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双春 > 测验

测验(1/2)

目录

测验

南城的春天多雨。早上沉闷的天气没有持续多久,第一节课下课,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得,”吴骏业看向窗外,“等会课间操没了。”

“估计是,”林淼关上窗户,“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

沈言放下笔,想了想还是把挂在轮椅扶手上的毯子盖在身上,下雨就要降温,南城的春天总是磨磨蹭蹭,气温稍微回升一点,一场雨又要回到解放前。

果然,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刚打响,年级主任就广播宣布课间操取消,改为各班在教室自行安排。

“来来来,”董樊拿着卷子进来,“都坐下,半个小时,足够做个小测验。林淼上来帮我发一下,吴骏业你晃什么呢,快坐下!”

吴骏业苦着脸坐下,小声吐槽,“我宁愿去

“别废话,”董樊听见了,“我呢你们都懂,测验稍微难一点,正式考试你们才会觉得简单,拿到了就抓紧动笔。”

一班的人都懂,董樊说的“稍微难一点”,那就是连董樊自己都觉得有点难的程度了。

沈言拿到卷子看了一眼,A4的纸张,正反两面,4道选择填空,2道大题。见贺苳也拿起了笔,沈言小声说,“贺苳。”

“嗯?”贺苳转头。

“我们,比一下?”这是贺苳来了以后的第一场测验,沈言心中的小火苗熊熊燃烧,“老董改得很快的,今天下午第一节就是数学,肯定能发下来。”

两人离得很近,沈言能从贺苳的眼睛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好像是笑着的。他看到贺苳垂下眼睛看了看卷子,然后点点头。

班上很快安静下来,实验班就是这样,闹起来可劲闹,做题的时候也是真专注,毕竟每一个拿出去都是年级前五十名的种子选手。

董樊站在讲台前看了一会,晃晃悠悠地下来了。沈言擡头时看到他的视线停留在自己这边,估计是看贺苳的。

微微转头,贺苳正认真低头看题。窗外下着雨,教室里有点暗,上午九点多就开着灯。窗外的雨下得不小,笔尖触及纸张的刷刷声中夹杂着雨滴滴在窗沿和雨棚上的嗒嗒声,好像没收了世界上所有的声音,教室里一片安静。

雨下了整整一上午,而且越下越大,到中午放学的时候雨还没停。

南城多雨,春天又潮,空气都湿漉漉的。沈言看了看窗外,从抽屉里把伞拿出来,“贺苳,给。”

贺苳正把写完的卷子收进抽屉,闻言擡头,看见眼前的一把伞,愣了一下。沈言把伞往前递了递,“你没带伞吧?我的给你,我中午不出去。”

其实沈言一般也用不着伞,他要是自己出门,两只手要推轮椅,没法撑伞。如果有人推轮椅,他打伞也顾不了身后的人,还遮挡视线,所以下雨他都尽量不出门,实在需要出门也在有车接送的情况下,不然他这样的情况,出门没一会就得淋感冒。

坐了一周的同桌,贺苳也大概了解了沈言的习惯,知道他中午会从家里带饭来,但外面的雨对贺苳来说并不算大,他正想摇头,沈言赶紧开口,“拿着吧,下雨了就要撑伞,我这个又不是小花伞,别淋雨了,到时候感冒了下午来不了了怎么办?”

贺苳看沈言着急的样子,知道他的意思,扬扬嘴角,伸手接了过来,“谢谢。”

“不谢,”沈言看贺苳笑了,有点不好意思,想了下又补充,“下午别迟到,老董是第一节课。”

“知道了,”贺苳站起来把椅子往里面放了放,“下午见。”

和贺苳挥手拜拜,沈言仔细回想了一下上午做的那张卷子,老董果然还是谦虚了,这不是“稍微”有点难,而是朝纲了,的确不好做。尤其是填空第二题,估计得卡了不少人。

其实这种小测验拉不开多大的分差,毕竟总分也不多,每一题的分值都不小。数学拿高分不难,不容易的是拿满分,不仅要求准确率和细心,还考验对时间的把握和大题的解题规范。沈言想了想,自己应该能拿满分,贺苳也没问题。

平局也没关系,只要这次小测验,能在一班的人面前证明贺苳的能力就行。强者恒强,实验班的人就是要拿成绩说话。你做不到的,别人能做到,那就得老老实实低头。

下午,贺苳果然比平时来的稍早一些。坐下的时候沈言正在桌上趴着,听到挪动椅子的声音立刻擡起头,一看见贺苳就笑了,“下午好。”

贺苳点点头坐下,从包里掏出沈言的伞,递给他,“谢谢。”

沈言接过来,看着外面的天,雨还没停,“伞不湿了?你怎么过来的?”

“我带伞撑在外面了。”说完贺苳看到沈言放在桌上的保温杯,拿起来晃了晃,空的。

沈言看贺苳看向自己,立马点头,“要要要,谢谢。”贺苳接了水放回去,还把盖子拧紧。

下午三节课,两节数学,一节生物,生物上完就是自习。按照董樊的习惯,连着两节的数学课,都是先讲卷子,再上新课。临近上课,中午回家的同学都来了,午休的也都爬了起来。今天因为下雨,有几个中午习惯回家的同学都没走,还有像吴骏业、赵凡之类的,平时在食堂吃完饭都会去打会篮球,下雨天也只能老实呆在教室里。

同学之间聊得最多的就是数学测验,上午考完立马就是下一节课,没时间讨论。这会儿马上就要发卷了,趁着董樊还没来倒倒苦水,“上午的最后一题答案多少?”

“别提了,还最后一题,我都没写完。”

“导数那道有点夸张了吧,我读了两遍都没读懂,是不是少个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