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晨光里的忙碌与丰收的伏笔(2/2)
推开门,一股铁锈味扑面而来。货架上摆着各种工具,扳手、螺丝刀、斧头、锯子,还有几卷电线和水管,虽然落了灰,却大多完好。他扫了眼四周,没看到丧尸,只有角落里的老鼠被惊动,“嗖”地窜进墙缝。
“不错。”时敬发心里记下,又往里走了走,看到货架最上面摆着几个太阳能电池板,虽然有点旧,应该还能用,“这个能给发电机当备用电源。”
离开五金店,他继续往前,在街对面找到了“靓丽服装店”。店门是玻璃的,碎了大半,里面的衣服挂得乱七八糟,有裙子、衬衫、外套,甚至还有几件童装。时敬发探头看了看,里面有两只丧尸在游荡,都是女的,穿着店里的衣服,动作迟缓,似乎被挂满衣服的衣架挡住了去路。
“两只,好解决。”时敬发摸出两支箭,搭在弓上。他没进去,而是站在门口,对准离得近的那只丧尸的后脑勺,“嗖”的一声,箭没入,丧尸倒地。另一只丧尸被惊动,嘶吼着往门口扑,刚到门口,就被第二支箭穿透了喉咙。
清理完丧尸,他走进服装店,快速扫了一眼。女装居多,尺码齐全,还有几排男装和童装,甚至有几双没开封的鞋子。“够他们换一阵子了。”时敬发心里盘算着,记下位置,“下午可以带杨振平来搬,他力气大。”
他又在镇上转了转,确认没有大的尸群,只有零星几只落单的丧尸,大多行动迟缓,不难解决。在一个角落的小卖部,还意外发现了几箱蜡烛和打火机,赶紧往摩托的储物格里塞了两盒——农场虽然有发电机,但省着用总是好的。
“任务完成。”时敬发看了看太阳,已经快到中午,调转车头往回开。摩托驶过街道,把破败的店铺和零星的丧尸甩在身后,他的心情很轻松,甚至哼起了歌——找到需要的东西,没遇到危险,这在末世里,就是最好的一天。
【林溪与方翠兰:鸡棚里的烟火气】
陈鑫和时敬发离开后,林溪和方翠兰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们的任务是清理鸡棚——昨天王天凯和老周搭了个简易的鸡棚,但里面还有不少杂草和碎石,得收拾干净才能把鸡放进去。
“翠兰嫂子,你扶着锄头,我来挖。”林溪拿起一把尖嘴锄,这是从仓库找到的,木柄有点裂,却还能用。她抡起锄头,用力砸在地上,“噗”的一声,土块被翻起来,带着点青草的气息。
方翠兰笑着摇头:“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哪有那么大力气?还是我来,你帮我捡石头。”她接过锄头,抡起来的动作比林溪熟练多了,显然以前干过农活,“我年轻的时候在老家种过地,这点活不算啥。”
林溪没逞强,蹲下身,把翻出来的碎石和草根捡进竹篮里。阳光越来越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快就出汗了。她撩起衬衫的下摆擦了擦脸,露出纤细的腰肢,皮肤在阳光下白得发亮。
“歇会儿吧,喝点水。”方翠兰放下锄头,从旁边的水桶里舀了碗水,递给林溪。她的额头上也全是汗,鬓角的碎发粘在脸上,却笑得很爽朗。
林溪接过水,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碗,清凉的水流过喉咙,舒服得眯起了眼:“嫂子,你真厉害,比我能干多了。”
“厉害啥呀,”方翠兰也喝了口水,“以前在厂里上班,哪干过这活?还不是被逼出来的。”她叹了口气,又很快笑起来,“不过现在挺好,有地种,有鸡养,比在市区提心吊胆强。”
两人歇了会儿,又继续干活。林溪负责把杂草抱到远处的空地上,堆起来当柴火烧;方翠兰则用锄头把鸡棚里的土整平,又从仓库拖来几捆干草,铺在地上,软乎乎的,刚好给鸡当窝。
“你看,这样就差不多了。”方翠兰拍了拍手,看着收拾干净的鸡棚,眼里带着笑意。鸡棚不大,也就十平米,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墙角用石头垒了个小槽,能放鸡食和水,地上铺着干草,透着股规整的暖意。
林溪也笑了,从麻袋里抓出把玉米粒,撒在槽里:“等会儿把鸡放进来,肯定高兴。”
两人刚把鸡从临时铁丝笼里挪进新鸡棚,就听到仓库那边传来欢呼声。林溪探头一看,是陈鑫和杨振平回来了,货车的车厢里堆着鼓鼓囊囊的麻袋,杨振平正扛着一个往仓库跑,嘴里喊着“林溪妹子,翠兰嫂子,看我给你们带啥了”。
“肯定是好东西。”方翠兰笑着说,拉着林溪往仓库走,“去看看。”
【老周:水电站的“重生”】
老周的战场在水电站。他天不亮就起了,背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里面塞满了扳手、螺丝刀、绝缘胶带,还有从仓库找到的几卷细铁丝——这些都是修线路的家伙事。
水电站在农场最北端,靠近一条小河。闸门是老式的铁制结构,锈得厉害,上面还缠着水草,像个披挂上阵的老将。老周蹲在闸门旁,用砂纸打磨着传动轴,铁锈簌簌往下掉,露出里面的金属色。
“得让这老伙计重新转起来。”老周喃喃自语,额头上的汗珠滴在传动轴上,“滋”的一声化成白烟。他昨天检查过,水电站的主体结构没坏,只是传动轴锈住了,线路也老化得厉害,只要清理干净,接通发电机,应该能发电。
他先给传动轴上了点机油——从货车上找到的,慢慢转动闸门,让机油渗透进去。闸门发出“嘎吱嘎吱”的惨叫,像生锈的骨头在摩擦,老周却很有耐心,转一会儿,歇一会儿,直到闸门能顺畅地开合。
