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替身病美人翻身成攻 > 第133章 元宵灯会

第133章 元宵灯会(1/2)

目录

第133章元宵灯会

胡林秀收到孙亮的传信后,便立即去见了孙耀辉,也不说什么事,拉上人就走,孙耀辉还是在马车上弄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们一路马不停蹄,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见孙伟轩安然无事,这才松了口气。

“轩儿,到底发生了何事?你外祖父呢?”

“父亲,母亲,外祖父正等你们呢,咱们还是进去再说吧。”

“是啊,姑姑、姑父,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胡鹏宇跟着帮腔。

“夫人,有什么事,还是等见了岳丈大人再说吧。”

胡林秀点头,众人一起往清晖园走。

伊华然本打算就此离开,却被胡玉文拦了下来,想着这桩案子到底是因他而起,便暂时留了下来,等将所有事交代清楚,再回万平。

孙耀辉和胡林秀相继进了正房,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上首的孙玉文,以及旁边坐着的胡永志。两人上前,行礼道:“女儿(女婿)见过父亲(岳丈大人)。”

胡玉文的脸色缓和了许多,道:“来了就好,坐。”

孙耀辉与胡林秀又和胡永志打了招呼,这才相继坐了下来。

胡林秀率先开了口,关切道:“父亲,您的脸色不大好,可是病了?”

胡玉文一想到胡勇的背叛,就感觉怒气上涌,道:“识人不清,枉我沉浮朝堂十数载,竟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您为何这么说?”

“唉!”胡玉文心中气闷,只觉颜面扫地。

胡林秀见状看向胡永志,问道:“二弟,这到底怎么回事?”

胡永志看了一眼胡玉文,见他没有阻拦的打算,便将之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竟发生了这种事?”胡林秀震惊地看向胡玉文。

胡玉文有四个儿子,长子胡志勤、二子胡永志、长女胡林秀是正室纪敏所生,三子胡光耀是妾室刘怡所生,四子胡青屏是妾室高兰所生。纪敏与刘怡已死,现在只剩下高兰还在。只是这高兰每日吃斋念佛,不问世事,极少露面。

“孽障!真是孽障!”胡玉文被气得涨红了脸。

胡林秀出声劝道:“父亲,您身子不好,可千万别动气。”

胡玉文看向孙耀辉,道:“李家灭门案是胡勇所为,胡光耀和刘明辉是从犯,他们现在就关在柴房,你派人把他们押回衙门吧,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孙耀辉起身,表明态度,“没想到竟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岳丈大人放心,我一定秉公执法。”

“这次多亏了无名,若非有他,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活都两说。”孙玉文转头看向伊华然。

伊华然见孙玉文点了名,不能再当背景板,上前一步,行礼道:“无名见过知县大人,见过夫人。”

“无名?”孙耀辉打量着他,“这不是孙亮吗?”

之前伊华然虽然去过衙门,却并未见过孙耀辉,两人这还是第一次见。

胡林秀打量着伊华然,道:“这就是易容术?”

伊华然笑了笑,道:“大人见谅,为了瞒过胡勇,我只能易容成孙亮的模样。”

“原来如此。”孙耀辉起身说道:“上次余衍林勾结清风寨劫掠军饷一事,也是多亏了你帮忙,我们一家才能安然无事。只是你走得匆忙,我未能有所表示,如今你且受我一礼。”

说着,孙耀辉便弯腰行礼,伊华然急忙上前搀扶,道:“孙大人言重了。我与孙兄是好友,帮他是应该的。”

孙耀辉转头看向孙伟轩,见他一脸骄傲,不禁有些好笑,道:“这孩子能有你这么个朋友,也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

伊华然又与孙耀辉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正题,“当初我问过李维生一家,他们说幕后主使除了胡光耀以外,还有师爷孙志恒。”

“师爷?”孙耀辉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笃定地说道:“这不可能!孙师爷除了每月的月俸,从不多拿一文钱,多少人拿着钱求他办事,都被他轰了出来,要说他谋财害命,我坚决不信。”

“莫说大人不信,我亦不信。”孙林秀也跟着附和,“无名,你是不知他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吃的是清粥小菜,整日不见荤腥,一家人个个面黄肌瘦。穿的是粗布麻衣,每件衣服都打了补丁,冬日连炭火都点不起。但凡有个人生病,都得借钱看病吃药。可即便过得这般清苦,孙师爷也未曾收人钱财,替人办事,更遑论谋财害命。”

“我并非不信大人与夫人的话,只是李家平日里仗的就是孙师爷的势,他们又说是孙师爷在幕后主使,总要查一查。”

孙耀辉认同地点点头,道:“你说得也没错,既然有嫌疑,那便秉公查办,相信清者自清。”

就在这时,门外有管事进门,回禀道:“老爷,镇上耆老过来请老爷主持元宵灯会。”

胡林秀出声劝道:“父亲,您脸色不好,还是推据了吧。”

胡玉文思量了思量,道:“那便由永志与耀辉一起去吧。”

