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 第72章 搞建设

第72章 搞建设(1/2)

目录

第72章搞建设

“圆圆姐和封大哥回来了,晚上我们炒豆芽吃。”大丫手脚麻溜地帮封奶奶擦头发,又起身跟两人打招呼。

唐圆看她笑容纯净,没有任何勉强,就知道她和封奶处得挺好。

大丫去准备做饭,唐圆就接手帮封奶擦头发。

封辰去把带回来的被褥行李收拾一下,日用品放在固定的地方,他和唐圆要洗的衣服泡上直接兑温水洗一下。

大丫看见喊道:“封大哥,你把衣服放在那里,一会儿我洗。”

封大哥:“不用。”

唐圆一边给封奶擦头发,对大丫道:“我们请你来照顾一下奶奶,又不是让你来当保姆的。”

大丫笑道:“洗衣服就是顺手的事儿,咋算保姆呢?”

她来封家这些天跟做梦一样,从来就没人对她这么好过,她也从来不知道原来人和人可以这样相处。

起初她也是担心的,虽然圆圆姐和封大哥很好相处,但是不知道封奶什么脾性。

就她了解的街道老太太大部分都挑剔刻薄,整天在外面互相抱怨儿媳妇或者谁的。

很快她觉得封奶应该不是难相处的,否则圆圆姐不会让自己来帮忙,圆圆姐是好人,会为别人考虑。

果然,不但封奶奶好相处,圆圆姐的爹娘也是很好的人。

那天她到了公社,是圆圆姐的娘接上她一起坐妇女主任的驴车回来的。

大娘是个非常宽厚的人,虽然不会嘘寒问暖,但是上来就塞给她一茶缸热水,又给她一个热乎馒头,可把她感动坏了。

大伯人也很好,话不多,看到她还有点不好意思呢,先跟她道辛苦,麻烦她照顾封奶。

封奶就更不用说啦,虽然本来不想让人来照顾她,可一看到自己的时候立刻满脸笑容,招呼她快进屋。

他们真的都是很好很好的人呀。

大丫很熟练地从不同的粮食缸里拿粮食做饭,不管细粮还是粗粮都没有上锁的,不管她干啥也没人偷偷抓她会不会偷吃,她从来不知道为什么亲娘不给她这种信任,却在并不太熟的圆圆姐家受到这种待遇。

人家对她好,她就加倍对人好。

大丫这段时间不但把封奶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帮唐妈喂猪、饲养蚯蚓,让唐妈能专心去大队、公社开会。

等粥慢慢好的时候她又去外面小厨房做猪食。

天冷了,猪也要吃热食。

唐妈准备了一个瓦罐,那是专门煮蚯蚓的,煮熟了可以掺在猪食里。

唐圆过去帮忙,大丫却用身体微微一挡不让她沾手,“圆圆姐,我发现我天生就适合做农活儿,真的,我可会喂猪了,而且我一点都不怕虫子蚯蚓啥的。”

唐圆笑起来,“哪有人是天生适合干活儿的?那都是从小干习惯了而已。你要是从一开始就不干活儿,现在也干不来的。”

大丫一想也是,妹妹就很娇气,袜子内裤都要她洗,看到一个小虫子就嗷嗷叫。

她点头道:“这么说我娘让我干活儿也是为我好,起码我学会了做家务,就算找不到工作还能去有钱人家当保姆呢。”

她原本心里对陈菊花还有说不出口的怨言,现在想想也许娘对她不好也不算坏事,如果一直对她好突然对她不好,她肯定没法接受,一直对她不好她反而只会死心。

她也不是没有得到,她学会了劳动,否则怎么能来给圆圆姐帮忙呢?

唐圆见她喂猪的姿势那么熟练,“溜溜溜”唤猪吃食的调子和她娘一模一样,忍不住笑起来。

随即她又为大丫这种境遇的女孩子有些难受,她们年纪不大只能被爹娘掌控,社会还不够开放她们也没机会离家自立,最终不是没绽放就枯萎就是被高彩礼嫁掉又被婆家掌控。

她不知道原剧情中都没有被提及的大丫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想必不会太好,现在虽然辛苦却没有危险。

她对大丫道:“我们大队来年要开办一个大型养殖场,需要不少人手,你想不想参与?”

