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酿鱼与豆腐汤(2/2)
此时炙鱼鱼皮微黄,红姨娘将炙鱼小心翼翼翻面,继续炙烤另一面。鱼汤也煮出了颜色,“依依,把豆腐放进鱼汤里。”
“好。”
“豆腐就要在鱼汤煮的有点发白时加进去,这样豆腐的口感才不会老。”叶蓁蓁耐心地告诉柳依依。
“记下了,做鲫鱼豆腐汤先把鱼炸到两面金黄。再换成汤锅加水,加调料去腥。但是呢,葱结不能煮太久,要捞出来。豆腐要在汤快煮好的时候加,白白的时候,对不对?”
“对,就是这样,下回豆腐汤你来做。等鱼汤煮好,你往上头加点芫荽提香,尝尝咸淡。”
“好,我记下了。”
柳依依是家生子,比她小几年,上头还有个哥哥,也在府里当差。
虽说自小就在她身边伺候,但没学厨艺。自她发觉这小丫头厨艺有些天分,平日做菜时都会让依依在一旁打下手,一并学习。
炙鱼这边鱼肚里的馅料也随着鱼肉一起炙熟了,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大功告成。
待两边忙完,叶蓁蓁和红姨娘喊了丫环摆盘上菜,便各自回屋更衣。
因着那桶鲜鲫鱼,暮食弄得像全鱼宴。
八仙桌上放着一碟葱香炙酿鱼,一大碗点缀着芫荽的鲫鱼豆腐汤,另一碟嫩生生的菠棱菜和油亮亮的矮脚菘菜炒冬笋。
两荤两素,三个人吃稍显单调,于是虞兰又加做了腐皮鸡卷。
“娘先尝尝豆腐汤。”叶蓁蓁舀了一碗递给虞兰,眼巴巴地等她喝了一口,又一口。
“嗯,鱼肉和豆腐滑嫩,汤底浓稠鲜白,芫荽提香增色,好喝!”虞兰连连赞道。
“月下楼没白待吧?老王说过,鱼要先过油炸一遍,煮出来的汤才能浓稠鲜白,鱼皮吸收汤汁泡软了,里面的鱼肉还是嫩的。
豆腐不能煮久,要出锅之前才加,还得是用嫩嫩的鲜豆腐,我都记着呢!”
“我现在呀是真觉着让你去月下楼是对的,不管怎么说手上功夫是大有长进。”
“酒量也大有长进!”红姨娘在一旁揶揄道。
“管酒窖那老头还说我酒量不行呢!每次去都死死盯着我,生怕我吃醉酒把酒窖毁了。”
“那是你小时候吃醉酒太出格了哈哈哈哈哈~”
“真人真事?”
“那可不,不是你,又是谁?”
“吃酿鱼吧!”她不想提这件事了,叶蓁蓁将酿鱼切成块,递了一份给虞兰,又一份给红姨娘。
虞兰吃了口酿鱼道:“这鱼烧的妙,口味驳杂,竟是一时说不出究竟是什么滋味。
鲜,香,鱼的味道,羊肉江米的味道,芹菜的味道,豆瓣的味道。好几种味道碰一起了,似是各行其道,又相融合。”
“酿菜嘛,味道都有好几重。鱼里面的馅料我用的羊肉,江米,芹菜拌了,过了遍葱油。红姨烤的鱼火候刚好,香脆的很,和江米一起吃,脆糯脆糯的。”
酿鱼要把内馅和外面包着的鱼肉一起吃,一t口下去可以吃到外边烤的微微焦脆的鱼肉和江米饭,还能吃到没被火直接炙烤过的软糯的江米内馅。再加上羊肉的醇香,芹菜的清香,滋味浓郁丰富却不腻。
“只是鲫鱼刺多,我不想吃鲫鱼肉,换成鲈鱼的话更好。”叶蓁蓁实在吃不来鲫鱼。
红姨娘道:“鲈鱼这个煮法不是最好吃的,加雪里蕻煮的汤才鲜呢!我曾吃过没有加豆腐的黄鱼汤,做法跟鲫鱼汤差不多,但加了馄饨。”
“加馄饨?这是哪的吃法?”
“那户人家似是泉州的?我也有些忘了。”
“年夜饭年年都有黄鱼,这次试试加馄饨的煮法好不好?”
虞兰回道:“好,多试试新花样,老几样吃厌了。”
“之前在书里看到酿菜,有扬州的三套鸭,家鸭套野鸭再套鸽子,还有西边最外层用羊肚包着里边的肉,听着都流口水。”叶蓁蓁想起翻过的书。
“三套鸭吃过,羊肚包肉没吃过,不知是个什么味。三套鸭好吃是好吃,做法可磨人。
一层层套,每一层都要焯水,最后还得用鸡汤炖一整只套好的鸭。”她继续说。
“是啊,吃的时候也讲究,先喝汤品家鸭和鸡的味,再把家鸭开了品野鸭的味,这时的汤是家鸭和野鸭的味道。
接着开野鸭品鸽子的味道,一层层下来得有六七种味道。
哎呦呦,太磨人太精细了。”哪怕是开月下楼这么精致的酒肆的东家,虞兰都觉着三套鸭太费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