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学院人才培养(1/2)
程楠推开科技学院实验室的玻璃门时,阳光正从西侧斜切进来,在金属台面上拉出一道道细长的光痕。他站在门口没动,看着那些年轻的身影在各自工位上忙碌——有人对着屏幕皱眉敲代码,有人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还有人正对着一台半拆开的量子处理器发呆。
赵敏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你真打算在这儿待一整天?”
“嗯。”程楠应了一声,脚步迈了进去,“他们需要看到我。”
赵敏叹了口气,把一个保温杯放在他的桌上:“女娲说今天有三波系统更新,别让这些孩子碰核心数据库。”
程楠点点头,没接话。他走到中央控制台前,调出了所有学员的实时状态面板。每个人的名字、背景、测试成绩、心理评估结果都在上面滚动着,像是一场无声的检阅。
他知道这些人中,有些人未来会成为推动文明的关键人物,有些人则会在某个关键时刻做出决定性的选择。但他现在不能想那么多,只能看眼前。
第一轮筛选已经结束,最终留下的十个人里,有四个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大学生,两个退伍军人,还有一个自学成才的黑客少年。他们的共同点是:逻辑清晰、适应力强、对未知充满好奇,却又不至于盲目崇拜权威。
程楠转身面向众人,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所有人听见:“你们被选进来,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你们愿意去面对未知。”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接着是一个戴眼镜的女孩轻声问:“那我们能改变什么?”
程楠笑了笑:“你们不会立刻造出反物质引擎,也不会明天就破解宇宙法则。但你们会学到一些别人学不到的东西,然后有一天,当世界真的需要它的时候,你们会知道该怎么用。”
他说完后,没人说话。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翻页的声音。
接下来几天,程楠亲自授课。他不讲理论,只讲实战经验。第一天讲的是3020年抵抗军如何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建立临时指挥中心;第二天则是关于未来能源系统的初步构想,以及现实中的可行路径;第三天,他带着学生们做了一次模拟决策训练,让他们分组扮演不同势力,在一场虚拟战争中做出取舍。
有个学生问他:“如果我们做的选择是错的呢?”
程楠回答:“那就再试一次。或者,接受后果。”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有人开始质疑他的假设条件,有人提出自己的战术模型,还有人私下研究他提到的某些未来科技概念。
直到第五天,问题出现了。
一名叫林远的学生在参与高维空间模拟训练时,突然情绪失控,嘴里喃喃自语:“我看到了……尽头的光……它在等我们……”
女娲第一时间启动了心理干预程序,将他隔离观察,并同步通知了程楠。
“他看见了什么?”赵敏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