胡永志与孙耀辉对视一眼,倒没什么异议,起身说道:“儿子(女婿)遵命。”

孙伟轩看向伊华然,提议道:“无名,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胡玉文看向一众小辈,脸上多了丝笑意,道:“去吧去吧,你们这些小辈难得聚在一处,出去玩吧。”

伊华然见黄莺一脸期待,应声道:“成,那就去凑凑热闹。”

伊华然和黄莺各自换了衣服,拎着府中下人扎的灯笼,便和孙伟轩他们出了胡府。黄莺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古代的元宵节,被眼前热闹的场景所震撼,整个镇子灯火通明,形形色色的灯笼随处可见,赏灯的人更是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头。

“哥,该不会整个镇子的人都出来了吧。”

“差不多吧。”伊华然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却还是会被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所感染,在现代是体会不到的。

黄莺一路走一路瞧,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咦,这灯笼好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走马灯吧。”

“哇,这仕女灯做得太精致了!”

……

黄莺虽然一副男子装扮,流露出的却是小女儿的娇态,看得孙伟轩和胡鹏宇心里起了疑。

孙伟轩小声问道:“尹兄,他是否也易容了?”

“孙兄看出来了?”伊华然挑了挑眉,道:“她是我妹。”

“居然真的是女子?”孙伟轩看向黄莺的眼神发生了变化,“她与尹兄是亲生兄妹?”

“不是亲兄妹,胜似亲兄妹。”

“哥,我要买这个。”黄莺指着摊位上一只狐貍灯说道。

看着那盏火红色的狐貍灯,伊华然的神情微怔,去年庙会上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他正犹豫要买狐貍灯还是兔子灯时,齐方岑出现了,抢走了他要买的灯。

“哥,想什么呢?”

黄莺的声音唤回了伊华然的思绪,将荷包解下递了过去,道:“这些荷包你拿着,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黄莺没有接,笑眯眯地说道:“我喜欢让哥给我付账。”

伊华然无奈地笑笑,从荷包中掏出银子付了账,拎起那只狐貍灯递过去,“喏,它是你的了。”

黄莺伸手接了过来,笑得眉眼弯弯,“谢谢哥。”

黄莺脚步轻快地往前走,一路走一路买,光是灯笼就买了七八个,还有各种小吃,各类小玩意,这一趟下来,所有人手上都满满当当。

“行了,收手吧,真拿不了了。”伊华然拦住又想购物的黄莺,苦笑着说道。

黄莺扫了几人一眼,见他们身上挂满了东西,悻悻地收回迈出去的脚,道:“下次再出门逛街,还是得多带些人,最好有马车跟着。”

见黄莺有些意犹未尽,孙伟轩出声说道:“再往前走,就是灯谜一条街,猜中灯谜五个以上,就可兑换奖品。”

“都有什么奖品?”黄莺闻言来了兴致。

胡鹏宇接话道:“猜中越多奖品越丰厚,大奖是五百两银子,和一盏等人高的走马灯。”

“等人高的走马灯?”黄莺的眼睛亮了亮,“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别让人抢了先。”

伊华然刚想跟上,就听身后有人说道:“阿琛,你瞧这个灯真好看!”

伊华然顿住脚步,猛地转身往后看去,只见一男一女站在不远处的摊位前,女子拿着灯,男子站在她身后,将她与人流隔绝开,温柔的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深情。

“阿琛,我们把它买下吧。”女子甜蜜地笑着。

“好。”男子付了银子,揽着她继续往前走。

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齐方岑的脸,伊华然垂下视线,苦涩在心中蔓延,思念就好似空气般笼罩着他,如影随形,挣不脱,逃不掉。苦笑在嘴角绽开,伊华然沉沉地叹了口气,或许真如黄莺所说,自己就是个恋爱脑吧。不过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只要时间够久,他总能把他忘了,过回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

“哥,你发什么呆呢,快过来猜灯谜。”远处的黄莺朝他挥手喊道。

伊华然深吸一口气,擡脚走了过去。

他们这四人个顶个的聪明,很快便积攒了许多灯谜,到兑换处一瞧,与第一名竟还差了十个灯谜。只是他们来得晚,灯谜多数已经被猜了出来,能作数的寥寥无几,即便他们挨个找了一遍,与第一名还差上两题。

“第一名是谁?”黄莺看着台上的走马灯,不死心地问道。

负责登记的人扫了一眼四周,指着不远处赏灯的青年,道:“是那位公子。”

昏黄的灯光映照在青年的脸上,让他本就俊秀的脸庞,打上了一层滤镜,又好看了几分,吸引来不少怀春少女的目光。

不过这些少女中显然不包括黄莺,她三两步走上前,看着面前凹造型的青年,道:“这位公子,那盏走马灯能否让给我,我可以出钱给你买。”

青年转头看向黄莺,腰背依旧挺得笔直,显得有些刻意,道:“公子说的可是作为第一名奖励的那盏走马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