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洋槐之羽 > 第 32 章

第 32 章(1/2)

目录

第32章

大家一阵哄闹,这边三个人推着小李,那边四个人拉着小周,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被推的肩并肩的靠在了一起,大家都围着他俩,有的打着响指,有的吹着口哨。

小李脸红的像苹果一样,低着羞涩的头。

小周脸上也有些潮红,他看大家的架势是非逼着他俩牵手不可,再看看身边的人,一直低着头,耳朵都染着红晕。

他当下鼓起勇气,紧挨的双手一大一小,他的大手迅速握住了她的手,两只手的温度都灼热的烫人心脾。

大家看到两只紧握的手,纷纷高呼起来。

从此以后两人眼中,便渐渐的有了彼此的影子。

两个人,困难中相帮,日常里相助,再加上组长和嫂子栾慧的极力撮合,两人终于结婚了,小周家里兄弟姐妹多,所以就入赘到了小李家。

后来几年他们生活的甜蜜幸福,直到工厂危机,厂子垮了,工人们纷纷离去,所有人都开始寻找下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

乔之羽现在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小赫不叫李奶奶外婆,而是叫奶奶了。

后来周叔叔随家人下海经商,李阿姨则返回家中找了份工作。

时间如浪花飞逝,卷走了七八年的光华,三十八岁时他们才有了小赫,长期的分离,磨成了岁月击打的厚茧。

周叔叔的双手粗糙的如当年务农时一样,在小赫两岁半的时候,周叔叔的服装生意终于一下好转,继而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年间,公司已颇具规模,店铺开到了全国各地。

平凡而美好的故事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乔之羽走在田间,绿油油的一片片,一丛丛的青菜,显得格外活泼可爱。

她走在江南空白的稻田里,仿佛看到了随波荡漾的金色的浪花,美丽又丰硕的金灿灿的稻穗。

她看了看远处雾蒙蒙的山顶,又看了看近处路边只剩下枝干的树木。

再看向脚下空荡的稻田,她迷惑的眸色渐变的凝重。

随着夕阳的下沉,刚刚涨满对未来热忱的心也逐渐冷静了下来。渐渐的像冬日的黄昏一样暗沉。

他呢?现在在哪个方向又在做些什么呢

她想起了王洋走之前给的那张纸条,那个号码和那句话,她都藏在心底最深的角落。

她有时会忍不住拿出来看,只看一眼,就立刻放回去。

她怕,她生怕自己的思念来的比潮水还要凶猛。

她害怕自己被“潮水”吞噬而又见不到他的感觉。

好几次,她拿着手机,看着纸条,一遍又一遍地输入号码,一次又一次的删除。

然后失神的望着窗外发呆,有时一望就是一个多小时。

每当她回过神,转过身来,眼睛里已布满了蒙蒙的水雾。

大年初一后的两天对乔之羽来说太过漫长,时钟就像静止了一样迟迟不迈一步。

她偶尔翻翻书,却失了看书的热情,根本融入不了故事里的人物情节。

好吃的热干面也没了往日的口感,一切都是那么黑漆漆的暗淡无色。

“岁月啊,为何那么漫长你总能带走我的青春,却为何带不走我深深的哀愁;微风啊,为何那么轻柔你总能吹走他的身影,却为何吹不走我深深的思念;寒冬啊,为何那么残忍你总能侵袭我身体的温度,却为何袭不走我一腔的热忱......”

为何为何为何她千万次的问被淹没在冷夜的寒风里,无人听到,无人回答。

大年初三,天气晴朗,气温有小幅度上升,顿觉冷冷的街道温暖了许多。

小馆开始营业了,老板娘本来说让乔之羽在家休息的,可她实在是不能再一个人待下去了,她宁愿不要工资,也要去店里帮忙。

大红字体的对联醒目的贴在小馆门两侧的墙上,“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是“财源广进”。

还记得年三十贴春联时,饱含着人们的期望,年后看春联时展现着人们殷切的希望。

乔之羽在小馆中边打扫卫生,边与老板娘聊聊家常,一天天过的也没有那么难熬了。

她的心情好了很多,偶尔还能和老板娘开个玩笑。

新年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年味也渐渐淡了下来。

太阳躲在乌云下,天空乌沉沉的,飘起了发丝般的细雨,淅淅沥沥未曾停歇。

这几天本来就不热闹的小馆更显得寂寞冷清,老板娘时不时的朝外面看去,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唉...”。

她看了看墙上的时钟,下午三点二十五,估计今天的生意就这样结束了,然后她招呼乔之羽和她一起收拾收拾厨房就关门下班了。

这时细雨竟顽皮的停歇了,老板娘无奈的说:“唉,算了,就算不下雨了,也没什么人来吃饭,大部分人都还没从家返回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