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女亦无所忆(1/2)
到长安后,许春华因为水土不服,病了好些天,是以大朝会商议水利事宜的几天后,也就是她进京约莫半月后,才见到徐明容。
二人在望云亭见面,徐明容刚从球场回来,一身劲装未换,脸上泛着红晕,抬手抹了抹汗,穿过枫林大步走入亭中,身后跟着山迎,苏元禾立刻带着许春华给她行礼。
事情过去了许多年,徐明容对着她打量了半天,除了有些黝黑的皮肤和略显消瘦的身体外,没有什么是能让她联想起灵州那个小女孩的。
徐明容抬了抬手,比划着:“我以为你会更高一些。”
许春华有些不好意思,低头捏着裙摆,小声道:“让殿下见笑了。”
徐明容奇道:“怪了,你小时候说话声音比我还亮堂,许多年不见倒是腼腆了许多。你不必顾虑我如今是皇后了,你是为大梁水利献策的功臣,我该延你为座上宾,礼敬才是。”
明容准备坐下,低头看见自已月白的衣摆上几处脏污,朝许春华笑了笑:“刚打球回来,是我让你看了笑话了,不必拘礼,坐吧”
许春华侧着坐了一半凳子,徐明容则懒洋洋斜倚在美人靠上,她拍了拍坐着的木板道:“我特意让人加宽了的,坐着也舒服些。”
“你写的治水之策极好,朝堂诸公交口称赞,想必非三两年可成之功,我记得你阿爷是私塾先生,是他教你的?亦或是你祖父,他从前也是县令。”
许春华脸色有些不自然,抿了抿嘴,挤出一丝笑来:“祖父在灵州那年黄泛后两年便病逝了,我年纪太小,来不及向他学点什么,阿爷后来带着我奔波在北方各地,前些年才在义县定下来,见得多了,又多读了些书,才有一些浅薄见识。”
徐明容哑然,歉疚道:“对不住。”
“无妨,已许多年过去了,民女那时候年幼,如今连祖父的样貌,都快记不清了。”
“说起来。”徐明容两手交握放在身前,抬头思忖片刻,看向许春华道,“你献策有功,我该与你些好处。”
她又转向苏元禾道:“你觉得呢?许姑娘是个人才,荒废了可不好。”
苏元禾站在一旁喂鱼,闻言放下鱼食,笑道:“许姑娘在后宫当女官可惜了。我来时还问她,若是殿下请她去当女师,她去不去。”
“你去不去?”明容笑得微眯着眼,扭头对许春华道,“虽说是老师,可也是有品级的官呢。”
“民女愿意!”许春华立即站起身来,伏地行礼,激动道,“民女进京前便听闻殿下启用女官、兴办女学种种举措,心向往之,愿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起来吧起来吧。”徐明容抬手,“教书育人而已,又不是让你带兵打仗,说这么严重干什么。我们女学就缺你这样的人才,院长是我舅母,日和坊程家的媳妇,我外祖父是国子祭酒致仕,柳院长自已博古通今,又耳濡目染,你可与她好好讨教。我二姑的女儿在里面读书,她跟随柳院长多年,说来与你还是同姓,望你好好教导她,日后能跟你一样才算是有出息。”
“民女记住了。”许春华直起身,面色仍有些潮红,没什么肉的小脸上一双大眼睛泛着光泽。
“左右女学散学还有两个时辰,让元禾带你去转转,登记造册,见一见你日后的同僚,明日能上班……走马上任最好,若是身子还不大好,多歇两天也无妨,瞧你瘦的。”
明容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怜惜地叹了口气:“还有,往后你就是我徐明容麾下的女官了,多吃些吃胖点,走出去威风凛凛才不丢我的脸面,你还比我小呢,小时候明明跟我一样高。”
“殿下连许姑娘小时候多高都记得,还说把人忘了呢,原来都是骗我们的。”苏元禾打趣道,许春华羞得脸又红了些,险些要红过外头的枫叶。
徐明容挥挥手,白了她一眼,故作嫌弃道:“去去去,插科打诨你最擅长,没事情干就赶紧带人去女学熟悉熟悉,我瞧你这两日放假放得也是浑身痒。”
“臣知错,臣这就走了。”苏元禾装得恭敬,乖乖行礼,拽着许春华嬉笑着走了。
“看来元禾与许姑娘很是投缘,这一路南下,二人想必有不少话讲。”山迎望着二人远去的身影道。
“英雄惜英雄嘛。”徐明容站起来,又抬起两条胳膊举到鼻子下闻了闻,立刻皱眉道,“哎哟,臭死了,我要回去沐浴,全是汗味,下次不要穿这么多了。”
“秋天了,天凉,穿得少了一出汗仔细风寒,娘子年初本就没坐好月子,还是忍忍吧。”山迎语重心长劝着。
“真是的,吴山不在了,你变成她了。对了,她近来怎么样?”
山迎微微一笑:“她呀,上个月刚生了个儿子,马上也要满月了。”
“那是好事呀,改日你从我库房里给她挑些东西送去,我们俩也是同病相怜,她生上一个的时候也没养好身子,这会儿安定下来了,也没人找袁家不痛快,要好好休养才是。”
宫人们将轿辇放下,山迎扶着明容坐上去,起轿回昭庆殿。
“说来,吴山孩子都生了两个了,越山虽说尚未有孩子,成亲也有了两年,你们四个当初一同入府,你和江潮是一点影子都没有呢。这么些年你跟着我见过的青年才俊不在少数,当真一个看中的都没有?”
山迎随侍而行,听了只摇摇头:“奴婢不急,该有的时候总会有的,到时候一定让娘子赐婚,绑也要绑在一起。”
“哈哈哈,那好呀!”明容开怀大笑。
如今皇宫里的条件比之王府又是好上不少,浴桶成了浴池,四个宫女站在四条边上往里面撒香料芳花,徐明容趴在一边,觉得自已像大锅里的牛蛙。
她沐浴时不喜欢有人盯着,宫女们全退了出去,徐明容拿起边上准备好的传奇开始看。上回徐光舻从宫外带了许多宝贝给她,其中便有不少时下流行的传奇故事,她之前忙得一本也没看。
“《巧娘传》,这是什么……烈女替命断恩仇……江湖故事?有意思。”
这《巧娘传》似乎是西北那里的人写的,里面的人不是姓马就是一长串外族名字,说有个叫巧娘的女子,因幼时好友一家被贪官诬陷,惨遭贼人灭门,自已假扮好友,隐忍埋伏十几年,最后搜集了证据告到长安,京兆府尹是个正直的好官,替她好友一家沉冤昭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