色好看,也更有营养。“苏清沅把泡好的莲子倒进砂锅里,加了冰糖和枸杞,“我这莲子羹也得改良改良,去年有人说太甜,今年少放半勺糖。“徐涛抱着一摞宣传单往门外走,传单是李萌萌设计的,上面画着素味斋的院门,红灯笼底下写着“国庆七天乐,美味不打烊“,他往街坊邻居的门把手上塞,遇见张奶奶拎着菜篮子回来,赶紧递过去一张,“张奶奶,国庆来吃素味斋,新推出的套餐划算得很。“张奶奶眯着眼看了看,笑:“肯定来,我那小孙子天天念叨陈露的炸丸子呢。“到了傍晚,素味斋的红灯笼全点亮了,红绸面在暮色里泛着暖光,金穗子随风摆,像一串跳跃的火苗。邢成义把劈好的柴堆在灶房门口,码得整整齐齐,陈露在锅里炸丸子,油花溅起来,香气顺着门缝飘出去,引得路过的孩子扒着门框往里看。苏清沅和徐涛在院里挂彩灯,细细的彩线绕在老梅的枝桠上,李萌萌站在远处看,说像给梅树系了条花围巾。王店长坐在灯下核账,算盘打得噼啪响,算到一半,抬头看窗外的灯笼,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十月一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素味斋的烟囱就冒出了烟,陈露在灶房忙得脚不沾地,蒸锅里是刚发好的白面馒头,上面点着红点,像一个个小太阳,油锅里炸着丸子,金黄的丸子浮起来,她用漏勺捞出来,放在铁丝架上沥油,香气飘出半条街。邢成义穿着新洗的蓝布褂子,在门口摆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个小国旗,风一吹,红绸子哗啦啦地响。苏清沅把泡好的菊花茶倒进玻璃杯,杯子上印着“我爱我的祖国“,徐涛在旁边摆筷子,每双筷子都用红绳捆着,绳结打得像朵小花儿。李萌萌把画好的《国庆素味斋》挂在墙上,画里红灯笼高挂,院门口挤满了人,三花猫蹲在灯笼底下,尾巴上还系着面迷你小国旗。王店长系着新围裙出来,围裙上绣着五角星,她拍了拍手说:“开门迎客喽!“话音刚落,张奶奶就带着小孙子进来了,小家伙穿着红毛衣,手里举着面小国旗,嚷嚷着要吃炸丸子。陈露赶紧盛了一盘刚炸好的丸子递过去,小家伙抓了一个往嘴里塞,烫得直吸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没过多久,院里就坐满了人,有来旅游的游客,也有街坊邻居,大家围着桌子坐,桌上的小国旗碰在一起,像一片红色的海洋。邢成义忙着端菜,“来喽,家国同庆套餐,红烧豆腐、凉拌黄瓜、白菜粉丝汤,送俩贴饼子!“他嗓门洪亮,喊得满脸通红。苏清沅给客人倒菊花茶,“慢用,这茶解腻。“徐涛在旁边帮忙,看见有客人在看李萌萌的画,就笑着介绍:“这是我们这儿的小姑娘画的,画的就是咱素味斋。“李萌萌听见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里却还在画本上画着院里的热闹景象。王店长坐在柜台后,看着满院的人,心里热乎乎的,她想起年轻时,当家的带着她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那人把她架在肩上,她手里举着面小红旗,看得眼泪直流。中午的时候,人越来越多,陈露的额头上全是汗,邢成义帮她擦了擦,说:“歇会儿,我来炸丸子。“陈露摇摇头:“没事,趁现在人多,多做点。“她往面盆里加了勺水,用力揉着面,胳膊上的肌肉都鼓起来了。苏清沅的菊花茶喝完了,徐涛赶紧去续水,两人配合默契,像早就排练过千百遍。李萌萌把画好的小国旗分给小朋友,孩子们举着国旗在院里跑,笑声像银铃一样。有个游客拿出相机拍照,说要把素味斋的国庆氛围分享给朋友,王店长听见了,笑着说:“多拍点,让更多人知道咱这儿的热闹。“傍晚时分,客人渐渐少了,大家坐在院里歇脚,张奶奶的小孙子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贴饼子。陈露端出刚熬好的莲子羹,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尝尝,清清凉凉的。“大家捧着碗,看着院里的红灯笼,心里都觉得暖暖的。邢成义数着今天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比去年多卖了六十份,王店长,您真神!“王店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苏清沅和徐涛收拾着桌子,李萌萌把小国旗收起来,说明天还要用。三花猫不知从哪儿窜出来,叼起地上的一块丸子皮,跑到灯笼底下慢慢吃,红灯笼的光落在它身上,像披了件红衣裳。
