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夫妻31(2/2)
孟婵整个人晕晕乎乎的,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嘴里“唔唔”的,手上不停地拍着赵景煊,赵景煊不明所以,刚一放手,孟婵就把他推开了,转身拿起笔又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赵景煊:“………………”
他单手扶额无奈地深深叹了口气,却又倏然笑了出来。
这丫头……
未明解馋坊——
孟婵拉着赵景煊,让他猜猜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赵景煊沉吟半晌,说道:“煊是日,婵是月,日月为明。”
孟婵一脸惊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证明他猜对了。
“那你再猜猜‘未’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自未来。”
孟t婵伸出一根手指,说道“这是其一,还有一点。”
她眸中仿佛含着星光,“接下来,是我们的未来。”
跨越时光长河,他们相遇在此,纵然相处时间不算长,却认定,除了对方,再没有别人。
孟婵嘴角上扬,笑意甜到了赵景煊的心里,将之充胀的满满的。
赵景煊手一揽,把人抱进怀里,视线紧紧锁着她,“这一次,应该不会推开我了吧。”
孟婵眨了眨眼,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两颊腾的一下就变成了胭脂色。
要亲命了!
她刚刚都干了些啥!
·
未明解馋坊主打特色小吃,原本在小吃车上卖过的东西全部上架,因为有了店面,孟婵也将鱼丸汤上架了,毕竟干货吃多之后,汤品更受欢迎。
不过店内鱼丸汤的鱼丸和卖炸串用的鱼丸不同,鱼丸汤是厦门一带的手艺,鱼丸内含肉馅,个头很大,一碗汤六个鱼丸,莹莹白白十分喜人。
小小的后厨划分十分明确,有早餐区、炸串区、烤串区、汤品区。孟娟已经正式出师,店内的东西她大部分都能做,不过两个人明显有些忙不过来,孟婵又经人介绍招了两个店员。
一个婶子在后厨帮忙备菜,另一个嘴皮子利索的年轻姑娘在前面负责点单上菜。
孟婵开业时,附近商业街的用户已经入驻的差不多了,县城不少人来这边逛,人流量比之前要大不少。
选了个良辰吉日,孟婵的小吃店开业了。
店内的装修干净透亮,头顶的吊扇唔唔地转着,给清晨的店内增加了几分凉爽。
为了吸引客人,孟婵把包子笼屉搬到了店门口,笼屉打开,包子的香味顿时顺着清晨的细风飘的老远,引得路过的人顿足张望,最后实在忍受不住五脏庙的轰鸣,走进了店里,看着墙上挂的巨大的菜单开始点餐。
除了大包子,孟婵这一次还上新了小笼包,有香菇肉和猪肉大葱的,相比之下,小笼包卖的要比大包子好一些。
这周围也有孟婵的老顾客,以前大老远地跑到家属院那边买东西,如今孟婵搬到这边来,最喜的就是他们了,一大早就来捧场,加上家属院那边也有人过来吃饭,店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没多久就坐满了人。
店门前距离大路还有段距离,这个时候城管还没有那么严,孟婵本就打算在门口树荫下摆几张桌子,见人一多就去储藏室把折叠桌椅搬了出来,临时加了几桌。
等人渐渐少了,孟婵便让店员去休息,等九点半回来备货,为店内中午营业做准备。
炸串并不顶饿,大人要的少,最受欢迎的是杂粮煎饼、鸡蛋灌饼,还有水煎包。
中午店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是张建林带着几个下属来这吃饭,也是来给孟婵的新店撑腰。
赵景煊忙了大半个月,帮他把县城周边清了一遍,现如今,他们县里的治安情况好的不得了。
这也让张建林打定主意要与赵景煊交好,今天中午就带人来撑场子了。
几个大男人分了一锅水煎包,又一人点了一份鱼丸汤,配上店内免费的小凉菜,吃的津津有味。
张建林喝了口鱼丸汤,鲜美的味道在舌尖经久不散,他家庭条件不错,去过不少有名的餐馆,但这家小吃店与之比起来毫不逊色,别有一番风味。他对着一旁的赵景煊挑了个大拇指:“兄弟,你家这位手艺真不错!”
听到这话,赵景煊的面容柔和了不少,看的张建林啧啧称奇。
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他多多少少对赵景煊有几分了解,这人平日里一直板着个脸,只有在面对他媳妇的时候才有别的模样。
张建林莫名觉得有点撑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