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1/2)
第76章
四月二十一日凌晨,等候许久的考生们,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依次进入奉天殿,而后分列于丹墀的东、西两侧,静候陛下升殿。
皇帝一身明黄常服,御殿鸣鞭后,赐下策题。考生行跪拜之礼后,礼部官分发试题,众学子再度跪受叩首,而后坐下答题。
正值严寒,殿中冷风呼呼作响,参与殿试的考生衣着单薄,不由瑟瑟发抖。皇帝见了,轻声吩咐两句,立即有太监悄无声息退下。
不一会儿,四下角落里便多了诸多火炉,炭火燃得正旺,给殿中添了几丝温暖,监视官及考生由是感激。
顾青云手指屈伸几下,戴上夫郎特地准备的露指手套,全神贯注地看向策题。陛下的试题并不复杂,问的乃是赈灾之措。
赈灾?顾青云心中一动,联想到近日因旱灾涌入京都的各地难民,陛下应是正为此事发愁。朝廷赈灾自有章程,可如何安置妥当这些难民,以及恢复当地民生,却叫陛下很是头疼。
一个处理不好,地方是要出大事的。
想到此处,顾青云缓缓下笔。他先是列举了多种赈灾之法,而后笔锋一转,谈及防疫不如安民。想要令百姓安居乐业,再不受天灾困扰,还应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当地民生经济。
托上辈子的福,他辗转过多地,对这些地方的风土民俗略有了解,再加上夫子平日授课不仅好引经据典,还喜欢结合各弟子历经的民生实事,来为小徒弟解惑,是以顾青云挥墨毫无凝滞,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
殿内气氛肃穆,考官及应试举子皆敛声屏气,不敢发出丝毫杂音。皇帝年近五旬,面相瞧着十分温和,他端坐上首,目光随意地在场中梭巡。
天子目光裹挟着不怒自威的气势,被他扫视到的举子,无不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片刻后,顾青云敏锐察觉到,身侧多了一道气息。他右手只顿了一瞬,很快重新投入到策文中。
天子在上方见他气定神闲,似是胸中早有丘壑,遂走至对方身后,想瞧瞧这个学子究竟写得如何。直至瞥见几句具体内容,天子不由满意颔首,不错,确是个可造之材。
皇帝停歇半晌,又去了另一考生那里。他兀自走动,却忽略了这个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紧张,当下便有两人双臂发颤,慌得打翻了墨汁,桌上顿时一片狼藉。
侍卫悄然上前,一把捂住两人的嘴,不叫他们喧哗,惊扰其他考生。而后,这两人便因殿前失仪的罪名,被拖出去了。
日暮将至,陆陆续续有考生交卷。顾青云落下最后一笔,站起身来,跟在众人身后,行至东南门纳卷,而后由此门出宫。
宫规森严,众考生一路大气不敢出,直至完全踏出宫门,才仿佛活了过来。
顾青云找到章之霖,同众人引论几句,瞥见夫郎身影,便向他们告别。林清和只身前来,陷于一众奢华富贵的马车间,颇有几分突兀。
“青云!”
他冲两人招了招手,又指了指身后离得较远的青布马车,神情很是无奈。一时来晚,马车就挤不进来了。
几人上了车,林清和取出茶水点心,看清二人面上疲惫与困乏,他有些咋舌。古代科举考试,比起现代高考,难得不是一星半点。没点真本事,还真无法熬下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林清和掀起帘布,欣赏起京城的热闹与繁华,“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头,也要往这京都走一趟。天子脚下之富庶,别处当真比不得。”
顾青云顺势望过去,夕阳透过车窗,洒在夫郎瓷白的面孔,透出一股岁月静好的温柔。
“先前忙着温书,也没能陪你逛一逛。眼下,终于有机会了。”
京城街道车水马龙,又赶上考生返程,道路拥挤,马车不由放慢了速度。路过外城门时,道路竟被堵得寸步难行。
林清和兴致勃勃地看向城门口,那里排了几列队伍,队伍前方,似乎有人正在施粥。他头也没回,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哪需要你作陪?在你们备考这段时日,我早和枝枝青桃他们逛过了。”
章之霖正在喝茶,闻言差点被呛到。他暗暗瞟了眼好友脸上的郁闷,借由杯盏遮掩一闪而逝的偷笑。
顾青云确实有些失落。自进京后,两人身边添了许多闲人,加上他为科举应试做准备,算算日子,竟是许久没有同夫郎好好温存了。
顾青云摸了摸下巴,面上若有所思。难不成,清和已经看腻了这张脸,得手后就不珍惜了?
碍于外人在场,他忍着揽人入怀的冲动,稍微坐近了些,顺着对方的视线看去:“既如此,就有劳夫郎带我一览京都风光。”
他要求得理直气壮,章之霖竟无语凝噎,不由怀疑自己并非在车内,而是在车底罢?
林清和只觉背后一重,鼻尖多了几缕松烟墨的香气,淡雅怡人。对方那句话,几乎是擦着他的左耳说的,其间吐露出的滚热气息,熏得他耳后灼热万分。
林清和不用回头,也能知晓耳后那块肌肤,定然是晕红一片。
他不经意地捂了捂耳朵,若无其事回头,虎着脸佯装不耐:“知道了,知道了。”车里还有旁人呢,别撒娇!
顾青云得意勾唇,索性打蛇随棍上,与夫郎又挨近了些。从旁人角度看去,像是将林清和拥入怀中:“既然他们都看过了,那就你我二人单独逛?”至于那些碍眼的电灯泡,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罢!
林清和对他的笑向来没有抵抗力,在美色的蛊惑下,晕晕乎乎地同意了。
章之霖轻咳两声,打破了那边的暧昧气氛。他面色尴尬,如坐针毡,若再不出声,恐怕绥之真能视他于无物,同夫郎打情骂俏了。
马车迟迟不动,他也掀起另一边布幔,瞧见了城门口的动静。
城门前搭了几个摊子,每处摊子前架了一口大锅,锅中冒着热气,是能驱寒饱腹的白粥。那些衣衫褴褛的难民,正举着破碗,排队等待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碗粥。
队伍两边,设有两方医案,案上放着些许驱寒药材,以及纸笔若干。
“那位老人是谁?”
章之霖远远瞧着,医案前似乎坐着一位老者。那老者背对他们,面容未知,只是满头银丝太过惹眼,在落日余晖中,仿佛踱了层柔软的金沙。
林清和握住身后作怪的手,了然一笑:“你们久未出门,自然不知晓,那位便是赫赫有名的国师大人---”
“殷思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