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酿酒与独酌酒(2/2)
“老伯不单有酿酒的手艺,更有纯粹的心,蓁蓁佩服。”
叶蓁蓁是真佩服这样的手艺人,没有那么多杂念,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好。
回途中她对叶知书说:“之前女儿时常不甘心身为女儿身,无法考取功名,只能耽于市井。
今日老伯的话倒是宽慰了我,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将手头之事做到最好,也是一件顺应人道天道的好事。”
“你能如此想便好。”
.
腊月十四便是立春,不出叶蓁蓁所料,糟鸡春饼卖的很好,自上回的梅花糕后又在清河坊附近掀起了“春饼热”。
春盘虽然也不错,但被春饼抢占了风头,毕竟其他铺子也能做出这样的春盘,糟鸡春饼却只有月下楼有。
此番热闹也传到了离清河坊较远的地儿,听说了月下楼新出的梅花糕和糟鸡春饼,都跑来清河坊这边开开眼界。
春饼和糕点都是可以装在食盒里外带的,沽酒的那间临街屋舍被叶蓁蓁用来临时卖这两样,人手不够柳依依和红姨娘都赶来帮忙。
门口排着队人来人往的景象让她怀疑是不是整个越州的人都来了?
“小娘子,要两盒梅花糕,一碟糟鸡春饼和素春饼,带走。”
“我要两碟糟鸡春饼和一碟春盘,带走。”
排队久了客人见月下楼有酒肆,菜色看着很好便进去喝酒吃菜,连带着酒肆的生意也非常红火。
人一多叶蓁蓁就琢磨着顺带卖酒,毕竟酒的利润才是最大的,而且还不需要人手现做。
可以赚钱又不需要多余的人手,年前大赚一笔,多美的事儿啊!
她没想太久,在月下楼门口人山人海的第三天——也就是立春那天,临时卖糕点和春饼的地方多了个牌子。
梅花糕旁边画着酒坛,酒坛上写着“独酌”二字,春饼旁的酒坛则写着“红琥珀”三字。
牌子旁边支起一张小桌,客人来了先到小桌这边记下要买的东西,可以送一杯独酌或红琥珀。说是一杯,也就一口的量。
“独酌”酒名取自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月下楼的招牌取名“独酌”就如“其叶蓁蓁”一般取巧意。
它是青梅酒和山野莓泡的酒,青梅取当年的新酒在端午前泡制,入冬就能喝了,卖前按量加入山野莓酒混合在一起。
独酌时间越久越香醇,价钱上陈年的比新酒贵多了,也不愁卖。考虑到是在糕点春饼旁加推,还是选新酒吧。
新酒价格适中又好喝,卖的特别快。
叶知书问她是如何想到这个法子的,叶蓁蓁答:“糕饼蜜饯铺子都可以先尝再买,果子也可以,酒为何不可先得让人尝到甜头,才会自愿入瓮呀!”
叶知书笑着摇摇头,他对“入瓮”二字不甚赞同。随后又说:“你赚钱头脑这块,随我……”
晚上叶蓁蓁愉快地打着算盘,珠子拨的飞快,生意好算账真是让人神清气爽。
又搬来钱箱数一天的进账,叶知书瞧见女儿抱着钱箱合不拢嘴的样子觉得无奈又好笑。
“叶家是少你吃了还是少你穿了,怎么活像几百年没见过钱似的?”
“哎呀!爹~这可是钱啊!我就算是不花看着都开心。”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贪财的女儿呢?”
“我这怎么是贪财,取之有道的呀!爹你这时候过来有什么事?”连着忙了几天,叶知书,红姨娘和叶蓁蓁一群人只能宿在月下楼。
“哦,我来是问问屠苏酒何时卖?”
“对哦,这几天忙忘了,是该准备了。明儿我抽空去一趟书画铺做屠苏酒的牌子,再调一调酒方,咱们争取再赚一笔!”
“有你在,赚钱的事儿倒不用发愁。”
“唉……事儿怎么这么多?我要弄屠苏酒方,那酒肆这边人手就不够了。”
“明日我遣人给你娘带个口信,调几个得力的丫环小厮过来。”
“也只能如此,做叶家的下人可真不容易,不单要忙宅子的事,还得来酒肆帮工。”
“所以啊!你别扣扣嗖嗖,帮工得给他们算另外的工钱,传出去叶家克扣下人就不好了。”他怕女儿过于小气被人说闲话。
“好,我晓得啦!另算工钱,调酒方,做牌子。”叶蓁蓁记下要做的事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