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2)
只见酒杯上的龙虽有五爪,但尾巴和龙腿粗短且无毛、龙鳞杂乱、龙颈又细又长,呈现出一幅老态龙钟之相。这显然符合当时清末期王朝风雨飘摇的情况。
银雪又看了看底,上面的“大清光绪年制”也是一眼开门。
“诶?美女,你也看上这龙纹酒杯了。”孔老四见银雪看得入神,对她道:“只要二十个,美女,这件珍品就归您了,我不卖那不识货的。”
“诶,你这姑娘,这可是我先看上的”中年女人想从银雪手中将这酒杯抢过来。
银雪端详了半天,也没有看出这个龙纹杯的真假,但她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个酒杯不对,见女人想抢,她直接将酒杯放回了摊位上。
“老板,十五万卖不卖?”在后面站着看热闹的一个中年男子也报了价格。
孔老四思索一番道:“哥们,你要是诚心想要,咱们就158888图个吉利,怎么样?这可是最低价了。”
男子拿着手机打了几行字后,便同意了孔老四的报价,蹲在地上的女人也起身不再吱声。
孔老四将摊子收拢起来,带着男子不知道去了哪里。
银雪起身时,清晰地看到了男子的手机上,是给自己老婆发消息请示了一番,结果被老婆臭骂一顿,才将钱转了过来。
银雪和金莲芳在孔老四收摊后,向桃源旧货市场更里面走了进去。
“小雪,你刚才看的那个酒杯怎么样?”
银雪摇了摇头:“我见的太少了,目前还看不出来它的真假。但是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些地摊上的古董,它们都不像里面的这些。”银雪看向旧货市场中,散发着白色光芒的那片区域。
“走吧,给古董店买东西都不是什么要紧事,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多见见。”金莲芳拉起银雪朝古董店走去。
银雪还没进旧货市场的大门看到的白色光芒,便是从这些古董店里发出的,聚集的白光将古董店罩的像一个个大灯泡。
“嗯,那我们就转完再去买装饰古董店的东西。”
说着银雪看到了面前一家名为轩宝阁的古董店,只见古董店的门上挂了四个大字“同行莫入”,银雪和金莲芳信步走了进去。
店老板正在柜台后面打游戏,他擡头瞅了眼穿着大棉袄的金莲芳和银雪,觉得两人不像是来买古玩,而是跟那些来打卡的游客一样瞎转,便没有再理会,继续低头玩起了手机。
“老板,这个大头能不能给我拿出来看看?”银雪指着柜台大片白光中,少数没有发光的钱币道。
“哪个?”
“这个八年的。”
老板一听,呦呵,这姑娘还知道大头的年份。于是来了兴致,他放下手机,将银雪说的民国八年造的袁大头拿了出来。
“姑娘,这八年的可只剩这一枚了,你看看这品相,清仓价,只要888。”
银雪看着这枚光洁如新的钱币,她掂了掂重量,“老板,我就是看看,放回去吧。”随后放下大头,拉着金莲芳走了出去。
“切——买不起就说买不起,还看看。”古董店老板在两人出门后向外面大声道。
金莲芳装作没听到的问银雪:“难道这店里卖的,也有问题吗?”
银雪悄声道:“那个大头虽然表面看上去和真的一模一样。但是真的大头是银合金制作的,只有不到三十克,刚才的大头,我估摸着得有一百多克了,可能是铁铸的,之所以能和真的图样没差别,估计是当时民间私自铸造的产物。”
离开了这家轩宝阁后,银雪和金莲芳挨家挨户走遍了这些“大灯泡”。
银雪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灯泡”里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没有白色光芒的古董,而这些没有光芒的古董,以银雪观察来看,几乎全都是不开门的假货。
她边走边对金莲芳道:“金姨,古钱币叫古泉的原因,是2000年前新朝发行最多的钱币叫‘货泉’,古人觉得这个名字好听,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到最后只剩下两家,银雪挑了其中一家走进去,她被一对寿字茶杯所吸引,因为匣子里装的这对茶杯,一个有白色光芒,一个没有。
银雪拿起了两个茶杯相对比,只见底款都写着“大清雍正年制”的字样,但是这个有白色光芒的杯中,有着隐约可见的裂纹,以及经历过百年历史的岁月痕迹,而这个没有光芒的,就像是全新的一般。
银雪将两个茶杯轻放回匣子里,若有所思地走出了店门外。在她看来,刚才那对大清雍正年制的寿字茶杯应该是真假混卖的。
所以说,只有真的古董,才会散发出白色光芒吗?
正当两人准备走进最后一家店的时候,银雪看到了刚才以158888将光绪官窑龙纹酒杯卖出去的孔老四,只见他躲在不远处的草丛里,偷偷摸摸地举着手机,一边张望,一边不知跟谁打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