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璀璨6(1/2)
星光璀璨6
今日天气晴好,阳光打在屋顶的瓦片上,透过破损的缝隙撒在屋子里。
嘉宾们苦中作乐地想到,至少知道了哪里漏雨。
他们没有工具和材料,没办法去修屋子,节目组铁公鸡一毛不拔,也不给他们买材料。
霍晨的爆脾气上来了:“那你说,这屋子我们怎么修?”
他那大嗓门可是在革命剧中吼出来的,正喝水的刘鹏好险没被一口水给呛过去。
咳了半天,刘鹏终于顺好了气,不敢再卖关子,直接公布了节目组布置的任务。
“傩面具木雕?”
贺冬阳把这个拗口名词重复了一遍,问道:“这是什么?”
这孩子如今习惯遇到什么事情都下意识去看赵景煊,顶着他灼热的求知视线,赵景煊解释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传统手艺,据说是起源于上古战争时期。”
傩面具属于傩文化,造型粗犷朴拙却又庄重华丽,极具神秘色彩,多以杨柳木和香樟木进行雕刻,并绘以浓墨重彩。
苗族民间流传的鬼神众多,因此傩面具的形象千变万化,有句俗语说的十分贴切:“十二傩面十二神,个个面具有真身。”①
通过导演的科普,众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直播间的观众又活跃了起来,纷纷刷弹幕让导演带他们去看傩面具。
刘鹏也很快地满足了他们,只听他对嘉宾们下达了任务书:“这个村子里住着一位制作傩面具的传统手工艺人,张老先生做傩面具的手艺极好,本期节目张老先生会教授各位制作傩面具的方法,你们的任务就是在直播结束之前制作好一款傩面具。”
“老先生年纪大了,一些事情需要你们帮助一下,作为回报,你们修理房子的材料以及这两天的餐饭将由张老先生提供。”
明面上是这么说的,但节目组肯定不会占老人家的便宜。
讲清楚游戏规则之后,节目组带着嘉宾去拜访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的小院粗粗看起来与普通的农家并无什么差别,但走进去之后,从抱厦到屋子,挂满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木雕面具,打眼一看,这些面具看起来有些诡异,细品之下,却又带着几分韵味。
张老先生看起来得有六十多岁了,十分清瘦,面上一派和蔼。他带着嘉宾们参观自己的面具房,随着他的侃侃而谈,这些略显怪诞的面具下隐藏着的历史奇谭展现在众人面前。
张老先生一个人住在这里,平日里只有弟子会来,他需要嘉宾做的也不算多,两天的家务活让他们包了,制作傩面具的木材也需要让他们自己上山寻找。
上午的时间就在张老先生的指挥下将院子打理的焕然一新中结束,午饭是老先生的徒弟带过来的当地特色美食。
楚霖十分欠揍地凑到节目组面前吃东西,边吃边夸张地赞美夸赞,这些食物是张老先生友情赞助的,节目组吃不到,最后他被忍无可忍的导演和工作人员骂骂咧咧地撵走了。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楚霖真的太欠揍了】
【楚霖:终于让我找到机会报复,哦不,报答节目组了(狗头)】
【不过这些苗族农家美食看起来真的好好吃哦(斯哈斯哈)】
下午张老先生并没有急着让嘉宾干活,而是让他徒弟带他们拿了家中剩下的青瓦片,先去把房子修了。
老先生的徒弟三四十岁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健谈,他好意提醒:“房子最好能好好修一下,我们这边天气多变,夏季潮湿多雨,漏雨之后屋子里基本上就不能再住人了。”
不过,他也说了,“你们还挺幸运的,孟阿公的旧房子虽然老,但是很结实,只要把瓦片换了,可以放心住好久。”
上一次他们在民宿里住的时候也听老板娘说起过“孟阿公”,贺冬阳忍不住问:“这个‘孟阿公’是什么人啊?”
“孟阿公可是在我们整个自治州都响当当的人物。”
提起“孟阿公”,张老先生的徒弟语气瞬间变得无比骄傲和尊敬,村里的壮年和老人对“孟阿公”的事迹如数家珍。
“孟阿公不是我们苗族人,他是当年上山下乡运动时期被分我们村子的……”
那个时候,苗寨基本上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高中毕业的孟阿公来到这里,成了村中小学里的一名老师,后来娶了他们苗寨的姑娘。
等恢复高考,孟阿公考上了大学,读完书之后,孟阿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来这里,带领他们苗寨走出大山。
“……孟阿公最后成为了我们自治州的州长,他一生廉洁奉公,家中人都过的低调且简朴。后来孟阿公退休之后就回了我们村子,这几天阿公应该是有事,不在村子里,不然他应该会来见你们。”
说着说着他就笑了:“孟阿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新事物抱有很大的热情和求知欲。”
节目组搞的这些直播啦、任务啦,都能勾起他的好奇心,不然孟阿公也不会同意把老房子借给节目组。
霍晨对这位“孟阿公”十分好奇,很想找个机会和人见一见,他这一生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两袖清风的人物。
张老先生的徒弟“唔”了一声,说道:“你应该可以见到的,我听说孟阿公这几天就会回来了。我们村子离山特别近,每年雨季孟阿公都不放心,得亲自在村里坐镇才行。”
这段对话也被直播了出去,有的观众忍不住退出去搜了一下,没想到真的搜到了这位老人的事迹。
【老先生真的是个实干派,修桥修路建厂房,打通了山里的交通,让当地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