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靠开古董店成神 > 第 74 章

第 74 章(2/2)

目录

“金姨,你说的这个办法好啊。”

银雪忍着手上的疼痛和脑袋的晕眩感,从箱子里拿出一包雄黄粉,打算从今天就开始按照金莲芳说的方法,让自己尽快习惯。

...

另一边,南郊汉墓考古现场

来到现场的考古专家们,已经通过初步的勘查,在反复确认墓里没有东汉时期墓葬才有的砖室结构,肯定了这是一处西汉大墓的事实。

经过实地考察,他们发现这座墓除了潘华带领的施工队进行过盗掘之外,并未发现其他的盗洞,这对他们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汉代的古墓,基本都是“十室九空”的现象,更何况是汉代的大墓,很多大墓在进行抢救性挖掘的时候,都会发现里面如蚁xue般数量惊人的盗洞。

虽然好消息是这里并未出现其他盗洞,但这里主墓室的中央却直接被挖掘机掏开,墓主人的棺椁也因此受到了相当大的伤害。

不过棺椁棺椁,先椁后棺。

幸好墓棺周围有一层椁木将里面的棺材套住,即便棺椁的表面被挖掘机破坏,凿下一个深坑,并且让棺盖变得有些松动,但并未破坏墓棺的内里。

考古队员为了墓棺不在这样的露天环境中,再次遭到自然天气的影响。他们用麻绳嵌入墓棺的他沉睡了千年的地方,吊到了为考古现场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以便专家们能更好的开棺研究。

“徐老师,快来看看这个!”

主墓室的考古队员,在墓棺移开后,发现了掉落在椁室的一块石青色的长方形片状物。

在现场担任指挥管理工作的徐廷玉,在看到考古队员手里的片状物后立即跑了过来。徐廷玉接过还带着些泥土的片状物,他定眼一看,发现这竟是一枚玉石所制的玉片。

如果说“甲”字形的墓葬结构、为数不少的陪葬品,以及并未发现的砖室结构,可以确定这是一座西汉的王侯大墓的话,那么这枚玉片,很难不让人想到,这是出自汉代规格最高的,皇室专用丧葬殓服——金缕玉衣

不过这“金缕玉衣”乃是旷世瑰宝,就连徐廷玉自己,也是第一次在考古现场接触到,慎重起见,徐廷玉也将玉片拿给其他考古学专家鉴定,他们也认为这是“金缕玉衣”上掉下来的残片。

“再找找看。”将玉片拿回来后,徐廷玉脸色凝重地对主墓室的考古队员道。

果不其然,考古队员又在椁室的周围,发现了掉落的其他玉片,这些玉片有些是完整但有裂痕的,可有些却碎成了几半。

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墓棺里定然有“金缕玉衣”的存在,但是从玉片掉落的情况来看,这件玉衣的完整情况,十分令人堪忧。

看来现在打开主棺这件事,越快提上日程越好,徐廷玉看着考古队员正在进行的,本应由外向内的墓室清理工作心里想道。

他把这些玉片用手机拍下来后,交还给了考古队员,然后去了已经被征用当作临时办公室的工地保安亭,打起了尽早开棺的申请报告。

徐廷玉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打开墓棺之后,等待着他们的确实碎的不成样子的“金缕玉衣”,那么只能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尽力将其恢复。

晚上回到家,徐廷玉一想到即将开棺,形势并不乐观的玉衣,就感到十分惋惜。

徐廷玉坐在沙发上,用电脑查阅资料发现,造成玉衣变成现在这样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被潘华一伙人破坏,这里在百年前曾发生过级数不低的地震。

他认为,地质活动也是会对这座汉墓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着第二天是周末,上完写生课,白晓芝直接从博物馆回到了家中,她看到徐廷玉双目紧闭地靠在沙发上。

“爸爸,你怎么了。”

徐廷玉摇着头道:“没事,看电脑太久了闭眼休息一下,今天过得怎么样?”

“必须不错呀,我今天去博物馆写生,还遇到小雪姐了呢。”

白晓芝背着画架,接过保姆拿给她的热牛奶,朝着电梯走去,“我先上去啦。”

“瞧我这记性,差点都忙忘了。”

徐廷玉从沙发上坐了起来,经过白晓芝这么一提醒,徐廷玉方才想起博物馆还有这样一位,拥有独门秘技的特聘修复专家——银雪。

……

两周后,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银雪总算脱掉了自己的厚马褂,换上了略薄的毛衣和外套。

经过两周的适应,银雪在接触到雄黄粉的时候,身体已经变得不再抵触,逐渐适应的她已经可以做到,在到处撒着雄黄粉的自己房间内来去自如,不像刚开始进门都要踉跄着扶住墙。

白琳交给她的古董也已经全部修复好,白琳也同样将这些捐赠给了清市博物馆。

银雪将吃过午饭的垃圾,丢到门口的垃圾桶里,返回店里的时候,她发现王奶奶家门口的租售牌子已经撤掉,牌子下的泥土里有几支向外萌发着的花骨朵。

“啊,春天真是个万物复苏的好季节!”

银雪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正想要吟诗一首,突然手机响起,她看见来电时显示,接起电话道:“徐叔叔,好久不见啊,找我什么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