第二天,素味斋推出了“猜灯谜赢菜品“活动,李萌萌把写好的灯谜贴在灯笼上,有“国庆中秋紧相连(打一字)“,有“祖国万岁(打一商标名)“,还有“人民解放(打一地名)“。一大早,就有客人来猜灯谜,张奶奶的小孙子踮着脚够灯谜,邢成义把他抱起来,小家伙指着一个灯谜说:“这个我会,国庆中秋紧相连,是个明字!“李萌萌笑着给他发了张优惠券,“下次来吃饭能减五块钱。“游客们也来了兴致,围着灯笼猜灯谜,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猜中了“祖国万岁“,答案是“中华永久“,王店长给他免了单,说:“祝你国庆快乐。“陈露在灶房新做了道“蒸蒸日上“,是用糯米、红枣和红豆做的,放在竹蒸笼里蒸,掀开盖子时,热气腾腾的,像座小火山。邢成义端着蒸笼出来,喊:“刚出锅的蒸蒸日上,猜中灯谜的客人免费送一份!“大家都拍手叫好,院里更热闹了。苏清沅弹起了吉他,唱着《我和我的祖国》,徐涛跟着唱,客人们也跟着唱,歌声飘出素味斋,引得路过的人都停下来听。李萌萌把大家唱歌的样子画下来,画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像开了朵花。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个客人提议说:“咱们来个爱国知识问答吧,答对的有奖。“王店长说好,她来当考官,“第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是哪一年?“张奶奶的小孙子抢着答:“1949年!“王店长笑着给他夹了个炸丸子,“答对了,奖励一个丸子。“接着又问:“国旗上的五角星代表什么?“一个小学生站起来答:“代表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王店长给他送了碗莲子羹,“说得对,奖励一碗甜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答声、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欢快的歌。下午的时候,来了一群志愿者,他们穿着红马甲,手里拿着垃圾袋,说是来帮素味斋打扫卫生,顺便体验一下这里的国庆氛围。王店长热情地招待他们,陈露给他们做了贴饼子,邢成义给他们倒菊花茶。志愿者们边吃边说:“素味斋的国庆太有意义了,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还能学到知识。“李萌萌给志愿者们画了幅群像,说要留作纪念。傍晚,志愿者们走的时候,还帮着把院里的桌子擦干净了,邢成义送他们到门口,说:“明天再来玩。“
第三天,素味斋搞了个“我为祖国送祝福“活动,王店长准备了块大木板,放在院门口,让客人们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一大早,木板前就排起了队,张奶奶第一个写,她握着毛笔,颤巍巍地写下“祖国繁荣昌盛“,小孙子在旁边画了颗五角星。游客们也纷纷动笔,有的写“国泰民安“,有的写“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还有的画了天安门和国旗。李萌萌把大家写的祝福都画下来,说要做成一本祝福册。陈露做了道新菜叫“锦绣山河“,用胡萝卜、黄瓜、木耳、香菇摆成山河的样子,红的像山,绿的像水,好看又好吃。邢成义端着菜出来,说:“这道菜叫锦绣山河,祝咱们的祖国像这道菜一样美丽。“大家都拍手称赞,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苏清沅和徐涛给客人们唱红歌,《东方红》《歌唱祖国》一首接一首,客人们跟着打拍子,有的还站起来跳舞。有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唱着这些歌建设祖国的,没想到今天在这儿又听到了,真亲切。“王店长给老爷爷端了杯热茶,说:“您慢慢听,我们给您多唱几首。“中午的时候,素味斋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是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穿着军装,胸前挂着军功章,说是听说素味斋的国庆活动热闹,特地来看看。