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2/2)
女儿家涨红了脸,难以置信望着自己父亲,夫人用拳头捶打着富商老爷的肩膀,骂道:“你说的什么混账话!”
富商老爷愤愤道:“这劳什子的寺庙,老子真是待不下去了,成日里不是干活就是扎马步,连口肉都吃不上,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夫人眼泪纵横道:“那你就舍得女儿被年兽掳走?”
富商老爷叹了一声,却又反驳不得。
赵北辰倚在墙头看热闹,连屋子都不肯进,齐嬷嬷端了盏茶递给他,赵北辰站着喝了,将茶盏还给她,挥挥手道:“别打搅我看乐子。”
农户家的见状安静回屋,收拾好行囊出来,闷声道:“开春了,地里的农活没人干,我们也得回去了。”
他家女儿瑟缩着身体不出声,从他手里接过包袱抱在怀里。
往年正月里,年兽必会掳走一人,今年已是二月,镇子上一点动静都没有,官府抓不住人,道士降不住妖,和尚光会念经,日子没有半点盼头。
赵北辰望着那两家女儿,啧啧道:“佳人清丽,身姿妙曼,这江南的美人儿属实是不少,随便拣一个都是荷蕊尖尖上的人儿。”
谢牧庭蹙眉看着他。
赵北辰一个激灵回过神,转头冲他讨好地笑笑,又亲昵地勾了一下他的手指,打趣他几句后,连忙又转过头去看热闹。
东院这厢一闹,西院那厢也跟着闹了起来,全都起哄要回家,或是把女儿留在山上,当父母的先回去。他们原本就是香客,慧悟和尚没有拦他们的道理,闹过一场之后,干福寺里走了大半人。
谢牧庭随赵北辰回屋,顺势道:“既如此,我们不如也动身吧,早些去镇子上查一查年兽的案子。”
赵北辰慢条斯理喝着茶,闻言擡了擡眼睛道:“已经派人去了,你与我留在这里查假和尚的事情。”
谢牧庭缓步在椅子里坐下,捧着茶杯出神。
“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赵北辰放下茶盏,托起腮道,“那慧静是何人?”
“我并非想瞒你,只是不想你为难。”谢牧庭从容道,“你若是想知道,我自然全盘告诉你。”
赵北辰挑眉道:“少磨蹭,快说!”
谢牧庭尽数告诉他,没有半点遮掩。
赵北辰听得眉头紧蹙,半晌却道:“那常静与你的长静阁有何关联?”
谢牧庭愣了愣道:“无甚关系,只是凑巧罢了,长静阁这名字也不知是从前谁取的。”
赵北辰不置可否,喝了口茶道:“此事我只当不知道,容你住几日与他们叙叙旧。”
谢牧庭颔首道:“去吃饭。”
今日午时去饭堂,寺庙里明显少了许多人,香客走了大半,和尚也不剩几个,慧言小和尚费力地举着勺子,个子还没有饭桶高,踩着小板凳才够得着,顶着一张苦瓜脸,可怜巴巴道:“今日剩了好多饭菜,慧悟师兄该心疼了。”
赵北辰将碗递过去,小和尚拼命往他碗里盖饭,吓得赵北辰连忙缩回手,他原也吃的不多,这寺庙里的饭菜寡淡,吃两口垫垫肚子罢了,谁还贪这白菜豆腐?
小和尚打好饭给自己也盛了一碗,爬到高板凳上坐好,双手捧着碗晃荡着腿慢悠悠地吃。
饭后,赵北辰把慧言小和尚叫去房里单独说话,问了些关于慧静的事情,那小和尚心直口快,问什么答什么。
慧静每日在住持师父身边听经,或是侍奉在佛祖左右,院中大小事务都由慧悟打理,慧悟严厉,寻常说一不二,只听住持与慧静的话。
师兄弟们总是很忙碌,时不时往山下跑,尤其是年关里年兽出没前后,据说是下山念经超度,希望能赶走年兽。
小和尚来了山上一年,也跟着做些事情,日子过得纯粹又忙碌,只是不曾读过书,不识字令他十分苦恼,师父说的道理他一句都听不懂,每日只惦记着一日三餐。
赵北辰问齐嬷嬷要了几块糕点,小和尚捧着糕点乐得找不着北,看向赵北辰的眼神放着光。
待他走后齐嬷嬷突然急匆匆回来,拍拍脑袋道:“哎哟哟,瞧瞧我这脑子,那蟹壳黄是荤腥之物,赶紧去要回来。”
赵北辰哈哈笑道:“他是个假和尚怕什么?”
齐嬷嬷心有余悸道:“他当自己是真的,那便是真的,何以剃发为准?”
赵北辰挑眉:“不知者无罪,饶是佛祖知道了也不该怪他!”
齐嬷嬷笑道:“我与您在这里论什么道理?”她陇上门问道:“少爷打算在这里住几日?若是住的日子久,便让周一善去镇子上采买些东西。”
赵北辰望了眼窗外,谢牧庭正坐在榕树下刻木雕,他收回视线道:“再住两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