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夫妻37(1/2)
搭伙夫妻37
老二家没拿到钱,骂骂咧咧地走了,齐秀芬坐在那里又哭又骂,孟婵完全不搭理。
拿着算盘把亲戚上的礼金分好,老大、老三、齐秀芬,他们家以及出嫁的大姑姐家一家一份,剩下的钱孟婵没往出拿,其他人也不敢再说什么。
等最后又把亲戚送的礼分了,老三家的就拉着赵景湖走了,孟婵他们还得留下收拾院子里的残局。
孟婵手里剩下的礼金有接近三千块钱,这钱她没拿,给了齐秀芬。
不过她也把话说明白了:“这钱你自己留着,是存起来还是盖房子都归你处置,但你要是又把钱给老二,我也把难听的话说在前头,我们以后再也不给你一分钱,我说到做到。”
这几年交锋,齐秀芬从来没在孟婵手里讨到好过,知道她说的话绝对做得到,哪怕她还偏向她二儿子大孙子,也不敢真触孟婵的眉头。
所以,这钱她最后用来盖了房子。
修的房子说不上气派与否,至少是从泥瓦房变成了砖瓦房,还有了院墙,在村子里属于正常水平。
至于老二家则是和其他的兄弟都决裂了,哪怕几年后送走了齐秀芬,几家遇到还是谁也不理谁。直到老二赵景河六十岁时,突然查出了癌症,看在他这个二哥小时候照顾弟弟妹妹的份上,几家又开始了走动,面上和和气气,但大家都知道,裂痕终究没办法修复。
这都是后话了,如今老二家的明里暗里嫌弃他们其余几家都是绝户,以后谁也别想指望她儿子给这些人摔盆。
孟婵懒得搭理她,解决完这一系列事情,她和赵景煊去了省城,准备火锅店的开业。
省城和县城距离有两个多小时的客车车程,如果买了私家车,大概一个多小时便能到。县城的百货商场如今正在招租阶段,赵景煊除了时不时回去一趟盯一下装修进度,其余时间都陪着孟婵在省城准备新店。
开业当天,鞭炮、剪彩、开业大酬宾等活动成功吸引来了一批客人,加上张建林、宋志远这些朋友来捧场,生意看起来十分火爆。
连着搞了三天活动,烧烤火锅店成功在这里打开了市场,凭借美味的食物以及优质的服务获得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饭点时座无虚席,孟婵喜的牙不见眼。
等烧烤火锅店步入正轨,孟婵抽空回了趟县城。
“未明解馋坊”交给了孟娟接手,如今孟婵也算是实现了让孟娟成为店长的承诺。
如今在省城开店,孟婵事业的重心也从小吃转移到了饭点经营。不过,单独经营一家小吃店到底不是长久之法。
“姐。”
孟婵叫了声孟娟,说:“我如今是打算以‘未明’为品牌商标,建立一个品类矩阵,旗下不仅有各种餐馆,也有小吃店。不过小吃店单开连锁店的话,生意上的竞争肯定不小,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总店,做成加盟商,我想让你帮我管理这个总店。”
孟娟跟着孟婵干了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了,一些食材的配方和做法孟婵并没有避着她,所以孟娟是最适合的那个人。
孟娟有些犹豫,孟婵继续忽悠:“姐,我这段时间住在省城,发现那里开始在建可以买卖的楼房,你难道不想多挣点钱,在省城买个房子,带着星星脱离农村吗?”
