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将至(1/2)
暴雨将至
姜雨同那衙门张大人打过一次照面,在孟家的房梁上。她对他的大名早有耳闻。据说他此人原籍在京城,得罪权贵,被贬三级到此处做父母官。性情刚正不阿,在哪当官,哪里的贪官污吏就要剥一层皮。
当地百姓叫他青天大老爷。
张大人到任此处半年,谋划着剿匪。可他手底下人手有限,每每上了土匪山,无功而返,铩羽而归。他视土匪为心头大患,非铲除不可。
此番天赐良机,怎能错过。
“来了多少人?”
“至少七百。”
“他们哪来这些人手?”
“不知道,或许从别处调的。”
官兵连夜出动,高高竖起讨伐山匪的旗帜,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奔老巢而来。山上盯梢的人马不停蹄来回报敌情。从三十里到二十里,二十里到十里,势如破竹。姜雨在城里的暗桩被拔掉许多,加上城中连日戒严,消息透不透出来。直到讨伐之师出动,她才得到准确消息。
探子无法靠近官兵大营。
人数只能靠目测估计。阿狗指着地图,标了好几处点,道:“他们兵分三路,打算围死我们。”
姜雨道:“有起锅烧饭吗?”
阿狗道:“没有看到烟。”
那就是带足干粮,准备速战速决。
姜雨登上山顶,眺望远处。浮云遮蔽,七百人官兵就蛰伏在山脚下。大部队暂做修整,分出小队人马伐道,只待号角吹响,他们随时会冲上山来。而山中土匪大部分已经撤离,老大、二爷和四爷那边已经空了。只有五爷在坚守。
姜雨以刀为笔,在沙地上勾画。她脑海中数百人厮杀对抗,撒豆成兵,分布个个关隘。这是她从前最喜欢做的事。靠空想推演,靠实战修正不足。推断输赢,翻云覆雨。而这次比从前加起来都要谨慎万分。
一百多条人命,都握在她手中。
姜雨抽丝剥茧一条条分析。
人数上,官府占上风。
地势上,她在高处,官府在低处。
若论地形熟悉程度,她的弟兄自然强过官兵,可孟留真在他们手里。这一点优势也被堪堪抹平。偷袭的杀伤力有限,姜雨有心跟他们耗,人家也不会杵在原地当活靶子。攻山范围这么广,一旦围死,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不灵。
姜雨不得不承认,放走孟留真是个错误。那样的话,边撤边打,或许能多几分胜算。
她对老大预估三成伤亡率,老大冷嘲热讽,说少了。到最后会死多少人,谁也说不定。
“我要下去看一眼。”
打探的消息她听够了,她必须亲自看一眼,看清楚自己这回面对的到底是怎样的对手。姜雨轻装上马,走小路下山。
山脚官兵的大部队正在修整。
阵营之中,高高竖着一面大黑色旗,上书“宋”字,绣白虎,英姿勃发。旗下列队的士兵穿盔戴甲,鸦雀无声。成片的黑色鳞甲,宛如横海千顷碧波,有伏虎之态,杀气冲天。
姜雨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全身缠着草叶。如野人般,卧在草坡里一动不动。离大部队距离十分接近。她绕过哨兵,孤身涉险,几乎藏在敌人们的头顶上。
凑这么近是相当危险的。
只要风吹草动,她就会被发现。姜雨远远看见那些旗帜和士兵,便觉得不同寻常。衙门出人剿匪,怎么竖起军旗?阿狗说这都是隔壁县里借调的人。
显而易见,这不是衙门的杂役兵,这是上过疆场的兵。
两人出来放水,正好朝这头走来。
姜雨屏住了呼吸。
他们就在坡底下闲聊天。
“他们可真神气啊。”一人感慨道。
“你说呢,宋家军,刚打完南边蛮子班师回朝,能不神气吗。”
“你说他们杀过多少人啊?”
“没有几万也有几千。”
“真厉害。”
“正经的兵爷,哪里是咱们这些小人物能比的。”
“你说,咱们什么运气,能跟兵爷一块剿匪。”
“有他们,这回稳了,准能把那群狗娘养的土匪杀个片甲不留。”
“还是咱们张大人有法子,想借人,四处碰壁。没想到宋将军愿意拨五百人马精锐来帮咱。”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为民除害,多好的事。”
“晚上攻山,可得跟他们学学真本事。”
“……”
两个杂役兵放完水,扬长而去。
半晌后,姜雨默默后撤,身体没入山林中,悄无声息。这两人说借来的是宋家军的精锐。宋家军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征战沙场,战无不胜。士兵们各个骁勇无敌。军容军纪,远非寻常士卒可以比拟。张大人得了好帮手,如虎添翼,难怪进攻势态如此迅猛。老大恐怕早有预见,此番将有灭顶之灾。
姜雨独自一人返回,脚步沉重。现在她看清自己即将面对的敌人了。
阿狗道:“您回来了。”
众人正在阿狗手里头领取兵器,有砍刀,有豁口的才道,短剑,长戟……甚至是削尖了木棍,还有一把竹子和鸡毛做的箭矢。土匪山的兵器都是自制或者缴获的,能凑活用,用报废为止。
很难想象,他们以前是用这些东西打胜仗的。
她看到天堑般的差距。
宋家军用的是玄铁,每柄枪都有二十斤。
领到武器的喽啰从姜雨面前,喊了声三姑奶奶好。他们都很年轻,声音高亢激昂。他们并不知道接下来将面临什么,他们只知道在三姑奶奶的带领下,必定迎来胜利。毕竟她从无败绩。他们嘲笑着那些懦夫的逃跑行为,并认为自己将迎来一场酣畅的大战。
所有人路过姜雨。
姜雨站在门槛前,背后是阴沉的乌云。
暴雨将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