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2/2)
在祁晚眼中,他这样的行径,等同于无能的逃避和退让。姜衍想。
但他并没有什么选择。
到目前为止,沈承簪的结婚对象从姜知远临时更换成了姜衍的消息,还被姜家死死捂住。
姜衍并不知道要瞒到什么时候。
对于沈家来说,这则消息透露出去之后,可能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毕竟在京洲市,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沈氏集团的实力可谓一骑绝尘。沈家和姜家的联姻对于沈家,最多算上一句锦上添花。
但对于姜家,更具体来说,对于姜衍的生身父亲姜贺来说,这是一棵救命稻草。
之前盛传沈承簪对于姜知远一见钟情的谣言,这其中定然少不了姜贺的手笔——为的就是将沈家和姜知远、和他姜贺,绑得更结实一些。
现如今婚礼刚毕,联姻对象儿戏般更换了人选——虽然说姜衍也姓一个姜字,但之前那些些沈家大少和姜知远之间的绯色传闻,便不攻自破了。
说到底,跟谁结婚、甚至于这婚结不结,不过是他沈承簪一句话的事情,并无什么情意可言——那么,这次联姻的分量,也就轻如毫毛了。
因此,在沈家并没有要刻意隐瞒的同时,姜贺和姜知远父子,对这件事闭口不谈,能瞒一天是一天。
所以姜衍不能说。
他没有选择的权利。
姜衍从教学楼一路走回了宿舍,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回到宿舍的时候,堵在心口的气才消下去一些。
他胡乱找了点东西吃,囫囵吞了几口面包,混着冰凉凉的白开水咽下去,然后爬上了宿舍的床,倒头睡午觉。
因为下午没有课,姜衍的午觉睡得很长,一直睡到了下午两点多。
过于冗长的午觉之后反倒越发觉得困倦,姜衍靠着宿舍床铺的栏杆,长时间地盯着隐隐约约透光的床帘发呆。
放在枕头旁边的手机屏幕亮起。
姜衍木木地拿起手机,滑下接听键。
“哪位?”
“姜少爷,是我,闫怀。”
“啊......”姜衍清醒了大半,边听电话边在床上翻找刚刚脱下来的衣服裤子,“您好,有事吗?”
闫怀说:“给您发消息您一直没回,所以只能打电话问问。您下午有课吗?没课的话我来接您回家。”
姜衍在听到回家那两个字的时候仍然有些微的愣神,正在扒拉衣服的手顿了顿,才说:“我下午学校有事的。”
“那下午几点结束?我来接您回家吃晚饭。”
“晚上......”
姜衍想说晚饭他也可以在学校食堂解决的,但又想到闫怀决计不会自作主张地反复来询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闫怀的意思应该就是沈承簪的意思。这样一想,姜衍又不好拒绝,只能应下:“下午大概五点半结束。”
“行的,那我五点半在学校大门口接您,还在南边那个门。”
姜衍说:“行的。”
他放下手机,坐在床上怔了半晌,一时也摸不清沈承簪是什么意思。
从昨天的表现来看沈承簪很明显对他没有半点意思,在此之前沈承簪也和他没有半分交集。甚至到现在为止,他连沈承簪的联系方式都没有,他和沈承簪的联系还只能通过闫怀。
但沈承簪却三番两次催他回沈家,甚至亲自到学校来接他,这又是什么意思?
姜衍不太明白,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弄明白。他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收拾起课本和平板出了门。
下午虽然没课,但是有一门必修课的小组pre需要准备,包括姜衍在内的几位小组成员约在了下午两点半。
姜衍到研讨间的时候,已经有两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到了。
其中一个女孩子叫秦轻雨,短头发,穿着打扮都很成熟干练,不像个大三的学生,倒像是职场人;另一个女生恰好跟她相反,齐腰长发,薄薄一层刘海遮住小半眉眼,皮肤很白,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安谧平和的气质。
四人又等了一会儿,组里的第四位男生也到了。
五人小组先对pre的基本内容做了整理,简单地分为五大板块,之后再一人认领一个部分。
先开始的讨论进行的很顺利,但到分工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小分歧。
因为这个五人小组除了要做划分出的五大部分内容之外,还需要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最终的整理和上传。这个任务工作量不大,却很讨巧,能争得在老师那儿露脸的机会,最后的得分自然也会高一些。
因此组里的秦轻雨和迟到的那位男生都想争取组长的头衔。
秦轻雨先发制人道:“陈阳同学,你刚刚小组会议也迟到了,平时大概也比较忙,让你当组长的话,我们都不放心,还是让我来吧!”
