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琅琊榜之局内人 > 第 12 章

第 12 章(1/2)

目录

第12章

纪王妃像斗胜的公鸡一样擡着头看着纪王,骄傲道:“你听听,瑾儿是来找我的。”

纪王对着没人的一边嘟了嘟嘴,一脸不想理纪王妃的样子,纪王妃也不在意,拉着言豫瑾的手道:“什么事情找婶子,只要是婶子能办的,一定给你办好。”

言豫瑾随着杆子往上爬,拉着纪王妃笑道:“那瑾儿先多谢婶娘了,婶娘也知道瑾儿母亲早逝,父亲成日只知道修道,如今家里也没个主事的人,如今豫津都双十一了,还没个着落,我倒是不急着让他出去做事,可娶亲……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庭生和瑶生都三岁了。”

纪王点点头道:“是啊,一晃豫津也这么大了,是该操心婚事了,你放心,我肯定给豫津好好挑。”

纪王妃瞪了纪王一眼道:“人家是让我找,跟你什么关系?”

纪王嚷嚷道:“我和豫津关系好,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我找的肯定和他心意。”

纪王妃翻了个白眼,不屑道:“去去去,光喜欢有什么用,人家姑娘一入府就得管家,不挑一个各方面都能拿的出手的,你是要让豫津把脸丢到全京城是吧。”

纪王这下闭嘴了,纪王妃得意洋洋道:“瑾儿有什么要求,婶子按你的要求来。”

言豫瑾笑道:“倒也没什么大的要求,身家清白,管家得力就行,最好是豫津喜欢,但这个得靠缘分。”

“这倒是,你王叔和豫津关系好,要不我先选,再让你王叔帮着挑一挑。”纪王妃皱眉道,她也喜欢言豫津这个小子,只想给他挑最好的。

不过,言豫津作为妇女之友,满京城的贵妇也没几个不喜欢他,个个都想将女儿嫁给他的。

虽说言豫津还未出仕,但言阙是一等承恩公,又只有一个儿子,言豫津又得梁帝和言皇后的喜欢,言豫津什么都不做,就有爵位等着他继承。

更何况言府出了三代帝师,两任首辅,两任皇后的,这满门清贵谁不想嫁,只要嫁过去,手指缝里随便露一点,就够娘家人消化好几年的了。

当年言豫瑾要不是被内定给了誉王,求娶之人怕是要踏破言府的门槛,就算言豫瑾兜兜转转嫁给了靖王,可曾爱慕、愿意不着痕迹帮她一把的人可不少,比如至今未婚的列战英。

纪王也点头道:“这样也好,你先选,我再挑,一定要选一个豫津喜欢的、适合的才好。”

言豫瑾用手帕压了压嘴,笑道:“倒也不必这般大的动静,我听闻府上三小姐也到了婚配的年纪……”

纪王蹭的一下站起来了,指着言豫瑾哭笑不得道:“原来是在这里等我呢。”

纪王妃瞪了纪王一眼,叹了口气道:“小三不合适,她那个母亲不是个好相处的,一直想把小三配给她娘家的侄子。”

纪王妃点到为止,言豫瑾听明白了,这位三小姐的生母怕不是个扶弟狂魔,满脑子都是娘家人,那确实不合适,一门合适的家眷比门第重要多了。

纪王也不计较言豫瑾算计他了,心累道:“小三就算了,她母亲既然非要将她配给她表哥就让她配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随她吧。瑾儿,你要是相信我,我有个好人选。”

言豫瑾笑着问道:“皇叔有什么好人选,在我看来,皇叔家的姑娘可是顶顶好的,我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们了。”

这话纪王听的舒服,也不管这是不是预备给自己儿子的了,直接道:“听完你肯定觉得好。”

纪王妃的脸色有点不好了,这原本是准备给她儿子的,万一被人挖了墙角让她到哪里说理去,再说了她也不占理,这人毕竟是自己男人让出去的,又不是言豫瑾强抢的。

言豫瑾自然观察到纪王妃的表情了,能让纪王妃心疼成这样的,肯定是个好姑娘,也顾不得纪王妃是否不满了,问道:“是吗?那侄女可要好好听听了。”

纪王其实也有点心疼,但都到这一步了,只能道:“就中书令柳澄家的孙女。”

言豫瑾自然也是听过柳澄家的家风的,只是……

看着言豫瑾迟疑的表情,似乎是在质疑自己眼光似的,纪王妃的语气不由有些冲的说道:“怎么了?可有那里不好?”

言豫瑾也知道自己不该迟疑的,只能尴尬道:“不知道是柳家哪位小姐?”

纪王和纪王妃对视了一眼,不太理解言豫瑾为什么这么问。

言豫瑾解释道:“前几日母后也与我提到了柳家的小姐,似乎是准备为八皇子求娶,八皇子明年就弱冠了。且誉王成亲多年无子,母后怕是想为他立一位侧妃了。”

“嘶。”纪王瞬间头痛,让他和梁帝抢儿媳妇,他哪里抢的过啊。

纪王妃不甘心道:“就是柳家的五姑娘啊,皇后娘娘也看上了?不过柳澄怕是不愿意吧。”

言豫瑾皱眉道:“母后看上的是他家嫡出的四姑娘配八皇子,庶出的六姑娘配誉王,不过,父皇若是知道的话,怕是会将五姑娘指为太子侧妃。这般柳澄才能左右不靠。”

纪王妃闭嘴了,这位喜欢平衡之术的梁帝会这么做,一点都不让人觉得不奇怪。

纪王的脸色也不好看,自己看好的儿媳妇就这么被人抢走了,能有好脸色吗?如今还算是好的,被提前告知了,若是临时来这么一下,纪王怕是要呕到吐血。

言豫瑾苦笑道:“柳家怕是不行了,王叔也早做打算啊。”

纪王长长吐了一口气,道:“多谢告知,我知道了,既然柳家不行,不如清河沈家,沈追虽然不得陛下的喜爱,但是为人擅长审时度势,却又踏实肯干,且处世圆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