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2/2)
芳姨绞着手站着,看了沈言一眼,见他没说话,笑笑上前接过,“哎呀,谢谢您。”
沈父摇摇头,低低地叹了口气。
门口传来声响,化解了此时有些尴尬的范围。沈榭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看着面前的几人,他站着平复了一下呼吸,叫了声,“爸。”
“小榭回来了,”沈父应了一声,面对沈榭,他显然更坦然一些,声音带着笑意,“变了,长大了。”
沈榭低头换鞋,和迎上来的芳姨不着痕迹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他问父亲,“您刚到吗?”
“刚到没多久,跟你们带了点小玩意,”沈父擡手指了指桌上的几个盒子。
“嗯,”沈榭进来,先走到沈言身边,摸摸弟弟的脑袋。“哥,”沈言递过去纸巾,“擦擦吧,都是汗。”
沈榭接过,装作不经意地问,“您一会在家吃饭吗?”
此时才不到九点,说午饭其实有些早了,作为兄弟俩的父亲,这自然也是沈父的家,可是在不在家吃饭却需要沈榭来问。
但在场的人都不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可以吗?”沈父扯了个笑容,问得有些小心。
“可以,”沈言回了一句,“芳姨做饭可好吃了。”
“对对,”一直在旁边没有出声的芳姨笑道,“小言爸爸,有什么忌口吗?”
“我不太吃辣,”沈父说,“其他没什么了,谢谢你。”
对于沈言出事的原因,和沈父当年为什么离开还在上学的沈榭和躺在病床上的沈言,芳姨多少知道一些。她知道现在自己不应该在场,借口要去买菜,出了门,把空间留给父子三人。
沈父坐在沙发上,沈榭搬了把椅子,和沈言坐在一起。
又是一阵沉默,沈言微微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发呆。
“小言学习挺好的吧,”沈父问。
“还行,”沈言擡头回道。
“小言成绩很好,”沈榭说,“一直是年级第一。”
“这次没有,我们班新转来了一个同学,他是第一了。”沈言补充了一句。
“是吗?”沈父温声道,“那也没关系,努力了就行了。”
他转过头,环视了一遍这个阔别多年的家,“小榭,”沈父道,“你把这个家照顾得很好。”
“小言不需要我操心,”沈榭稍稍坐直身体,“家里有芳姨,公司的事情您一直知道,我也没做什么。”
“不,我要谢谢你,”沈父说,“很多事,都要谢谢你,我知道,我这个父亲做得不称职。”
“爸,”沈榭看着父亲,开门见山道,“您这次回来,是有什么事吗?”
沈父闻言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无奈,半晌,他点点头,站起身走到行李箱旁,从里面拿出一个平板电脑,“这里面的文件,你们先看看。”
沈榭疑惑地接过来,划开屏幕,坐回刚才的位置。平板里只有一个标题为“OBET”的文件夹,里面是一些PDF文件和视频。
沈言凑过来看。近二十分钟的视频,开头是R国一个生物科技公司的背景介绍,后面是这个公司正在研制的产品——运动康复系统和仿生机器人。
沈言看着视频里的受访者,是一个比他大一些的年轻人,五年前因为车祸四肢瘫痪。他报名成为了“OBET”的第一个受试者。经过两次手术,医生在他的大脑植入芯片,捕捉脑电信号,获取操作者的意图,传达指令。
沈言看见这个年轻人穿戴层层盔甲,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像电影里的机器人战士一样站了起来,他擡起手晃晃,然后走了几步路,虽然走得很慢也很小心,但是身体姿势自然,两只手也像正常人一样,能够随着步伐摆动。
视频结束。沈父道,“外骨骼这几年一直在研制,国外进展很快,已经通过实验。”
沈榭点头,“听说过一些,国内目前还不太普及。”
“我这几年在国外,多少了解了一些。因为技术不太成熟,有一定风险。不过成功率还是挺高的,后面还有一些文件,有详细的指标和数据支撑,你们等会也可以看看。”
从看过视频以后,沈言就一直沉默。他听说过国外已经研制出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他这样的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走路。复健的时候也从欧阳医生那里了解过一些。
当年出事以后,沈言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因此错过了康复治疗的黄金时间。他知道沈榭一直没有放弃他能站起来的希望,这些年只要出国,都会找时间了解国外最新的技术,各地的科技展会也会关注。
“去年我在R国认识了一个骨科医生,他是‘OBET’的顾问,从他那里我拿到了最新的资料。目前他们是世界上研究外骨骼技术最成熟的公司,传感和控制系统是最精确的。”
沈榭沉吟不语,他看了看身旁的弟弟。沈言看着平板电脑的屏幕,半晌才开口,“需要多长时间?”
“‘OBET’要求所有受试者的全套流程必须在他们公司完成,”沈父说,“从体检,评估身体情况,手术,测试,实验,调整,至少需要一年。”
“我和那位医生大概介绍了小言的情况,他的意见是越快越好,尽快去R国接受评估,确定小言是否可以接受手术。”沈父看着沈言,“我知道,小言就要高考了,对于R国的学制和升学,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
沈言明白了父亲此次回来的目的,他知道,回来之前父亲肯定做了充足的准备,果然他听见父亲说,“芳姨如果愿意,可以一起去。一年后如果一切正常,是留在R国还是回来,小言自己决定。”
沈榭有些担忧地看着弟弟,他心里非常希望沈言能够站起来,如果能,他愿意付出一切。但他看着沈言从出事后一点点走到现在,心里不确定沈言会不会接受。
退学,离开南城,离开中国,去R国上学,接受手术,对于沈言来说太突然了。一直以来听说的技术就这么摆在面前,沈言有些发愣。沈父走近,“不靠外力,站起来走路,虽然这个机器人看起来很笨重,但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了。而且“OBET”已经在研制更轻巧更灵敏的机器人,这个技术将来会越来越成熟。小言,你愿意去试试吗?”
沈言看着屏幕,瘫痪的年轻人一脸振奋,他想起了昨天书店里的那一幕,面对扶梯的无奈,面对工作人员无端迁怒的震惊和无助,如果他能走路,这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可是,这也就意味着,他要离开南城,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离开...贺苳。
哪怕只要一年,一年以后他肯定赶不上国内的高考了。当同龄的同学高考完进入国内的大学,他要么复读,要么就继续留在R国上学,回国就更是遥遥无期。
“我想想。”沈言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