王店长赶紧把他扶到炉边坐下,陈露给她盛了碗刚熬好的鸡汤,邢成义给她敬了个礼,说:“爷爷,谢谢您为祖国做的贡献。“老兵笑着说:“都是应该的,现在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好了,我看着心里高兴。“他在祝福板上写下“祖国万岁,人民幸福“,字写得苍劲有力。客人们都围过来和老兵合影,听他讲过去的故事,李萌萌把老兵的样子画下来,说要永远记住他。下午,老兵要走了,王店长给他装了袋贴饼子和炸丸子,说:“带回去尝尝,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兵握着王店长的手说:“谢谢你们,素味斋的国庆活动办得真好,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素味斋的活动依旧热闹,有“亲子包饺子“,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包出的饺子有圆的、方的、长的,形态各异,却都充满了爱意;有“红歌对唱“,客人们分成两队,对着唱红歌,赢的一队能获得一份免费的甜品;还有“国庆故事会“,王店长给大家讲过去的故事,讲她当家的年轻时如何努力工作,讲祖国这些年的变化,听得大家热泪盈眶。陈露每天都换着花样做新菜,有“红旗飘飘“,用番茄和鸡蛋做的,红的像红旗,黄的像五角星;有“五谷丰登“,用五种杂粮做的,寓意着丰收;还有“团团圆圆“,用糯米做的圆子,象征着团圆。邢成义每天都早早起来打扫卫生,把院里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把小国旗摆得整整齐齐,他说要让客人们吃得舒心、玩得开心。苏清沅和徐涛每天都给客人唱歌、倒茶,苏清沅的吉他弹得越来越熟练,徐涛的歌声也越来越动听,两人相视一笑的样子,像秋日里最暖的阳光。李萌萌的画本越来越厚,里面画满了素味斋的国庆景象,有红灯笼、小国旗、猜灯谜的客人、唱歌的人们,还有那只总在院里晃悠的三花猫。
国庆七天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天晚上,大家坐在院里,看着墙上的祝福板和李萌萌的画,心里都觉得暖暖的。王店长说:“这个国庆,是素味斋最热闹的一个国庆,谢谢大家的付出。“陈露说:“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看到大家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我就高兴。“邢成义挠了挠头说:“我也觉得挺值的,累是累点,但心里踏实。“苏清沅说:“我弹吉他的时候,看到大家跟着唱,心里特别激动,觉得自己也为国庆出了份力。“徐涛握住苏清沅的手说:“我也是,能和大家一起庆祝国庆,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李萌萌举起画本说:“我把这些都画下来了,以后想起来,就能看到这个热闹的国庆。“三花猫不知从哪儿窜出来,跳到李萌萌怀里,大家看着它,都笑了起来。红灯笼在风里晃着,灯笼里的光洒在大家脸上,像一层温柔的纱。灶房里,陈露炖的汤还在咕嘟咕嘟地响,香气飘出来,和着院里的笑声,在素味斋的夜空里久久不散。大家知道,这个国庆虽然结束了,但素味斋的温暖和热闹,会像这红灯笼的光一样,一直亮在每个人的心里。
夜渐渐深了,邢成义起身去添炉火,灶膛里的火苗舔着新添的煤块,发出细碎的“噼啪“声,映得他脸上的汗珠亮晶晶的。陈露端来一盆温水,放在他脚边:“泡泡脚解解乏,今天跑了一天,鞋都磨破了边。“他脱了鞋,把脚伸进温水里,舒服得直叹气:“还是你细心,我自己都没留意鞋磨破了。“陈露蹲下来,拿起他的布鞋看了看,鞋跟处磨出个小洞,露出里面的棉絮:“明儿我给你补补,纳几层布底,保准再穿半年。“院里的红灯笼还亮着,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一群跳跃的萤火虫。
苏清沅把吉他靠在墙角,徐涛正帮她收拾散落的乐谱,有张《我和我的祖国》的谱子被风吹到地上,他捡起来,看见背面有苏清沅写的小字:“国庆这天,徐涛唱跑调了,却比任何时候都好听。“他忍不住笑出声,苏清沅红了脸,伸手去抢:“不许看!“两人闹作一团,肩膀撞在一起,带倒了旁边的竹筐,筐里的彩线滚出来,缠在脚踝上,像系了串彩色的铃铛。