大丫一愣:“圆圆姐,这是我、我想就能的吗?”

唐圆笑道:“对,你想就可以,我们需要勤快聪明的人,磨饲料、饲养蚯蚓、调配猪食、喂猪、清理猪粪、定期给猪检查等等,可多活儿呢。”

养殖场和种地是同时进行的,还有草药田也需要人手呢。

到时候买农用机械辅助种田也是必须的,但是一开始钱不够,不会买太多,只能一年年逐步添加。

唐圆想的是只要养殖场开得成功,到时候直接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即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再分给农民,这个大队办厂也不会解散。

需要大批农业工人是肯定的。

大丫眼睛一亮,大声道:“圆圆姐,那我当然乐意!我不在意城里户口还是农村户口的。”

在城里活不下去的时候哪里能让她活下去哪里是好地方。

那些纠结下乡不好一定要回城的知青,那是因为他们有替他们打算的父母。

若是他们亲娘和后爹也整天打骂算计他们,只怕他们也宁愿下乡的。

知道大丫的态度唐圆就有数了,回头跟唐炳德说一声,现在么就先让大丫住在家里。

天黑了唐爹唐妈才从外面回来,知道闺女和封辰回来,两人也很高兴。

唐妈跟她夸大丫能干,唐爹问培训的事儿。

一家子就边吃边聊,饭桌上气氛气场温馨。

大丫看得心里热热的,她也好想有个这样的家啊。

封奶:“大丫,你倒是夹菜啊,你看做这一大盆,你不吃那不得剩下?”

封奶早就发现饭桌上人一多这丫头就不夹菜,就算夹还得瞅半天呢,这是怕菜会咬人还是会跑?还得趁着菜不注意才能夹?

作孽的亲娘,咋给闺女管成这样,不敢吃不敢喝的。

大丫不好意思地笑笑,赶紧接连往自己碗里夹了两筷子。

刚吃完晚饭唐炳德就背着手来了。

唐圆几个招呼他,“七爷爷,吃了没?”

唐炳德现在见了唐圆就笑,“吃了,我来叫你们去大队开个会。”

唐圆笑道:“你让别人喊一声不就行啦,还要自己跑一趟。”

唐炳德:“我吃完饭正好消消食儿。”

那能一样么?

对重要的人就得更尊重,他这个大队长亲自请就是尊重。

在他眼里,唐圆和封辰是带领前进大队过上好日子的重要人物,必须得全村捧着。

大丫见封奶也开始穿鞋,一副要跟着去看热闹的架势儿,忙拽了一把,小声道:“奶,圆圆姐给你带了新话匣子,咱研究研究?”

封奶一听乐了,“研究研究,带上也给那些耳聋眼花的老婆子们听听。”

好东西不显摆哪能行呢?

唐爹现在是生产队长,开会自然也要出席,即便不发表什么意见,他也得听听。

唐炳德让唐妈也去听。

唐妈犹豫一下答应了,她现在带着大队社员养蚯蚓,也有点地位了。

夜风呼啸,墙根路边堆的积雪都反射着白光,风里有沙尘颗粒打在脸上,让人生疼。

众人说说笑笑却没有意见,并不觉得晚上出门开会不方便。

冬日天短夜长,大家基本都是白天干活儿晚上说事儿,这样不浪费时间。

大队开会也是这样。

这一次不是社员大会,而是干部扩大会议,大队干部加上先进社员。

唐炳德这段时间一直在捋后续大队要办的事儿,一件件都是大事儿。

大队要开养殖场,先把公社的任务猪包括进来,以后不用社员们养任务猪,当然也不会再给养猪户粗粮补贴。

社员们自己养猪归自己,饲料也归自己承担。

养殖场要选拔一批勤奋能干且手脚干净的社员干活,抓到再处分闹得难看不如一开始就选人品好的。

分了一部分劳力去养殖场,农田那边儿就要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大队打算申请买一台拖拉机加配套的耕地机、收割机。

另外还得选拔几个好手,专门负责药田。

再有大队开办养殖场,自己大队的饲料不够,就可能需要购买其他大队的粗粮,例如红薯干、红薯藤等做饲料。

他一条条说出来,让大家讨论可不可行,如何完善等。

其他队长和社员没有这种发展观,只能从细节尤其社员们干活儿方面说一下,如何杜绝假公济私的问题。

比如去养猪场干活儿的员工,家里最好不养猪。

去养鸡场的社员,家里也最好不养鸡。

有人又不同意,“那家里想吃个鸡蛋咋整?”

