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神易四只 > 第27章 潜龙勿用

第27章 潜龙勿用(2/2)

目录

这就需要大夫的经验和复诊,以及对病情和不同人体的了解,对症下药,因为病因不同,病人不同,病法不同,表内的症状都需要观察和了解,只能靠大夫过硬的行医素质和理智明确的判断来决定。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药方很少公开明示的其中一个原因,怕那些半吊子医生学了去,照葫芦画瓢,只要是这个症状,都给这么抓药,那就出事了。

中药与西药不同,有些学了几天的,连病都看不明白,看不出来,诊断不好,病因都找不到,每种中药的药性都记不住的人,就随便临摹开方,那还得了。

所以我们祖辈留下的规矩,是有其中的道理和妙处的。不明白其中道理的就别乱改,照做就好,肯定让你少吃点亏。中医真的难得啊,学医二十年,成手慈悲渡世间,也勉强温饱而已,还容易落的世人的不理解。

无知是真的可怕,尤其是无知还自以为是的人,简直太多了。惹不起,躲得起,归隐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只可惜传承要是断了,再想找回来,就太难喽。多得不偿失啊。

要心正,有仁爱之心,还要吃苦耐劳,刻苦。聪慧,灵活应变,谨慎,理智,以及天赋。老师父老一辈成手的中医,要观察弟子,是否值得托付,要具备非常多的素质修养,把关很严格的。

因为这是性命攸关,人命关天的大事情,不敢有半点马虎,这是我们中华人自古就一直流淌在骨子里的血统,与生俱来的传承。

并且这口饭不好吃,太辛苦,回报也不高,多为慈悲向善修行之人,太重利而行医者,不敢收不敢教不敢留,怕污了自己的名声,也怕离开后教出个狼,而难以瞑目。但这行当也饿不着,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总是有的。

所以,很多时候遇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然后就走向没落,可能越来越失传一些东西,教不会,只能写书留给后辈有天赋之人去学习。

而历史也证明了,天才,在各行各业总是会,不时的在某个时间段,就蹦出来了那么几个,以延续失落的传承。而现在不是遇不到,是被遗忘和抛弃,这个时节很好,但也有太多的遗憾,令人心寒。

所以老沙,当阴阳有矛盾时,他就是负责打圆场的那个角色,放在体内也是一样。然后这种人物,他自己首先就不能太闹腾,需要悟个“静”字!

白龙马!四徒弟,小白龙所化,你看他一路托着唐僧。也犯过错,赎罪,到达西天取经,很辛苦,也得成了正果。这也应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对一个好领导,好团队,就是猪也能成佛,成正果。

白龙马代表了什么?白龙马是一个人的意志!

白龙马说,不论你们去不去,我一定要去!心猿意马,全了。就是这个成语的意思。

再说说牛魔王,孙悟空的兄弟,大哥。就是我们的心,有一方面是向着孙悟空的方向发展,去修炼,要成佛,当斗战胜佛。

另外一个,还在外边撒野呢,还在外边浪,玩的那个就是牛魔王。牛魔王跟谁在一块呢?铁扇公主,这个老婆厉害,牛魔王怕她,孙悟空也怕她。

为什么厉害?她有一个芭蕉扇。这个扇子平时放在舌头底下,为什么藏在舌头下?因为舌头是最容易煽风点火的。

那个扇子,一面扇出来是风,一面扇出来是火。你看多可怕。这就是我们舌头的功能,所以平时啊,说话要三思而后行,说话要过脑。

要懂得谨言慎行,少说多做。话多了必有失。言多必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这些平时使用,不起眼,不注意的字,成语,词语。汉字学,都是几千年文化,留下了的智慧结晶,精华,缩影。值得细细琢磨。

多读读书,文字也是有能量场的,文字的力量太大了。只是现代人都喜欢简化,手机,电子普及了。都懒惰了。也失去了太多。

书还是纸的好,自己也别把写字的习惯扔了,字如其人。一手好字,练心炼人。千万别因为工作生活一忙,就扔了。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是有的。”

时间总能挤出来的,空闲时间读读书,写写字,摘抄些好的内容笔记。比什么休息都好,读书最能让一个人放松下来,身心得到升华,歇息。

但要说一句,读书要养成好的习惯,那种划线,上学时候划重点的习惯。自己读书了,建议扔掉!这方式有好有坏。

你自己看书就不要画了,乱,影响读书的速度。并且你划完其实也记不住。就是感觉很有成就感,仅次而已。画完就拉倒了。

真正的记忆,要通过右脑,通过喜欢,通过热爱,感兴趣,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我写了这么多典故,引用案例。有些没人家表述的好,就直接用原文上了,或者添油加醋,加上点自己的见解,大白话方便阅读理解和明悟一些。但大部分内容,我都是深刻的记在脑海里了。

你只有记在脑子里才是自己的。我早先也画,画完也记不住,需要回过头再看一遍死记硬背。后来戒了,就看,就读,就是看完,感觉有趣。就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现在写作,文思泉涌,这些也自然而然,也就从脑袋里用出来了。我最珍贵的不是底稿,而是我的脑袋。有他在,我的这个脑海中的宇宙,世界,天地就能源源不断的表述出来。

看书,要是真遇到好的地方,你可以在这一页折一下,折一个角。证明这一页有说的很不错的地方,重点。从樊登老师那学来的,很受用。

或者在自己看过,学到东西的文字下边。感觉这段说的很不错,提笔标注一下,将这里自己的想法,意见,共鸣写下来。

千万别画线,太脏了。借出去,别人都没个看呐,自己看的也闹心。

上学归上学,教书如此了,也是个方法。但学习是为了知识,然后考核,画就画了。可自己看书,是因为求知欲,喜欢爱读而去读的。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学一样东西最快的方式,就是读书。

