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2/2)
但如今玉澜让他暂理朝政,檀喆也就不再需要协调配合玉澜的刚性。于是檀喆面孔陡然一转,这次真成了外界印象里手段狠辣的权臣。借着洛水之盟之势,檀喆从刀鞘变成刀身,拔除博临张氏的势力,重创了杨家,把温川赵氏也压得再也成不了气候。
外行人看这一段,只当檀喆在朝堂心狠手辣地同世家斗法,明白人却知道,檀喆拿自己做刀,看似巩固自己势力,实则是替玉澜进一步压制世家。脏的是檀喆自己的手,得益的却是玉澜,或者说就是为了玉澜。
檀喆做的这些玉澜都知道,一来她只是身体不适并不是放权,二来檀喆并不瞒着,步步汇报,可以说是在玉澜默许下完成的。
而前朝暗潮汹涌,紫微城的皇室也不遑多让。
玉澜自幽州回来后,玉媱就找玉澜哭,且根本就不听玉澜任何劝告,竟然把杨深古的东西直接扔出了公主府。那杨深古出自杨氏世家,因为玉媱的和离,杨家自觉丢脸,对皇室颇为不忿,这也得玉澜给玉媱擦屁股。更何况杨深古倒是个情种,此后不久竟郁郁而终,倒给玉媱少了不少麻烦。
玉澜知道,玉媱自和离后就盯上了檀喆——当年她抛弃檀喆,不想檀喆随后平步青云大权在握,玉媱自然后悔了。
玉澜手底下情报无数,知道玉媱不止一次要找檀喆叙旧情,而檀喆却每天都来集仙殿风雨无阻,不仅呆的时间比以前更长,和玉澜在一起也不像以前那样闹小脾气了,和玉澜相关的事他都尽心尽力亲力亲为。以前檀喆根本不会进玉澜的卧房,如今能在玉澜卧房床边等她睡醒,且不急不躁,情绪十分稳定。
玉澜看他如今关心起自己来有时比云舒还要细致周到,一方面意识到这些年原来檀喆一直留心她的喜好和习惯,一方面她也明白了两人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他俩为人处世虽天差地别,骨子里有的点却很像,都精明强势,也多少把这个特点带到了感情里。不走真心的露水情缘反倒大度包容怎么都行,越是自己动了真心的越计较对方对自己的真情。又因为各自的性格,越是相安无事见对方好的时候越各自不肯松口。反倒一方生了病落了势或患难时见到真情。
自两人去洛水谈判一直到现在,檀喆嘴上不说,但对玉澜就是伏低做小的姿态——他知道他坚持陪玉澜来洛水谈判,玉澜生着他的气。他在幽州就照顾病倒的玉澜,以往在紫微城同她百般保持距离的人随口就能说出玉澜爱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连衣服他都能说出玉澜喜欢的是什么布料。
檀喆扶玉澜到厅堂软榻歇息,彼时外面一场初雪,檀喆怕玉澜冷,自然而然地拿貂裘盖住她的身体。
檀喆的心思比玉澜只多不少,但此刻他想的却没有玉澜这么多。他只沉浸在和玉澜相处的轻松安逸的氛围里。
他和玉嫤之所以关系好,就是因为当初玉嫤是最早看出檀喆闹脾气原因的人。
当所有人都以为檀喆敢跟玉澜闹脾气是仗着玉澜宠爱和自身艺高人胆大的时候,只有玉嫤看出来,檀喆每次闹脾气,无外乎是因为玉澜不信任他,或者因为玉媱。
若是朝堂上玉澜对他猜忌,檀喆反倒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玉澜会以为他跟了她后,还回去教坊司听曲儿,会在家里养通房小妾,会对玉媱依旧藕断丝连,以及不信任他对她死心塌地。
而如今檀喆之所以情绪稳定耐心安逸,其实不是因为玉澜病了,而是因为玉澜这段时间不再拿那些女子对他插科打诨了。他自然也就安心下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他反倒成了情绪最稳定的人。
只是檀喆并没有想到,这个冬天的安逸,是成安年间,他与玉澜最后的好时光。
玉嫤和陆寒寻回了灵州,又开始了她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生活。她对此十分沉浸且专心,仿佛之前管理紫微城六尚局这样的事在她的生命里不存在,很自然地回到这种清心寡欲单纯安逸的生活里。
唯一不同的是,玉嫤让陆寒寻教了她骑马。
玉嫤学骑马倒没什么深刻的理由,只是经常在军营看士兵骑马奔走,她看久了也起了骑马的心思。她跟陆寒寻说学骑马,陆寒寻答应得很是痛快。这骑马学得也是轻松惬意。
陆寒寻接着玉嫤骑马的意愿,还送了她一把匕首。
送玉嫤匕首的目的倒也简单,眼下大殷势弱,突厥虽撤兵,但日后边境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安宁。陆寒寻送玉嫤匕首也是给让她有个利器傍身。
陆寒寻非常理解玉嫤作为小女人的心思,他知道玉嫤本就爱美,普通黑色粗犷的匕首玉嫤兴许不爱佩戴,于是他趁着玉嫤在洛阳期间亲自给玉嫤设计了匕首的刀鞘。
这刀鞘镶金嵌玉,镂空描纹,做得很是精致繁美,既能用来傍身,又能当做配饰。玉嫤看了果然很喜欢,每次去灵州城都会佩在腰上。又因为知道陆寒寻为她铸这把匕首格外花了心思,因此每次佩戴都十分珍爱。
相比玉澜和檀喆之间因为彼此地位而无法坦诚的困境,陆寒寻和玉嫤因没有那些束缚也没有这么多心思,彼此更赤诚纯粹。且这边关之地少了许多繁文缛节,因此纵有面对敌军的压力,亦过得满足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