两拨人就开始吵吵辩论,最后他们看向唐炳德和唐圆,希望他俩主持公道。

唐炳德看向唐爹,“二队长,你说。”

唐爹犹豫了一下,到底是没退缩,而是道:“我觉得不能强迫社员不养猪和鸡鸭,咱就严格管理,让社员自己监督,谁要是敢偷养殖场的饲料那不但开除还得扣双倍口粮。”

唐圆点头,“我也觉得应该如此。”

主要是做好养殖场,只要社员看到好处大于自己养,到时候只怕自己都懒得养,宁愿去大队买鸡蛋吃了。

现在没必要硬性规定。

她道:“养殖场除了技术员和兽医,饲养员都要流动,争取让每个社员都有表现的机会。表现优秀的留下,不合格的暂时退出争取下一次流动机会。”

坚决不给铁饭碗。

任何铁饭碗最后都会变成养懒汉以及对没有铁饭碗人的压榨。

说到这个就得选一个兽医去培训了。

唐炳德和唐爹等队长舍不得,他们拿眼看唐中和。

唐中和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手,“我给人看病就够忙活的,可没时间给猪看病。再说了,给猪看和给人看不一样。”

开什么国际玩笑?让他堂堂赤脚大夫给猪看病?

唐圆笑道:“兽医要另外培养的,猪瘟还是很厉害的,需要重视。”

不需要太专业的兽医,但是也得有乡下劁猪匠的水准,能劁猪、能骟羊鸡鸭啥的,要会配点常用药对付常见病症,要会分辨猪瘟能及时隔离。

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一个现成的兽医来。

公社有一个,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关系户,水平稀烂,大队送牲口去给他治,那就是碰运气,他的药恰好治那个病就好了,不治就完蛋。

有时候小病都给人治成大病。

众人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谁有当兽医的架势,让他去学。

唐中和滋溜了一口自己大罐头瓶里的枸杞红枣水,缓缓道:“我知道公社有个劁猪匠很厉害,就是被公社兽医压着不出头,回头咱给他请来保管能用。”

他们现在是市里和县里盖章的实验大队,要开养殖场,需要公社支援一个兽医,公社能不同意?

不同意让季干部去要。

唐炳德点头,“中,就这么办。”

公社都没支援他们钱。

到时候就请一位兽医下乡蹲点,公社兽医肯定不来,就会把那位技术好的劁猪匠给赶过来,正中下怀。

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景象,唐圆遗憾唐家村离县城太远,像城郊几个大队,既能去城里捞免费粪肥,还能多种大蒜黄豆,冬天发蒜黄、豆芽、韭黄给城里送都能赚一笔的。

想想一冬天就吃白菜,顶多再调剂点萝卜土豆包菜啥的,真是要吃蔫的。

要是有点水灵灵的蒜黄、韭黄,那真的相当享受。

现在也有,只是数量少,根本没机会进菜场,一到货就被特供和内部分了。

要是她在城郊大队,那必然想办法多种一些。

比如沼气池旁边就可以盖大棚种蒜黄、韭黄、发豆芽、种蘑菇啥的。

可惜他们离城市太远,送一趟两三天功夫,还容易颠簸烂了,不划算。

既然离城市太远,那就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一个繁华的小镇,成为闪亮的中心吧!

散会的时候唐炳德让唐圆和封辰明儿过来确定养殖场的位置,以及盖猪圈的事儿。

现在他有事要是不和唐圆确定一下,他就不踏实,总觉得“鱼仙人”有更好的招儿。

果然这一次他也没预感错,唐圆的确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建议。

现在的养猪场基本就是一个大猪圈,几十头猪挤在一起,喂养、清理粪便都不方便,而且一旦生病很容易互相传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