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你怎么看(1/2)
元芳,你怎么看
费峥这两天,确实被他跟进的五人条例草拟委员会弄得有点心累。
两名贵族大法官显然是凑数的,原本只需要一名,但偶数人数不方便表决,所以内阁又多塞了一人进去。显然,剩下三个部门的代表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宫务部由宫务大臣卢菡本人亲自上阵,教育部和行政部各派出一名政务次官。政务次官是各部大臣从自己的私人顾问里选出并任命的,跟自己追随的大臣共同进退,属于政务官,不属于文官体系。
从这个人员配置可以看出,文官集团有多抗拒掺和这件事。
而正因为所有委员会成员都来自政客阵营,费峥阴差阳错,成了委员会里唯一一位没有表决权的公务员代表。
虽然他是编修生,但一个非财阀背景的编修生,未来不考文官还能干嘛呢?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把他的意见,当成了文官们的意见。
开会两天,会议记录里出现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费峥,你怎么看?
这两天光回答这句话,就让费峥身心俱疲。他没机会上魏夫人的课,没有谢小池这么擅长运用文官的“语言艺术”绕圈子说话,这两天一回宿舍就开始翻词典背同义词,疯狂学习废话文学。
除了喜欢问费峥,三个部门代表的意见也有些胶着。
教育大臣跟司法大臣同属夜相系——作为当权派系,且夜相内阁的施政重点也与宫廷教育无关,他们自然是希望新法案不要跟旧法案相差太远,以减少新法案带来的风险。
因此,两位政务次官只拿出来一个保守的方案,不痛不痒地给公主增加一些艺术课和科普性质的政务课程,对王储应当接触的课程只字不提。
卢菡却是想要让新条例成为自己从政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顺便拉拢未来女王,先行询问过公主殿下的意见后,开出了长长的一串课程清单。
两个版本的草案都通过了首相的审查,委员会要做的就是给这两份草案投票,决定最终用于公投的版本。三名起实际作用的部门代表,目前保守方案以二比一胜出。
费峥觉得很难办,一方面,如果真的按照两名政务次官的意见修改,明显达不到谢小池想要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他如实发出公报,说明原本有一份开明的草案,但是教育部和行政部坚持保守草案,舆论会因为觉得公投徒有其表,换汤不换药,去指责这两个部门,两名政务次官转而就会去找传媒部的麻烦。
不如实发出公报呢?那造假带来的隐患就都要费峥自己背负了,如果真相曝光,即使是传媒部也不会替他兜底的。
他想出来的解决方案是,如实撰写公报,然后把写好的公报趁文官学院上课,分别给教育部跟行政部的长官看过,回到部里再私下给戴秉成审查过——
公报如实报导,经过三方的非正式审阅以及修改,即使教育部跟行政部对公报引发的后续舆论反应不满,也不好冲着他发火。
但这样做,就平白无故给自己加了三个甲方,把自己弄得很累的同时,也会给人留下没主见,没担当的印象。
但费峥想得很开,他就是个见习人员,要什么主见,什么担当呢?
谢小池在第一时间也是跟费峥想到了一样的办法,给他提的也是这个建议。
费峥咽下喉头的苦涩滋味。
看,他们才是最般配的,她是他的灵魂伴侣,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
但在阳台上目睹那一幕之后,他只能作恍然大悟状:“学姐,你这个想法真是太绝了。我明天上课就拿着公报去请教……”
“我说的,是在只有你自己一人应对此事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谢小池竖起一根食指,在费峥眼前左右一晃。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民众喜欢的草案,也就是宫务大臣的版本通过。即使你如实撰写,舆论上的反弹也不会太大的,那两个部门也就无从对你不满了。”
费峥是真的没想到,还有这个选项。
“可是,我没有表决权,如何操控投票结果呢?那两名大法官肯定只会跟着部门代表中的多数派投票,不会轻易违逆两位政务次官的意见的。”
谢小池神秘一笑:“你的公报如实撰写就是,成品可以只给传媒部的长官看。相信结果出来,就算你拿着公报去请教另外两部的长官,他们也不会感兴趣了。”
第二天,谢小池就在委员会议事的内阁办公室大楼外等到了卢菡。
“谢小池?”卢菡见到她,眼前一亮,“你来得正好,委员会的情况你听说了吗?”
卢菡需要这场胜利。
自她策划的公投计划被内阁会议通过,她就隐有成为背后派系的首脑人物之势。
新条例的最终采纳哪一方的草案,不仅决定了未来的宫廷教育政策,也是鹿党内部新生的卢菡系议员,与老牌势力夜相系议员之间的首次角逐。
她必须不择手段地让自己的议案通过,她所在的派系才会真正被称作“卢菡系”。
“我确实从自己的消息渠道打探到了一些内幕。”谢小池点头,“所以我特意过来协助您。”
她拿出早就拟好的一份提案。
“这是……嗯?这个提议,对内阁倒是无害,也降低了公主本人素质问题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用来动摇另外两部的意见。”
“但它可以用来动摇两名贵族大法官的意见。动摇另外两部的意见……说不定也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