李萌萌趴在桌上,给画本里的三花猫添了个小国旗,笔尖蘸了点朱砂,点在猫的额头上,像颗小红痣。王店长端来盘刚蒸好的红薯,放在她手边:“吃块红薯暖暖手,看你冻得鼻尖都红了。“李萌萌拿起一块,红薯皮裂开,露出金黄的瓤,甜香混着热气扑在脸上,她边吃边说:“王店长,明年国庆咱们还搞活动好不好?我想画更多人,画满一整本。“王店长摸了摸她的头:“好啊,只要素味斋在,每年都给你留着一页纸。“
张奶奶的小孙子不知啥时候醒了,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看见院里的灯笼,嚷嚷着要摘一个。张奶奶拉着他的手说:“灯笼是素味斋的,不能摘,咱们明年再来看好不好?“小家伙噘着嘴,指了指墙上的画:“那我要萌萌姐姐画的灯笼,画在我的小本子上。“李萌萌赶紧找出张白纸,给他画了个小小的红灯笼,上面还画了只小猫,小家伙举着画,笑得露出两颗刚长的门牙。
后半夜,风渐渐停了,月光从云里钻出来,洒在素味斋的青瓦上,像铺了层薄霜。邢成义起来给煤炉添煤,看见王店长站在老梅树下,仰着头看枝桠。他走过去,听见王店长轻声说:“当家的,你看这院里多热闹,红灯笼亮得跟白天似的,客人坐了一院子,孩子们笑得多欢。“老梅的枝桠在月光里晃了晃,像在点头,王店长摸了摸粗糙的树干,眼里闪着光:“明年国庆,咱再挂更多灯笼,让整条街都亮堂堂的。“
第二天一早,陈露在灶房蒸馒头,面发得宣软,她用筷子蘸着红点,在馒头上点出五角星的样子。邢成义扛着梯子去摘灯笼,陈露在底下接,红灯笼叠在一起,金穗子缠成一团,像抱了堆星星。苏清沅把小国旗收进盒子里,每面旗子都叠得整整齐齐,徐涛在旁边数:“一共二十八面,明年还能用。“李萌萌把画本收进抽屉,最上面那页写着:“国庆的素味斋,像块糖,含在嘴里,甜到心里。“
王店长坐在柜台后,翻着这七天的账册,每一页都记满了数字,旁边还画着小小的对勾。她数着手里的钱,分出一沓递给陈露:“这是给你的奖金,你做的菜客人最爱吃。“又递给邢成义一沓:“成义,你跑前跑后辛苦了,拿着给家里买点东西。“再给苏清沅和徐涛各塞了一沓:“你们俩的歌声,给素味斋添了不少喜气。“最后给李萌萌一张崭新的画纸:“这是给你的奖励,明年好用。“
大家都推辞着,说都是应该做的,王店长板起脸:“拿着!这是素味斋的心意,也是咱大家伙儿的念想。“陈露把钱塞进兜里,说要给孩子买件新衣裳;邢成义挠着头,说想给老娘扯块布做件棉袄;苏清沅和徐涛对视一笑,说要去买本新乐谱;李萌萌抱着画纸,说要去买盒新颜料。
院门口,张奶奶带着小孙子来道别,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刚蒸的南瓜饼。“给你们留着当早饭,“张奶奶笑着说,“等过了年,清明咱再来吃素味斋的青团。“陈露往她包里塞了几个馒头:“带回去给孩子们吃,热乎的。“小家伙举着李萌萌画的灯笼,挥着小手喊:“明年国庆我还来!“
客人们渐渐散去,素味斋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只是空气里还飘着炸丸子的香,墙上的祝福板还留着大家的字迹,老梅树下的青石板上,还能看见孩子们跑过的脚印。邢成义在院里扫地,扫帚划过地面,扬起细小的灰尘,在阳光里打着旋。陈露在灶房洗锅,水声哗哗,混着远处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像支温柔的歌。
苏清沅抱着吉他坐在门槛上,轻轻拨了个音,调子像月光,软软的。徐涛坐在她旁边,翻开那本旧诗集,念起新抄的句子:“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苏清沅跟着哼,指尖在弦上滑动,琴声漫过青瓦,漫过红灯笼的影子,漫过每个来过素味斋的人的心里。
李萌萌蹲在老梅树下,捡了片落在地上的叶子,夹进画本里。叶子边缘有点黄,像被秋风吹出的皱纹,她对着阳光看,能看见细细的纹路,像条小路,通向热闹的国庆,通向明年的红灯笼,通向素味斋里,永远暖着的日子。
王店长锁院门的时候,回头看了眼院里,红灯笼虽然摘了,可那点暖光像渗进了墙缝里,透着股热乎气。她摸了摸门环上的红绸子,绸子被风吹得软了,却还带着点灯笼的温度。“明年见,“她对着空院子说,声音轻轻的,却像颗种子,落在每个人的期待里。
灶房的砂锅里,还温着昨晚剩下的汤,咕嘟咕嘟地响,像在数着日子,等下一个国庆,等红灯笼再挂上檐角,等素味斋的院里,再坐满笑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