陈阳反驳道:“抱歉,我今天迟到是因为中午有课。我是双学位的学生,兼修经济和法学,确实课比较多,但是我们这次pre的主题是RMB国际化,我负责的内容中还涉及到不少经济和法律条款结合的部分,我觉得很有挑战性,也算我们小组的一个创新点。所以我来做这次pre的组长,还是比较合适的。”
两人僵持不下,最终三人投票,因为陈阳的专业成绩确实很优秀,组里的三个人都把票投给了陈阳。
结束小组会议之后,姜衍看了看时间,才四点三十多,距离他和闫怀约定的时间还有足足一个小时。
姜衍想了想,左右也没什么事,索性调转了脚步,没回宿舍,转头走向另一个方向。
B大的南门是正门,学校的重要来宾或者宣传片拍摄都放在南门。但学生们走得更多的是西南门。B大的西南门外直通居民楼,沿着B大的围墙,是一整条散开的小吃街。
乐意出来晃悠一圈的学生就去店里吃,下了课只想早早回寝室的学生们,就提早在各个店家的微信群里下单,店主们打包好了挂在围墙上,学生一下课,提溜了就走。
于是乎,B大沿着西南门的一整面围墙,从大清早六点开始,一直到夜里十一点,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外卖包装袋。
今天风大,北方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一种粗粝的质感,夹杂着肉眼不可见的沙尘,风都是蜡黄的。
姜衍穿着一件米黄色的格子大衣,下身仍旧是一件款式简单的牛仔裤,脖子里围了一块白色的羊绒围巾,将下半张脸裹得严严实实,但瑟瑟秋风,仍然不死心地从领口的一丝缝隙里灌进去。
他缩了缩脖子,顺着人流往前逛,不多会儿,手里已经多了一杯热可可、一小袋糖炒栗子以及一兜黄澄澄的橘子。
这个时间,正好是学生下课吃饭的点儿,整条小吃街熙熙攘攘,在逐渐隐没下去的最后一点天光中,五光十色的招牌鳞次栉比,争奇斗艳。学生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在冷风中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拌或者砂锅粉丝,直吃得浑身都热起来。
姜衍也想吃,但今天不行。他还得去沈家,听闫怀的意思,今天似乎是要和沈承簪一块儿吃晚饭的。
他只好跟着人群往前走,漫无目的地晃悠,捎带手地又买了一袋红艳艳的草莓。
转角处“B大老杨烧烤”几个大字在夜色中很不起眼,招牌斜斜地挂着,一边儿高一边儿低,“烧烤”的“烤”字,火字旁已经不亮了。
但却人满为患,拿着号码牌等座位的学生一直排到了隔壁店门口。听上一届研究生学长说,这家烧烤店已经开了十来年了,喂饱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算是B大的特色之一。
姜衍远远看着烧烤架上徐徐燃起的烟头,不起眼地吞下口水,缩了缩脖子,准备回学校。
在转身的一瞬间,姜衍的视线不经意间扫过大排长龙的队伍里,有一个格外出挑的背影。
很高,黑色大衣。
姜衍已经转过身,他手上还拎着大包小包的零食,顺着惯性,往前走了两步,脑海中却再次闪过那个背影。
太高了。
而且在成群结队、勾肩搭背出行的学生群体中,这位男子的身形,未免显得有些落寞。
姜衍的脚步顿在原地,好奇心驱使下,他回过头,再次将视线投向人群中的那个背影。
这一次,他看到一张熟悉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