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伞(1/2)
共伞
冬春交接的雨水远远比不上气势滂沱的夏雨,轻软绵长,砸落地面的水花都娇小无力,却裹挟了彻骨的寒。
巩桐双臂环抱在身前,压紧蓬起的羽绒外套,茫然地和江奕白对视半秒,望向了被他骨节修长的大手牢固抓握,阻隔视线的雨伞。
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一把意料不到的黑伞,于她而言,承载了太多特殊意义。
是初见,是再遇。
是此时此刻的这一面。
江奕白仿佛只是凑巧路过,将伞柄往前面推了推,示意她接住。
巩桐下意识接过,只见江奕白立即掉头走出了伞面覆盖的范围,不做任何多余叨扰。
水花滴落伞面的声响不知不觉变得明显,雨况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巩桐瞅见他快速跨动长腿,无所顾忌地迈入雨中,细软蓬松的发丝很快沾染一层湿润的晶莹。
她慌张地“唉”了一声,追上去两步:“你的伞。”
“送你了。”江奕白脚步稍微停滞,却没有回头。
一字不差的三个字,涉及相同物件,巩桐当年何等雀跃,小心将他的黑伞带回房间,视若珍宝般地收进了樟木箱。
那时单纯幼稚的她如何会想到,再度听闻,得到他的一把伞,会是这般难受唏嘘的情形。
望向江奕白穿行雨幕,踽踽独行的孤冷背影,巩桐心头不是滋味,想要上去把伞还给他,又确切地知道他不会收。
她正犹豫不决,琢磨法子,一辆电瓶车在他们中间的路边停下,不确定地唤:“江奕白?巩桐?”
巩桐和江奕白齐齐瞧过去,只见一个头发稀疏,多是花白的中年男人跨坐在车上。
他们相继认出,是昔年一班的班主任。
“李老师。”两人不约而同地喊。
李老师靠边停好电瓶车,笑逐颜开地撑起一把伞,走下来:“果然是你们俩,看来我眼力劲儿还可以哈。”
他从教二三十年,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或许换作其他人,他真不一定能够在大街上认出,但眼前这两位,可以称得上他教书生涯中,罕见相遇的传奇。
江奕白是当年三中鼎鼎有名的考神,各方面能力拔尖,外加性格张扬恣意,全校师生无人不晓。
而巩桐作为一路从普通中等班考入顶级一班的最强黑马,至今还没有谁打破了她的记录。
“你们回来逛学校啊?是不是被门卫拦了?”
李老师多年没有见过他们,偶然得见,喜悦溢于言表,自顾自提议,“走,今天正好是我值班,带你们进去。”
恩师过于热情,压根没给他两拒绝的机会。
李老师挥舞办公室的钥匙走上前,拜托门卫大爷打开学校大门。
顺便,他特自豪地向大爷介绍:“我学生,当年最厉害的两个,现在学校还有他们的传说呢。”
门卫大爷老眼昏花,架一副老花眼镜,认认真真打量他们,乐呵地招手:“是吗?我好像也有些印象,快进来快进来。”
巩桐和江奕白对视一眼,谁也无法拒绝,前后脚跟了上去。
之于三中这座充斥青涩悲欢喜乐的学校,自从毕业后,巩桐在夜深无眠时,无数次地想起,却再也没有勇气涉足。
更没妄想过,又一次进入,同行者会有当年中途转学,一夜无影无踪的江奕白。
一别八年,三中那些粗壮结实,历经百年风霜的古老香樟依旧枝繁叶茂,丝毫不受料峭春寒影响,为数不多的变化不过是一圈圈递增的年轮和更为斑驳沧桑的树皮。
雨意潇潇,巩桐高举江奕白的黑伞,局促走在距离他四五步的位置,见他风雨不避,生人勿近的清淡神情,发梢的晶亮愈发密集,把伞给他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眼看着雨势加重,李老师回头提醒:“你小子打伞啊,别淋感冒了。”
而他们三个人,只有两把伞。
巩桐尴尬至极,将伞递回去:“你打吧。”
江奕白视若无睹,径直走向了李老师,试图接过他的伞:“老师,我帮您撑着。”
“别,我这把伞小,挤不下两个大男人。”李老师挥手说,“你去帮巩桐,多多照顾女生。”
巩桐讶异,抓握伞柄的指节紧了不少,伞面轻轻晃动。
江奕白目色沉沉地瞧了她两秒,沉吟须臾,顶着李老师催促的眼神,挪动脚步靠近了她。
伞是他的,巩桐一个蹭伞的自然不好说什么,拘谨地将伞递过去,垂眸盯向自己的脚尖和连片潮湿的水泥地面。
江奕白目不斜视,有礼地在两人中间撑稳伞面,胳膊始终和她保持一个拳头的间距,尽量不去触碰。
由李老师指引的道路何其熟悉,从校门到教学楼,他们曾经在不胜枚举的清晨晚间,来往无数次。
熟识的景物让巩桐徐徐擡起了低垂视线,首要注意到的却是头顶的雨伞。
宽大的伞面稳稳地向她倾斜,江奕白一只袖子承风沐雨,洇开刺目的深色。
巩桐于心不忍地抿起唇,默不作声地向他挪动半步,示意他把伞打正。
彼此衣料摩擦,发生微不可查的声响,江奕白用余光淡淡得瞥她,没吭声,也没避让,手中掌控的黑伞象征性地摆正了一两度。
李老师独自撑一把伞,自在地走在江奕白另一侧,笑容可鞠地询问他们的近况。
得知两人的工作都在北城,他由不得好奇:“你们今天是约好一起回来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