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飘香12(1/2)
田园飘香12
冬春之交的时节满是凉意,后山上却猛然传来一阵热烈的欢呼:
“出水了!出水了!”
几个解了外褂穿着薄衫的壮年男子手里拿着工具,看着深坑泥土中渗透出来的水,面上激动万分。
“真没想到,这山里真的有地下水。”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当初赵景煊请他们来时,他们还不信嘞。
为首的井匠问赵景煊:“接下来打算怎么弄?”得确定好了方案他才能继续下井桡。
赵景煊弯下腰鞠了一捧水,地下水冬暖夏凉,如今还带着些温度,他甩甩手,比划了一下周围挖出来的大坑,说道:“泉眼这里打个井,然后把周围的坑填浅一些,修成一个小水池,底下铺上石板。”
井口平日里就用大石板盖上,小蓄水池不足半人高,也不担心孩子上来会出事,这是他跟孟婵早就商量好的。
另外,他们还准备用石头修一个管道往山下引水,工程量并不轻松。
但有图纸有材料,人手也足,半个多月的时间,便都弄完了。
井上安了一个辘轳,挂着麻绳和木桶,一侧连着的蓄水池也用石板盖住了大半,里面是清澈的泉水。
而一旁的地上,一道中空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了山脚,那里,同样也修了一个蓄水池,供这后山脚周围几户人家的用水。
水成功通下去的时候,半山腰砍树的村民就说:“这可感情好,咱们村后尾这里打水一直不方便,这回啊,直接能喝上泉水嘞。”
旁边人笑道:“还不是人家景煊两口子厉害,看出半山腰那边的缓坡有水。”
可不是嘛。
这年头,打井可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光是选址就够费劲的了,要是选好地方打不出来水,那可真就白瞎了。
不远处的村长看他们光闲聊不干活,喊道:“都愣着干啥?赶紧干,明天还得挖坑栽树呢。干不完都别回家吃饭了。”
溪山村的村民平日里虽然有些小摩擦,但大家的关系却是很和睦的,也没人怕村长。
几个被说的人举起镐头砍树桩,一边笑道:“村长,我们回家都能吃上热乎饭,吃不上饭的可是您老哟!”
村长儿子在镇上找了份活计,带着媳妇一起在那干,这几天村长儿媳妇快临盆了,村长媳妇去镇上照顾,老家可就村长一个,回家就是冷锅冷灶。
“小兔崽子,还敢笑话我了!”
村长笑骂了一句,说道:“孟婵丫头做的饭可比我家老太婆做的好吃多了,老子如今的日子过的美极了。”
他话一落,周围的人静了一瞬,转而开始哄笑。
村长不明所以,刚想问他们笑啥呢,就听身后传来一道幽幽的声音:“哟!看来我回来的不是时候啊。”
村长的身子顿时就僵住了,犹豫地转身一看,不是他那老太婆还能是谁。
“老婆子,我这不是和几个小辈说笑呢嘛?”
孟婵看热闹不嫌事大,说道:“村长叔,今天带着婶子来我家尝尝我的手艺呗!”
村长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臭丫头,哪壶不开提哪壶。
·
如今水果对于农家来说还是个奢侈品,果树苗也并不好弄,只偶尔有几户人家院里栽棵柿子树或桃子树,像是建果园这种大工程,孟婵两口子在这溪山镇可是头一份。
商泉府城所在的位置算是南北交界处,气候不会像北方那样太干,也不会像南方那样闷热多雨,这里就和孟婵赵景煊上辈子生活过的地方类似了。这种地方是能种大部分果树的,区别只在于,没有其他特定地域栽种出来的口感更甜更好吃。
比如种不了新疆的葡萄,也长不出南方的荔枝。
不过孟婵也不沮丧,不还有很多果树能种吗?
杨梅桑葚在山野里就能活,桃子白梨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中就有记载,柿子石榴的种苗也并不少见,李子樱桃这里的气候同样可以生长,吃不到外来的苹果但中国古代早有沙果……
还有枣子、枇杷、柑橘……
像是桃子李子梨等的树苗比较好买,其他的的果苗要想集齐,少不得要去一趟江南一带。
从水路走,一来一回,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够了。
不过现在不急,一整座山头,也没必要一下子全部种满,就跟集邮一样,一点点考察,一点点栽种,要求的不是速度,而是合适。
等果园渐渐上手,步子慢下来了,孟婵看着家里的五个小孩发起了愁。
三个十岁,两个七岁,这都是要上学的年纪啊。
镇上有学馆,男娃娃好说,孟诺该怎么办呢?
别说她来教的话了,孟婵如今看见繁体字还有点头疼呢。
秦英俊一听要把他送学馆去,顿时抗议:“镇上的学馆,教书的就是个老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上。”
孟婵一巴掌呼到他的脑门上:“老童生怎么了?只要你学问不如他,他就可以教你。”
秦英俊揉了揉脑袋,依旧和她犟:“我在家时,教书先生是我爹请的秀才。”
孟婵瞥他一眼:“是啊,有个秀才做老师,可某人天天课上睡觉,下学疯玩,偶尔还逃个课,顺便捉弄捉弄先生,至今还没背完《三字经》。”
秦英俊白胖的脸被说的有些红,不过依旧梗着脖子道:“上学有什么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