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2/2)
言豫瑾没有多劝,只是轻车简从的跟着萧景琰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回到了皇宫,此时言太后已经查清近日给钱美人请平安脉是孙太医。
萧景琰见证据确凿,二话没说直接流放了孙太医全家,并下令孙太医三族所有人百年内不得在行医。
说实在的,萧景琰这一手比直接诛三族还要狠,那时候医家虽然地位不高,但总比种田轻松,让这些学医学的有些五谷不分的人回去种田……实在太难为人了。
可这对萧景琰来说只是开始,他一点都不相信太医处只有孙太医一个人欺上瞒下,所以萧景琰直接让蔡荃带人彻查太医处。
太医们的心瞬间凉了半截,蔡荃是谁?铁面无私到让人觉得他不是人的存在!
有些胆子小的、被迫同流合污的太医很快就将那些大蛀虫给卖了,什么以次充好啦,什么携带禁药啦……
与此同时,萧景琰又让夏冬配合言豫瑾彻查负责彻查内务处,夏秋配合蒙挚彻查禁军。
眼瞅着萧景琰准备搞大事了,前朝和后宫立即安静了下来,谁都不是傻子,谁不想当那个出头鸟。
可耐不住有些人超自信,觉得自己棒棒哒,也不看看夏秋、夏冬和蔡荃有哪一个是吃素的?非要顶风作案,然后……能有什么然后,当然是被连根拔起了呗。
萧景琰从夏冬嘴里得知罪魁祸首是陈德太嫔的时候,只觉得荒谬。
当年安王跟着誉王起兵造反本该株连的,是萧景琰觉得安王到底没有作乱,金氏还怀着孩子,没必要株连,先帝才放过陈德太嫔等人,真是没想到,他的一片好心被狗吃了!
陈德太嫔做这一切的理由也很离谱,为了给安王的奶娘曹氏报仇!
萧景琰简直满头问号,报仇?报什么仇?
夏冬轻咳了一声道:“这事说来话长……”
一切都要从安王奶娘曹氏说起,曹氏早年是陈德太嫔的贴身丫鬟,从小当作陪嫁丫鬟养的那种。
只是不凑巧,先帝看上了陈德太嫔,要她入宫伺候,陈德太嫔刚入宫的位份只是美人,依制是不能带陪嫁的。
所以陈德太嫔入宫后,陈家就将曹氏许配给了陈德太嫔陪嫁庄子的金庄头。
这曹氏哪里甘心啊,她原本一直以为自己能通过爬床翻身做主人,没想到到头来嫁给了一个只知道种田的下人。
不过曹氏很快就振作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贵太妃玉珠在前,她想复制贵太妃的路线,爬龙床成为先帝的女人。
怎么说的,头一个吃螃蟹的人赚的盆满钵满,第二个第三个可能死在沙滩上了,曹氏一无美貌,二无内涵,先帝自然看不上这样的人。
好在曹氏的运道不错,她和陈德太嫔先后脚怀上了孩子,凭借着和陈德太嫔一起长大的情谊,曹氏成为了安王的奶娘。
虽然成为了奶娘,但还是奴才不是主子,曹氏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于是她将注意打到了安王的头上,让安王从小和女儿金氏一起长大不说,她还给安王灌输了很多自己奶大安王不容易的思想,搞的安王一味的偏向曹氏,不理其他奶娘。
是的,依制皇子有四个奶娘,曹氏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但因为曹氏是从小陪着陈德太嫔长大的,所以她的地位最高,至少在陈德太嫔这里是的。
刚开始曹氏只是打着将女儿金氏许配给安王当侍妾的想法,但陈德太嫔的信任,安王的偏爱撑大了曹氏的胃口,曹氏想让女儿金氏当正妃了。
但曹氏的美梦有一次被先帝打断了,在先帝看来,自己的儿子去陈家的姑娘都叫委屈,何况是金氏这种下人之女。
就差临门一脚了,这让曹氏怎么甘心,于是曹氏抢先一步让女儿金氏成为了安王的第一个女人。
人对第一次总是有着更多的好感和耐心,更何况金氏还是和安王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的滤镜让安王觉得金氏说什么都是对的。
那么金氏是个安分的吗?怎么可能,有个野心勃勃的亲娘在,金氏能安分才怪。
安王妃还没入府呢,金氏就在安王耳边说了什么安王妃家世雄厚看不上自己,希望安王不要因为自己和安王妃置气,什么王妃打压通房是理所当然的话。
那时安王自以为得梁帝的重用,哪里听的了这种话,更何况在安王看来,他和金氏是一家,安王妃才是那个外来的,破坏他们关系的。
可怜的安王妃,明明什么都没有做,莫名其妙的就背上了一口黑锅。
可圣旨已下,安王不能不娶安王妃。
所以最后安王还是娶了安王妃,金氏也不得不对着安王妃俯首帖耳。
金氏能咽下这口气吗?当然不能,就样貌而言,金氏连小家碧玉都算不上,所以注定安王的眼光不会一直停留在金氏的身上。
安王妃在嫁给安王前,柳家不是没有打听过安王是个怎么样的人,所以柳家给安王妃的陪嫁不说都是弱柳扶风的那种,也是偏向那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