这下算是戳到孟娟的心头上了,“行,我干。”
孟婵顿时就笑开了。
因为加盟商还需要建厂提供原材料,孟婵就没有把总店往省城搬,而是依旧开在县城,定在了百货商场预留的扩建位置处。
到小吃店正式步入正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孟婵要做的就是快速打响名气。
她先是在报纸、电视上砸钱给烧烤火锅店打广告,近一步打开市场,并且在其中着重提到了“未明”这个企业商标。
哪怕不是当地人,听到这家饭店的名字,都会觉得有些耳熟。
趁此时机,在手中资金积累足够后,孟婵全力推出未来火遍大街小巷的一款美食——麻辣烫。
相比于烧烤火锅这种有点贵的食物,麻辣烫一经推出就快速抢占了中低端市场。
孟婵直接在时代广场这边租了一个门面,房子并不大,小小一间,只够当个厨房。孟婵在前面摆上食材,顾客选完之后递给她,她直接就能开锅煮,店面外头摆了四张方桌供顾客休息,不过在夜市里,大多数顾客还是选择把东西打包。
麻辣烫的精髓在于汤料,孟婵用的是煮了七天的陈汤,加热之后,那香味着实诱人,加上她这种自选的新颖摆摊方式,夜幕一降临,便吸引了不少顾客。
爱好美食的国民对闻起来十分诱人的骨汤毫无抵抗力,拿着夹子盒子挑了些食物让孟婵给煮了,他们则在一旁拿着号码牌坐下等着。
没等多久,他们点的麻辣烫就做好了。
奶白的汤中浸着各色蔬菜和肉丸,上面又浇了一层看起来十分粘稠的芝麻酱,最顶端是撒上的花生碎,看起来格外诱人。
拿起勺子搅一搅,迫不及待舀一勺汤入口,那滋味,终于让叫嚣了半天的五脏庙安静了下来。
喜欢吃辣的浇上点店里特制的辣椒油,这一碗吃起来和火锅也不差什么了。
有了第一批顾客就有第二批,孟婵的麻辣烫小吃摊火了。
时代广场作为政府一个新项目,报社和电视台是会经常来采访的,这一次不用孟婵特意找人,仅仅只是这家小店门前排起长龙的景象,就足够吸引这些媒体工作者。
当众人得知麻辣烫小吃摊和烧烤火锅店的老板都是同一人之后,孟婵便知道时机到了。
打出了小吃店和麻辣烫的加盟广告,在经过前期有想法的人的观望之后,孟婵迎来了第一批加盟者。
省城湖多山多,到了冬天格外的冷,这种天气却隔不住食客对麻辣烫和火锅的热爱。如今一说约饭,食客们第一个想起来的便是“未明”旗下的美食。
随着孟婵的生意越做越大,县城的百货商场也即将迎来整体的开业。
如今商用防盗报警器还没有上市,目前商场的防盗主要靠无死角的监控、安保和店员,每台监控都有人盯着,安保是赵景煊亲自组建的一支队伍,里面大部分人是退伍兵,一旦发现有人闹事,保安就会出动,人赃并获后直接扭送公安机关,几次下来,基本上就没人敢在这里闹事了。
一楼营业了有半年时间,吸引的人流量趋于稳定,所以,在百货商场放出地下一楼和地上二三层招租的时候,没多久就招满了。
地下一楼是小吃一条街,上面的二楼是各种服装店铺,三楼则是美食城。
一楼最宽阔,除了超市外,最中心预留了一个大型舞台的位置,时不时就会上演主题活动,尤其得孩子喜爱。
一年前老县长退位,新调来的县长满腔鸿鹄之志,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百货商场被他包装成了一个当地t的旅游景点,配合当地十分出名的寺庙,两者为县城吸引了不少旅客。
自此,历经三年时间,孟婵和赵景煊各自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打下了一片江山。如今正是两人囤积资本的时期,他们并没有着急扩张生意,而是选择了厚积薄发。
在做到如今这个地步后,两个人开启了慢慢悠悠夫妻相处模式,每天看看店,把控大局,剩下的时间便是回归了普通夫妻的相处日常。
最近几天孟婵总是有些恍惚,赵景煊问她时,她话到嘴边又有些犹豫。
已经到九六年了啊……
两天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的孟婵拉着赵景煊转了好几趟车,到了一个小农村。
农村的路弯弯绕绕,孟婵却像是十分熟悉这里,沿着河堤走,最后停在了一处空旷的草地上。
她看着面前的河发起了呆,赵景煊没有打扰她。
没过多久,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甩着鞭子,赶着一群羊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孟婵看着他,眼泪突然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赵景煊蹲下身,拿出帕子给她擦,他什么也没问,伸手搂过她,无声地告诉她:
我在。
在那个汉子看过来时,孟婵低下了头,等他走过去了,孟婵才开口。
“刚刚那个人,是我爷爷,从我十二岁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孟婵的父母都是农村人,两个人是相亲认识的。那时候俩人长的男帅女靓,彼此看对了眼,很快就步入了婚姻。
不过生活又不是童话。
两个人没好多久,就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每天争吵不断,一开始好歹还顾忌小孟婵,后来却直接在她面前动起了刀子。
在孟婵刚上小学的时候,俩人离婚了,很快他们又各自再婚,孟婵成了个没人要的拖油瓶。
“……从那以后,我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里养着几头羊,日子其实还好,那时候他们不在我面前打架了,我还觉得挺好的,就是老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的。”后来她也学会了不在意。
可能老天见不得她过好日子吧,六年级的时候,爷爷出去放羊,不小心跌进河里,没了。
奶奶生了场大病,精气神也不行了。
“爷爷奶奶就盼着我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我憋着一股劲,考上了一所老牌名校,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没多久……奶奶也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