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小轩窗 > 第 72 章

第 72 章(1/2)

目录

第72章

史书对这段记载不过寥寥:长公主自出神武门,与檀喆、赵云峥等六骑径诣洛水上,与裴度隔水而语。突厥胁长公主亲送千里至幽州,于幽州永济河斩马而立不战之约。

史书短短几句话就把玉澜一行人多日的苦楚惊险给一笔概括。

洛水之后,因惧怕陆寒寻和江照前后夹击,突厥大可汗裴度同意撤兵,但同时,他要求玉澜护送他到幽州大殷边境才肯真正签订不战之约,否则宁愿战死,也要攻进洛阳。

玉澜担心使诈,但见突厥人人神色惶惶,旁边赵云峥等人谏言愿意陪同,玉澜还是答应了。于是仅玉澜同檀喆等六人,渡洛水,送突厥大军撤兵。

这一送就走了二十余天。

期间陆寒寻带着他的灵州兵马步步后退,处处防范。突厥忌惮陆寒寻,一路倒也不敢冒犯,但明面上始终是玉澜护送突厥大军撤离大殷境内。

行至幽州永济河时,是成安八年九月十二。

玉澜到了幽州边境不肯再行,同时陆寒寻领兵,结合地势,对突厥行程左右包抄的阵势。

期间裴度几次想反悔反攻,都被玉澜和陆寒寻震下。如果那天洛水和谈走的是列阵两岸的武戏,那这二十几天就是文戏和武戏。

期间玉澜带檀喆三次亲入敌军营帐商谈朝贡,面对裴度的加价玉澜咬死不松口,所有人都奇怪玉澜的底气在哪,只有檀喆看得出玉澜哪有什么筹码,她完全是奔着砍头不过碗大的疤来的。

至幽州,玉澜和陆寒寻会和。

赵云峥等人虽在朝堂为了自己家族和玉澜屡屡较劲,但此次,这几位出身世家的贵公子一路跟随,每次同玉澜一同到敌军营帐也都是做好了赴死准备,这一路上各种辛苦不言而喻,也从无抱怨。

玉澜虽与这些世家大族不对付,但也一直承认,这些大族自幼得家训教养,是有骨气在的。毕竟一旦家族中有一人对外族蛮夷屈了膝盖骨,那这一个家族千百年都会被其他大族戳脊梁骨。那是宁可自己死也得保家族声誉的。

也是到了这地界,结合地势天险,绷了二十几天的陆寒寻才有片刻放松。

玉澜与裴度在永济河定安桥上斩白马立不战之约,条件是大殷对突厥称臣纳贡。

斩杀白马时,玉澜离着那马极近。

这白马,就是当初陪着玉澜神武门宫变的那匹。

裴度的大儿子毗咄一刀冲着白马砍下去,那马悲怆地哀鸣一声,血自颈部迸出来,噗的一声,溅到玉澜脸上。

玉澜身体微微晃了晃随即定住。

她身后,赵云峥等人看着玉澜背影具是吓了一跳,不敢想象玉澜被溅血的脸是什么样子。那裴度倒也不在乎玉澜妆容是否被毁,他此次打到洛阳城门口没攻进去,这一路上眼见时机已逝,这不战之约虽定但心里十分不痛快。

白马一斩,他朝着玉澜溅血的脸看一眼,又看看玉澜身后两大金刚一样的檀喆和陆寒寻,他哼了一声,只说了让玉澜老老实实称臣纳贡,玉澜站得笔直,虽是仰头望着裴度但依旧不卑不亢,铿锵有力地说一言为定。裴度又哼一声,带着部下就回了草原,留下玉澜一行人站在定安桥上看他们远去。

裴度一行人一走,檀喆就跑到玉澜前面看她。

马血扑倒玉澜右脸上,玉澜右脸都是斑斑点点的血色,她的眼睛也是红的,布满血丝,不知道是气的还是这些天操劳的。

檀喆心里五味杂陈,只觉得疼痛,一时不顾周围,伸手想去给她擦掉脸上的血迹。玉澜闭眼偏了头,伸手自己擦。无论是玉澜身前的檀喆还是身后陆寒寻等人,都看到玉澜擦血迹的手微微颤抖。

在此刻,无论是檀喆陆寒寻的长公主派,还是赵云峥杨昼这般世家弟子,都对玉澜生出敬佩。

洛水之盟看起来是大殷外交的一次失利,但在场所有人都清楚,眼下蝗灾和水灾齐出,大殷根本撑不起一场大型战争——能够与突厥定下不战之约,虽然称臣纳贡,但确实是眼下大殷最好的结果,而且从长远来看,对大殷修生养息很有利。

而玉澜在这近月时期,先是亲率众臣不顾危险到洛水和谈,又亲送突厥到幽州边境,名义上护送突厥,实际保了路上大殷子民安定。三次亲入敌军营帐压下纳贡筹码,给了百姓最低的收税压力。

所有人猜测中能做到还是不能做到的,玉澜都做到了。

她争取到的这个结果,在眼下已经是好到匪夷所思。

杨昼等人对玉澜拱手行礼,是对玉澜这个摄政长公主的尊重。而檀喆和陆寒寻清楚,玉澜此刻肯定不会为自己的战果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