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喜相逢 > 第 44 章

第 44 章(1/2)

目录

第44章

堂屋里此时很热闹,欢声笑语,齐聚一堂。

绿竹掩映下的日光并不浓烈,透过支开的和合窗,轻快得跃入陈子邺的银丝间。他一改平日的肃穆,关切地问候两个哥儿,语气温和,态度可亲。

见星星年纪尚幼,回话时却毫不怯场,一板一眼的,甚觉有趣。陈子邺来了兴致,愈发热衷于逗弄一团稚气的孩童。

最后,还是星星不耐烦没完没了地作答,将头埋入爸爸怀中,试图将自己藏起来。

陈子邺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小辈面前失态了,讪讪地咳嗽两声后,开始埋怨顾青云,为何不早些将人带来见见。

听着夫子中气十足的责备,顾青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划过另一张骨瘦嶙峋、风烛残年的面孔。老人须发全白,精气神全无,他卧在床上,用力地攥着弟子的手,殷切叮嘱,央求对方照顾故去女儿遗留下的外孙,即使对方答应了,却至死都不能安心。

想到此处,顾青云喉头一紧。他赶紧低下头,不想叫众人察觉异样。

“确是青云之错,还请先生莫怪。”

他这般坦然认错,倒令陈子邺老脸一红。本是为了化解方才的窘迫,他才随口转了话题,谁知小徒弟这般实诚,倒衬得他如同个无理取闹的老小孩一般。

“夫人,咱们不进去么?”

谢菀端着果盘在堂外静候许久,身后仆妇托着茶水,见她迟迟未动,有些疑惑,不由上前轻声问询。

谢菀摇了摇头,心中怅然。自从顾家出事后,何曾见到青云这般开怀?自家老头子虽不曾明说,可自己还能看不出他那份隐忧?

她也曾笑对方杞人忧天,笑他看轻了青云的才华与心性。可内心深处,又何尝不存着一份担心?纵然身处内宅,可她随夫君历经官场沉浮,见过太多才华横溢的少年天才,历经变故后跌落尘埃难以为继,纵使重登峰顶,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作茧自缚。

他们是真的害怕啊,怕青云误入歧途而不自知,怕他被仇恨蒙蔽了所有心神,眼里再无其他。殊不知,人生漫漫,报仇和科举只占据了十之二三。

眼下看来,许是因为清和的存在,才使得他重新振作,走出囹圄。如此想来,一次落水,却牵来一桩美满姻缘,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罢?

这样就好,他们也能放心了。

谢菀带着仆妇转身,待离得远了,她才温声道:“去,将我去岁存下的梅花瓣取来。”

仆妇闻言一阵迟疑:“可是存在夫人房中琉璃罐子里的干花瓣?前些日子小姐才说要留着给她敷脸的,这……”

谢菀听了这话面露无奈:“这泼猴,尽鼓捣些稀奇古怪的,什么都敢往脸上抹。你只管去,届时我和她说。”

仆妇立时不再多言,躬身应是。

厅中,陈子邺得知林清和师从父亲,自幼研习四书五经,不由大感惊奇,遂起了考校的心思。两人一问一答,不亦乐乎。

星星不得已换了个怀抱,他鼓起脸,小嘴翘得老高。虽然顾叔叔的怀抱也很舒服,可、可还是比不上爸爸啦。

都怪这个喜欢问问题的坏爷爷!

他窝在顾青云怀中,眼巴巴地瞅着那边交谈甚欢的两人,一大一小眼里皆写满了哀怨。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谢菀端了糕点走来,还未进门,倒先听见了老头子畅快的笑声。

陈子邺见她进来,连忙起身去迎接,顺口答道:“在问清和的课业呢,这孩子懂得可真不少。”

顾青云抱着孩子起身,林清和也赶紧站直,两人一同俯身作揖:“劳烦师母。”

星星趴在大人怀里,半是懵懂,半是知礼地握拳,也跟着奶声奶气道:“劳、烦!”

谢菀顿时笑得乐不可支,哎哟这小人精,学起动作来有模有样的,真有趣!笑过后,她掀开食盒盖子,取出两盘子热腾腾的糕点,放在几人面前。

“谢什么?就只许你先生同你们亲近,我便不能了?不必如此见外,你们来了,我们都只有欢喜的份。这是我刚做好的梅花糕,去岁存下的花瓣,清和快尝尝,看好不好吃。”

见她放下盘子,已为众人换过茶水的仆妇即刻上前,接过食盒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谢菀于陈子邺身旁落座,温柔地看向林清和,眼带鼓励,似乎很是期待他的反馈。

盛情难却,林清和大方道谢后,拾起一块糕点,送入嘴中。

约莫是研磨得极细的白面粉,放入调制的蜜汁,再加以赤豆、果仁,以及细碎的梅花花瓣,揉捏均匀,放至嵌有梅花形状的模子中成型,最后送到灶上蒸熟。

如此,才造就了这般香甜软糯的梅花糕。

林清和品尝着满嘴甜蜜,眉眼舒展。正要给儿子夹一个,往旁边一瞧,好么,人家已经吃上了,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两颊沾满了果仁碎屑。

顾青云细心地照顾幼童进食,偶尔看向糕点时,神情微顿,目露怀念与怔松。凝神间,面前落下一块糕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