接下来是线路。水电站的发电机房里堆着不少旧电线,大多是铜芯的,虽然外皮老化了,但铜芯没断。老周找出绝缘胶带,把老化的外皮剪掉,露出里面的铜芯,再小心翼翼地接上新的电线,用胶带缠好,缠得密密实实,不留一点缝隙。
“接这里……再连到那边的总闸……”老周嘴里念念有词,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他的额头上全是汗,衬衫湿透了贴在背上,却浑然不觉,眼睛死死盯着线路图——这是他从发电机房的抽屉里找到的,虽然泛黄了,却还能看清。
忙活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把线路接好了。老周深吸一口气,走到总闸旁,咬了咬牙,猛地合上开关。
“嗡——”
发电机房里的灯泡突然亮了!昏黄的光瞬间照亮了布满灰尘的角落,墙上的电表开始转动,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更让人惊喜的是,远处宿舍区的方向传来欢呼声——显然,电已经通到那边了。
“成了!”老周激动得直拍手,眼眶有点红。他这辈子修过不少机器,从厂里的车床到家里的自行车,却从没觉得哪次比现在更有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修好一台发电机,更是给这个农场,给这群挣扎求生的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他关掉总闸,留着等陈鑫他们回来再正式启用,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线路,确认没有问题,才收拾好工具箱往回走。路过菜地时,看到林溪和方翠兰正往仓库跑,笑着招手:“电力通了!晚上能亮堂堂地吃饭了!”
“太好了!”林溪和方翠兰异口同声地喊,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午后的汇合:忙碌后的收获】
中午时分,青牧农场像个被点燃的篝火,处处透着热闹。陈鑫和杨振平的货车停在仓库门口,麻袋被打开,里面的卫生巾、洗发水、红糖摆了一地,林溪和方翠兰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分类,眼里的惊喜藏不住;时敬发骑着摩托回来了,正在给陈鑫汇报镇上的情况,手里比划着五金店和服装店的位置;老周则被众人围在中间,听他讲怎么修好水电站,脸上带着腼腆的笑;王天凯还在加固围墙,只是动作明显轻快了不少,偶尔往仓库这边望一眼,嘴角扬着;马风宇守在宿舍门口,看着这一切,手里的钢管不知不觉放下了,眼神也柔和了许多。
“都回来得正好。”陈鑫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时敬发侦查完毕,镇上有五金店和服装店,丧尸不多,明天我和杨振平、时敬发去搬东西;老周把水电通了,晚上咱们能用上真正的电灯;林溪和翠兰嫂子收拾好了鸡棚,明天就能把鸡放进去;地牛的围墙也加固得差不多了,等找到木材就能搭哨塔。”
他顿了顿,看着眼前一张张带着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今天收获不小,但这只是开始。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农场建好,让它真正成为咱们的家。”
“好!”众人异口同声地应道,声音在农场里回荡,惊飞了树上的麻雀,也吹散了末世带来的阴霾。
仓库里的发电机还在嗡嗡作响,新接的电线从墙角延伸出去,通向宿舍、鸡棚、牛棚,像一条条银色的血管,给这个农场注入了生机。阳光下,卫生巾的粉色包装、电线的银色、衣服的五颜六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奇异却温暖的画面——这是末世里的烟火气,是挣扎求生的证明,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陈鑫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丧尸、有危险、有未知的挑战,但此刻,看着身边的人,看着满仓库的收获,他心里充满了力量。只要大家在一起,只要还在努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烈,晒得地面发烫。杨振平已经开始往货车上装空麻袋,准备下午去超市不远装修的地方找材料;时敬发在保养复合弓,箭头擦得锃亮;林溪和方翠兰在给新接的灯泡试电,开关按来按去,像两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老周则在给王天凯讲怎么用新通的电锯,两人凑在一起,头挨着头,讨论得认真。
青牧农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些在晨光里忙碌的身影,注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写下属于他们的、带着汗水和希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