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飘香16(1/2)
田园飘香16
【孟皓篇】
父母双双去世的那一年,孟皓七岁。
早已经记事的他,忘不掉父母在时,家中的温馨和睦,也更能看懂,人走茶凉之后,他们姐弟四人的艰难处境。
被人当面嬉笑自己没爹没娘,孟皓牙关紧咬,反驳说他有爹娘!
可那几个同龄人还在笑,于是他握紧拳头冲上去和这些人打了起来,他以一敌五,揍的这些人连爹妈都认不出来。
可当他顶着满脸血回家之后,面对大姐的焦急询问,他闷不吭声。直到那几个人的长辈找来了家里,一个个围着大姐,指责她不会管教弟妹,说他们没有教养。
大姐明明那么瘦弱,却坚定地挡在他的身前,她不信这些人说的话,而是让他说出打人的缘由。
“他们笑我……没爹没娘。”
他话说的艰难,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大姐猛然便红了眼眶。
她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沉着脸看向来家里讨说法的一群人,冷声道:“从我家离开!”
那些人还要再说什么,大姐拿起一旁的柴刀,指着他们:“滚!”
后来村长也来了,知道前因后果后,把这几家人撵走了。
看着这几个人的身影,孟皓捏紧了拳头。
总有一天,他会强大到站在大姐身前保护她,谁都不能再伤害他的家人。
起床的号角声响起,孟皓倏然间睁开眼睛,眼底一片清明。他坐起身,擡手揉了揉额角,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又做起小时候的梦。
此时天刚微亮,营地里渐渐变得嘈杂了起来,所有的士兵都开始往校场上集合。
孟皓洗漱后换上战甲,一路往训练场而去。
路上士兵看到他后,皆停步行礼,称他为“大将军”。
仗打了两年多,一路从小兵做到了大将军,他虽然年轻,但营地中没有人不服他。
论单兵作战能力,他甩军营中第二人好几条街。论排兵布阵,他带领的战役从无败绩。
孟皓,就是军营里的神话。
他的手下都说他是当世第一人,不过每每孟皓听到这话便是一笑而过。
他顶多算第二,第一他可不敢认。不过,要他说,赵景煊根本就不是人。
一想到当年他带自己进溪山深处进行的那三个月的集训,孟皓依旧后背发凉。
那三个月,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他被扔进过狼窝,被要求和熊瞎子搏斗,还被老虎追着满山跑……大型猛兽的窝里他愣是转了个遍。
溪山深处有一个陡峭断崖,那里土质极差,寸草不生,他被扔到崖底,吃的喝的却在崖顶放着。断崖笔直难爬,他爬了一天一夜才徒手爬上去,就这还被赵景煊嫌弃太慢,最后硬逼着他把时间缩短到两个时辰。正当他为自己的进步骄傲时,赵景煊一个时辰就走了一个来回。
类似的打击还有不少。
他手下不少士兵都问过他是怎么练的,孟皓见他们真心“求学”,特意抽选了一队士兵由他带进了深山,虽然比不上溪山险峻,但也够这五百人喝一壶了。
听着这满山狼嚎鬼叫,孟皓轻嘬一口手中的石榴酒,心中甚是满意。
【孟旭篇】
“说起孟旭孟丞相,这可是咱们晏国的传奇。”
“据说他少时便能过目不忘,t十岁便考中童生,他当年府试名列前茅,是极有可能考中秀才的,那可就是最小的秀才公了,不过孟旭当时不想树大招风,便没有继续参加院试。”
“府试之后,孟旭偶遇游山玩水的林老,被林老收做关门弟子。林老是谁啊?那可是两朝元老,教导过先皇与太子,当世公认的大儒,孟旭自此跟随林老求学,多年未再闻其事迹,直到——”
啪——
惊堂木一落,茶楼中听书的众人顿时一惊,正听到精彩处呢,许多人纷纷催说书人赶紧往下讲。
说书人一笑,接着道:“直到三年之后,咱们皇帝亮明身份,于西北起义,灭昏君,清朝政,林老再次出山辅佐咱们这位少年皇帝之时,孟旭才出现在世人眼中。”
“皇帝对孟旭颇为重用,后勤之事皆交由他来总管,彼时十三岁的孟旭虽然年纪不大,但手段颇为凌厉,一番恩威并施,将手下的人全部收服。咱们皇帝在前面打江山,他就在后方安排城池百姓,三年内未出一点差错。”
“直到晏国建立,这位本立了大功的臣子却突然自请去下方当一个小县县令,当时人人都觉得这位远离了政治中心的少年英才将来就止步于此了,可谁也没想到,这人每每沉寂两年便能干出一番大事。”
“他当县令时,首先响应号召,带着全县种植赵侯爷夫妇进献的红薯和土豆,两年后整个县成了晏国的主要产粮基地;他升太守后,积极修路,兴修水利,根据各地方不同特点,将府城经营成了堪比江南的富庶之地……后来他还当过钦差大臣,代皇帝巡查疆域,手持尚方宝剑,可斩奸臣,他巡查的两年里,抓出了诸多害群之马,还百姓一份公道,又推举出了许多能人忠臣……”
“直到最后,这位曾经远离朝堂的孟大人,于二十六岁之时,成为官居一品的宰相。相传秦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但是否为真无人可知,除此之外,孟丞相便是当之无愧的古今第一人。”
随着再一次惊堂木落下,说书人的故事也到达了尾声,茶楼上下谈论声不断,更有人高呼让说书人再往下讲。
茶楼二楼,被屏风隔开的一角,一小厮跷着脚看着底下的众人,忍不住想,若是这些人知道自己说的人就在这里,那场景得是个什么样?
孟旭的眼神有些恍惚,一眨眼,竟已过去了这么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