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问女何所忆(2/2)
王茂咸苦笑一声,道:“兴许要过个许久吧。等臣能……说不定会回长安,殿下的兄长们与臣交情匪浅,也得走访故交不是么?”
徐明容感到很是可惜,但王茂咸的才能在领兵打仗,在长安城里衣食无忧一辈子虽好,却浪费了他。
“边地艰苦,你要保重。”
“殿下若担心臣艰苦,就让臣把边地也变成内地好了。”王茂咸笑了笑。
徐明容很想站起来拍一拍他的肩膀,果然他骨子里那份属于一个将军的张扬意气还在。
晚上,徐明容把与王茂咸的对话告诉了赵叔元,赵叔元抚掌而笑,说不愧是大梁的好将军。
“你提的那个手工的事情,我觉得也可行,等互市的条例定下来了,就交给工部去慢慢落实吧。”
“对了,现在的工部尚书上年纪了,他已打算告老还乡,如今多少人盯着工部的位置,左右侍郎都在明里暗里较劲,你觉得是二选一,还是另择良选?”赵叔元问道。
徐明容给自已倒茶的手一顿,将茶壶放到一旁,看着他:“你想选我表舅?”
赵叔元点点头:“虽说也为定安伯夫人追封了,到底程家为此失了一个女儿,我之前想为程的封爵,他不要,如今好机会在前,他又念着那个位置。”
徐明容皱起眉头,反对道:“若他本就在这位置上干得好,德以配位,你擢升他,我没有意见。若是为了淑婉,大可不必,表舅拒绝封爵,也是不想吃了女儿的人血馒头。”
见她神情严肃,赵叔元知道自已失言,顿时懊悔又紧张,凑过去拉住她的手:“是我想错了。程的这些年干得还可以,且程家是文官清流,程老致仕多年,朝中清流势弱,抬一个程的出来,本也是为朝局考虑。我不该提程四娘。”
明容叹了口气,知道他并非有意,只是有些想补偿程家的意思,也不愿揪着不放。赵叔元松了口气,捏了捏她的手指:“我以后若还有不对的,你也要赶紧告诉我,好吗?”
“你都是……行,我知道了。”明容笑了笑。
别像对皇帝一样对他。她想起了郑太后的话。
中秋之夜,郑太后并没有进宫,只是送了大公主进来,让她和亲爷娘待在一块儿。
宫里许多年没有过小婴儿,赵怀珏领着一群宫人围着月团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月团也被逗得一直咯咯笑。
明容和赵叔元坐在桌边吃酒,明容还欲再饮,被赵叔元劝住了:“你月子没坐好,多饮酒伤身,如此已经可以了。”
明容就此停杯,不跟他犟,只是向月团那儿投去目光,半晌,道:“母亲应是想把月团送回来照顾了。雀奴跟我说,月团快要会说话了,虽说小时候的事情以后也不会记得,但月团若不是从小长在我们身边,想必相互的亲情也要浅上许多。”
“就养在昭庆宫吧,再大了,丢进女学去读书。”明容笑道。
赵叔元却从话里听出了些别的意味,沉默了片刻,眼神黯淡,语气里也带了几分自嘲:“我在母亲身边长大,可母子情分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是令人唏嘘。”
明容眼神微动:“你……”
“我不知若我兵败,兄长是否真会杀了我。但他死了,我心里并不好受。可一想你活下来了,你我如愿以偿能坐在这个位子上,按你我所想规划这天下,又觉得这代价我能承担得起,哪怕母亲从此不愿意理我了。”
赵叔元呷了一口酒:“我辜负了父亲、母亲,我不会辜负天下人的。”
明容嘴唇张了张,看着赵叔元坚毅的目光,她突然为自已选对了人而感到心潮澎湃——如果赵叔元能始终如一,初心不改。
第二日早上,徐明容是被一声碎瓷声吵醒的,宫女们赶紧凑在地上收拾碎片,山迎满脸歉意地笑着撩开帘子,俯身道:“不怪她们,是黑尾方才上蹿下跳的,给花瓶打了。”
“黑尾?它往常不这样的,今日吃错药了?”徐明容揉着眼睛,哈欠连天地往窗户看,还好已是天亮了,不然她还想倒头睡会儿。
翠盈怀里抱着罪魁祸首徐黑尾,不顾它两条后腿乱蹬,按着它脑袋使劲揉,一面还看着明容笑道:“它乱跑惯了,偏殿如今睡着小殿下,不让它去,拦了好几回就恼了,一早上撒了好久的脾气。”
徐明容摆摆手,让它把猫放了:“不必拦着它了,让奶妈多看着点,别抓到月团儿。不然现在处不好,以后还有的闹呢。”
毕竟徐黑尾也算她半个儿子,她也不愿看到月团和徐黑尾以后整日里大打出手,况且月团一个姑娘家,若是被挠狠了,等到了爱美的年纪自已要不高兴的。
徐明容又躺下醒了会儿觉,才让人伺候着穿衣洗漱,一面闭着眼等发髻拢好了,一面听越琏汇报。
“今日娘子的表舅已授工部尚书,右侍郎那边虽有怨言,可程尚书政绩足够,风评也还可以,又为新朝立了功,旁人也说不得什么。至于左侍郎的位置,自然有吏部和相公们那边考核了再推举人选。”
“还有十日左右,元禾也要回来了,她来了封信,说有件事想提前禀告娘子。”
“你说。”最后一支钗子簪完,徐明容睁开眼,提着裙摆缓缓起身。
“元禾在那里遇到一名女子,自称有治河的才能,只因女子之身而不得重视,愿随元禾投靠娘子。听闻还是娘子的旧相识。”
“旧识?”明容眉头蹙起来,想了想,“我怎么不记得在那里有什么旧相识?”
“那女子叫许春华,说是多年前在灵州一个县里与娘子有一面之缘,她祖父那会儿是县令,如今早已亡故,她随父母迁到义县,也是此次河工被克扣工钱最严重的地方,听闻被打死了不少人。”
明容又仔细从记忆里扒拉,终于扒拉出一个小麦色皮肤的小姑娘来:“哦,我记起来了!她人不错的,竟会治河?”
越琏摇头道:“这个就不知道了,元禾说她不通此事,因此还要带了人回来,等娘子问过才知道。”
“行,那就先带回长安好了。致仕的朱尚书从前还是侍郎时曾随阿爷一同北上,正是监督治理黄河之事,是不是真这么回事,他一看便知。若是能赶在朱尚书回乡前抵达长安,我便能让他老人家看看许春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