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夜探荷叶岛(2/2)
后院还有一排房子,油漆彩画,耀眼生辉。就见从穿堂门里出来几个小丫环,拿把扫帚把院子清扫一遍,接着又出来几个老妈,搬出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摆上花生、瓜子、糖果,又有几个家人把兵刃架子抬出来往后院一放。
这一切全被弥勒吴与王憨看在眼里,既然有人出现,不敢现身,只好躲在暗处,窥视着事态的发展,既然二人不在一处,也不好做以商议,但从其摆设看,是要在月光下练武习练。
这时从上房走出两男两女,看男者岁数都不大,大的有二十岁左右,小的也不过有十七八。两个小伙长得都不错,挺精神,短衣襟,小打扮,周身穿青,遍体挂皂。后面是两个姑娘,大的十六七岁,小的十四五,皆长得身段苗条,如花似玉,大者穿红,小者挂绿,身上穿着彩莲衣,花枝招展,腰里扎着汗巾,更显得英姿飒爽。
这二男二女来院时间不长,就听见后面咳嗽一声,走出一位老者,观年纪也就是有五十多岁,面如三秋古月,颏下一部花白须髯,身穿对花员外氅。在他的身后跟着个老夫人,也有五十开外,有丫环婆子搀扶着,看情景是一家人。
就见老夫妻归座,二男二女往身边一站,丫环、婆子跟穿梭似的,来来往往,又倒茶又端点心,有说有笑,暖意融融。弥勒吴看着不由得触景生情,想自己与大哥、三弟,风雨同舟,栉风沐雨,出生入死,历经风险,到处奔波,什么时候也没这么舒心安闲过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什么时候能与大哥、三弟能过上如此清闲安稳的日子呢?
再说院里这伙人,老者坐在安乐椅上喝了一会儿茶,说道:“儿呀,女儿。”
“在。”“在。”二男二女应声施礼。老者道:“最近为父挺忙,也没功夫看你们练武,你们觉着你们的功夫是后退了,还是长进了呢?”
那个大姑娘笑着说:“爹,别看您没在这监督,我们也没敢耽误练功,三、五更天天练,我看是长进了。”
老者赞许说:“好,好!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们千万不可自误,今夜闲暇无事,我跟你娘要看看你们的武艺是否真有所长进。”
“是。”老者道:“你们哥俩先练,然后再让你妹妹俩做以演示。”“遵命。”俩姑娘退在一旁。于是两小伙分开拉了架式,每人练了一趟拳脚,练完了开始练对打,全都是梅花拳。这俩小伙子的功夫真不错,有着真才实学。俩人把梅花拳练完了,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往旁边一站,等待老者的评价。
老者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行,是有进展,不过有时候发招还有些迟钝,这不行,若是遇上了敌手,发招就要快速,做到稳、准、狠,不然自己就得吃亏,练武就是这样,谁快谁占先,就能掌握主动。”老头说着站起来,做了个师范动作。哥俩连连点头,称:“是、是。”
老者重新归座,捻了一下胡须,笑呵呵地看着俩女儿,欣然地说:“该你们俩了。”
“是、是。”俩姑娘应声出来,高挽袖口一亮门户,就演练起来。她们练的是大洪拳,大张大合,姿态优美,又干净,又利落,论功夫,只在俩小伙之上。持别是穿绿的个小丫头,身手不凡,动作灵敏,快似猿猴,猛似虎,比大姑娘还强出一头。
两姑收了拳招,下一步开始练对打。穿红的姑娘从兵器架子旁边抽出一条花枪,阴阳一合,把大枪抖了三抖,颤了三颤,觉得不合适,放回原处,又抽出一条分量不同的枪,使起来觉得合适,这才回来。
穿绿的姑娘在兵器架上抽出一把柳叶尖刀,也是试验了几把,最后拿了把合适的回到场地。俩姑娘各亮门户,只见穿红的姑娘往前一上步,后手一压,前手一拧,来一招“怪蟒翻身”,突然出枪,冲着穿绿的前胸扎来。穿绿的姑娘看得真切,使了个“伏身擒豹”,在躲过那枪尖的同时,抡刀砍向大姑娘的脖子。只见她往下一个缩身,把大枪往上一举,使了个“犀牛望月”,把刀给崩了出去。两人枪对刀,一来一往,插招换式战在一处。
全院的人静静地看着,因为刀、枪无眼,唯恐出什么事故。那老者提心吊胆,不时的在旁边提醒:“注意!留神!”怕俩女儿谁被伤着。这两位姑娘开始打得慢,见招拆招,还能看得出来,后来越打越快,刀光枪影,扑朔迷离,带来阵阵寒风,令人眼花缭乱,胆战心惊。
俩人越打越快,越打越猛,只见那穿红的姑娘,抖手一枪,奔那穿绿的小姑娘的腰间扎来。看那穿绿的小姑娘似乎躲得慢了点,眼看就要受伤,在此危急关头,突然听到有人提醒道:“快躲!”
正是,姐妹二人练刀枪,突然有人帮了腔。若知此人是谁,能闹出什么事来,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