读书是因为喜欢,因为热爱,因为兴趣。读就好了,自己读千万别划线。。。。。

好了,话题结束,希望帮助到您修心,修行,爱上读书。

回到剧情。。。。。。

天松修完手机,吃了一份土豆粉。然后悠闲的散步在海边,看着公园其他散步的人,也想找一找妈妈在不在这里。

没有找到,就自己散步了。刚才想去网吧,可一踏进修真,发现那些娱乐,只是为了逃避现实。劳逸结合,适当玩玩可以,太过认真就耽误生活了。

天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伴着海水的咸味,吹着温和舒适的海风。不知不觉间,又走到了自己的秘密之地。有点意外,敖信大哥居然还在那里打坐。。。。

“敖信大哥。。。。你…天天都在这坐着吗?这里的景色是不错哈,我感觉也是。哪怕看上几千年,永永远远一直的看下去都看不够。自然真美啊。虽然一直都在变化。”天松走了过来,站在敖信身边伸了个懒腰,对闭目凝神的敖信说道。

“嗯,我一直在这里坐着。”敖信早就感觉到了天松过来,没搭理他,天松问完才缓缓开口说道。

“那这么说,我以前就不是一个人来看了。我还称作秘密崖呢,原来每次都有你陪我看日出日落。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天松有些尴尬的说。

“别说的那么浪漫,我对你没兴趣。只是单纯的跟你一样,喜欢这里的景致。”敖信无奈的睁开眼睛,出了定,坐不住了,正好这小子来了。

“呃…那你怎么时刻保护我的。。。”天松有些好奇的问道。

“我将一魂一魄留在你的身上,你出了危险,我立刻就能感觉到。又离得这么近,随时都能赶到。”敖信淡淡的说,没什么好隐瞒的。

“哦,那我以后能这么做吗?我想留一个给妈妈,再留一个给我爸。”天松开心的问。

“能!但不推荐,魂魄离体,本来就很脆弱。一旦被别人伤毁,你本体也会元气大伤,此法还是不要轻易使用,留在自己身上,是最好的。”敖信有些担心的对天松叮嘱到此法的坏处。

“嗯,知道了。”天松有些失落。

“好了,怎么做是你的事。但劝说,风险我还是要告诉你的。你想做我也拦不住,管不了。

而且你现在也做不到,以后再说吧。此术法与三魂七魄有关,阶段不够,你想用也用不了。”敖信见天松也是好心,有些于心不忍,便出言安慰道。

“好!敖信大哥放心,我一定会听话的。等我什么时候强大了,再做这件事。保护爸妈,也保护你,保护天地间的一切万灵。”天松释然了,开心的说道。

敖信听到天松这么说,眼神既欣慰,又有些黯然。当初他就是为了守护而S的。

“哎…都是命,什么时候都一个样。好了,不说这些了。

你劫都渡完了,估计也成功找到体内世界了吧。现在看你身体已有灵气护体,这些都是成功觉醒的表现。现在是不是感觉天地焕然一新,与以前凡眼所见所感都不一样了。”敖信感叹了一声,转移了话题。而且很震撼,这家伙居然真的一次成功了。

“嗯,现在身轻如燕,而且空气都清新了许多,刚才我还把我家墙打了一个大洞。。。”天松说了下现在自己的感觉。

“……你现在,已经是步入修真门槛了,开启了修行之路。与凡人不同,他们肉体凡胎,你以后可不许胡乱伤人,知道吗。而且修真界有规定,不准在凡人面前施展法术。扰乱凡间秩序,切记。除非不得已,否则严惩不贷。

前几天,海边雷劫就是,影响很大。说是局部雷阵雨,才混过去耳目。。。”敖信听完有些无奈,对小松嘱咐道。

“哦,原来还有这规矩,记住啦!难怪,我这十几年一次超自然现象都没见到。还以为世间就是如此平淡呢。”天松点头说道,恍然大悟。

“嗯,好啦。现在你已成功步入修行之门。现在你也算是,乾阶一段,潜龙勿用爻的修真者了。有时间去府衙登个记,领个身份名牌。”敖信淡然的嘱托着一些必要事情。

“啊?地方还有这服务,没见过啊。市民服务中心,派出所,社区我都去过,很平常啊!”天松又感到有些奇特了。

“入乡随俗嘛,灵界有灵界的规矩。这凡间游历的修真者数不胜数,入世炼心者,或是不舍红尘,凡尘俗事未断之人不在少数。在各个机关部门中,也不乏修真之人。

他们隶属皇都人皇陛下,既断凡事,又管修真之人。你去了自然会有人接待你的,因为修真之人都已通自然天道,身处修行之途,可见凡人不可见之灵。”

“哦,我知道了。哎?人皇?好熟悉的感觉啊,这个称谓……”

“人间各国,都有领导者,那是凡人之中的君主帝王。统领凡间秩序,为天命之人。而人皇,你也知道,在神话历史中的三皇五帝。人皇就是祖星,万灵各族的真正领路人。统领世间万物的秩序。

与仙界的天帝和九幽的冥帝同起同坐,共同执掌三界十方秩序,四生六道之生死祸福。”敖信缓缓的说着,天松听的一愣一愣的。

“这些你也不用太在意,现在还接触不到,走好眼前路吧。努力修行。”敖信微笑的看了一眼小松,让他不要刻意去记。

天松点了点头,他听到这些话发愣,不是因为惊叹,而是似曾相识。

好像,这些称谓都很熟悉,一起经历过许多事情的样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