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2/2)
闻言巴悍也盯着天幕越来越小的裂缝摸了摸巴桑脑袋叹息道:“他们是拯救了我们达乌族的大恩人,达乌族无以为报,只能等过些日子把这些堵在谷里的水都清干净以后再想办法给他们都修上庙宇,这样恩人们后世也能享享香火。”
“可是父亲”
巴桑把头埋在巴悍怀里小声哭泣道:
“我还是不想让他们离开。”
巴悍低头望了望四周泛起丝丝波澜的水面不得不再次叹了口气: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幸遇见过,便已足够。”
弥生谷里的日子清闲也热闹,积水一点点流向谷外,谷里的人们渐渐适应了这种依靠小船生活的方式,被绑在暮夜金宫殿里的“逾”也被救了出来,意识还算清醒,就是貌似脑袋不太灵光说话也不太清楚,每天的日常就是跟在姜谈身后一口一个“阿姒”的叫。
季青临和任南禹这对难兄难弟休养好几天后也先后醒了过来,不过似乎也不能叫完全清醒,因为季青临时常醒了之后又再次陷入梦魇,反反复复的找不到什么规律,只有姜谈在的时候会稍微好些。
当然,最令姜谈感到惊讶的还是季青临醒来后慢慢地又再次能够说话了,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总跟“逾”一样吐字总是断断续续,但后来经过每日的反复练习后已经基本上恢复了正常。
而任南禹那家伙自从醒了之后几乎是立刻就恢复了他惯常的吊儿郎当样,整日像只猴似的上蹿下跳到处宣传姜谈的“神女事迹”,但只要南羡溪或是明闻屿旁敲侧击地问到沉睡时的梦境他就一通瞎扯迅速转换话题了。
当然,达乌族人除了最感谢姜谈这位救苦救难的“神女”外,其次就是每日帮着他们修补天穹的南羡溪。
一开始就设下的听铃阵不仅在姜谈战斗时帮了大忙,甚至在前些日子里的造船救人以及现在的“补天”上都起到了极大的用处。不过好像充当阵眼的铃铛多了几条蜿蜒的裂纹,见到如此情形的巴桑接连几日对南羡溪的眼神都充满了担忧,但作为铃铛主人的南羡溪却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这样悠闲且平凡的时光再过几天就到了天幕被完全修补好的日子,这天巴悍带着一众幸存的达乌民众将姜谈等人迎送上船,然而最后一个到了跟在姜谈身后的“逾”时却停了下来。
姜谈立在船头静静盯着站在水面的石子上犹豫不决的“逾”。
过了很久“逾”才望着姜谈的眼睛满怀歉疚道:“阿姒,对不起,我不能……不能跟你们走。”
“怎么了小鱼,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走?”
说这话的是站在船边的南羡溪,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她其实还挺喜欢这只虽然说不清楚话却经常帮他们一起“补天”的小鲸鱼,尽管刚开始人们还因为他帮过暮夜金对他产生了许多敌意,但后来大家也都明白那不是他的本意,甚至因为他这些日子为了重塑达乌族的家园经常灵力消耗过度也在大家心里积累了不少好感。
“逾”闻言不安地勾连着食指支吾道:“因为……因为我想留下来……留下来帮忙。”
南羡溪则将手撑在船边不解道:“可你这些天已经帮了很多忙啊,大家现在已经都很喜欢你了。”
“不……不是这样的。”
“逾”微微侧身面向达乌群众低头道:“我之前被坎……暮夜金迷惑做了错事,这几日做的都该……该是我的本分,但……但还不够,我希望……希望可以……留下来继……”
“不用说了逾”,他们都明白的。”
姜谈站在船头静静望着神色动容的达乌群众道。
“谢……谢谢阿姒。”
“逾”擡头开心地望着姜谈道。
巴悍站在最前方看着“逾”开口道:“如果“逾”想留下来那就留下来吧,我们达乌族很欢迎善良的“神明白鲸”。”
“逾”听见后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不是什么神……神明,阿姒……阿姒才是。”
说到这儿“逾”又突然像是如梦初醒般急忙朝姜谈喊道:“阿姒,你先前问……问我的问题我已经……已经将回答变成灵力注……注入你的镯子里了,我录了很多……很多遍,不会……不会断断续续听不……不清楚的。”
“逾”说话的时候明闻屿已经用灵力驱动船只向谷外游弋了,但“逾”的声音仍能通过空旷的崖谷传到姜谈耳畔。
“谢谢你,“逾”。”
姜谈平静而柔和的声音通过传音抵达“逾”耳边。
“再见了……阿姒,希望你能早点……找回记忆,这样才能……把他认出来啊。”
“逾”笑着用灵力切断了传音。
“姐姐!”
巴桑冲出人群向已经行离一段距离的小船大声喊道:
“你们明年能不能再回弥生谷看看啊,过两个月水没了就可以开始修庙了,明年春天的时候说不定就修好了!”
小船相离太远,巴桑不知道姜谈他们到底有没有听见她的话,但在久久没收到回音后还是忍不住伤心地低下了头。
巴悍见状只得慢慢走近柔声安慰道:“没关系的巴桑,神女他们很忙,不回……”
轻松的谈笑声却在此时从远处传来。
“巴桑妹妹,记得监督他们把我的像修帅点,至少要比另外两个家伙帅两倍,不对,三倍!”
“得了吧你,就你这样子再怎么修也无济于事,倒不如省下石料好好把我们几个的认真修好。”
“哎南羡溪你这人怎么……”
“够了够了,都不要吵了。”
声音越来越远,巴桑边听边不受控地落下泪来,过了好半天才缓缓低声道:
“只要还能回来,怎样……怎样都可以。”
朝露饮,长风起,弥生谷外的天光一片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