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千上穷之情深不寿 > 战意

战意(2/2)

目录

那一场又一场看似毫无预兆,细看却又预谋已久,总是有一批领头羊号召而起,着实是给西缄攸添了不少麻烦。

而更可怕的,是接下来的半个多月……

天都一夜的蝉鸣聒噪之后,西缄攸走上早朝,云颜刚刚报完开朝。

左相便出了列,“启禀吾皇,盛夏将至,连夜大雨将西渚城外的大堤与半山冲毁,洪水冲入城州,现下已造成重大灾情!”

西缄攸不由皱眉,西渚乃是西王朝多个繁华城镇之一,虽名为西渚,却地处偏南,当地盛产各色水果与食粮,更是多得经贸大户,素来发达。眼下这一场大雨山洪,还来的真是时候。

“可有百姓伤亡?”,皇帝陛下如是问。

“回禀陛下,因洪灾发生在清晨,百姓伤亡并不算多,不过百余。但,因抢救不及,多数百姓家中财物损失重大,眼下连粮食都已近匮乏,物资更是不用提了……”

左相回报得详细,西缄攸则是越听眉头越紧。

好一趟天灾!

先前是人祸,现在又是如此。

西缄攸几乎可以断定,这月余以来所有的糟心事情,都是延陵无一手策划促成的!

先是江湖之乱,让武林与朝廷对立;再而以“天灾”所现,为世人营造出世道不安的异象。

果然,不愧是她,不愧是为她永陵帝夺得天下的延陵客卿!

正如西缄攸所料,西渚的大雨洪涝发生不过数日,天下便冒出了如此的传闻:‘当世之主不仁,野心厚大,招致上苍谴责,又将这怒意恶果应报到了百姓身上……’

这般的传言,落到西缄攸的耳里,不用多想,自也料到了出处。

只不过发生如斯这些,即便内情她都一清二楚,终究也做不得什么,或者说是她不愿去做什么……

最终,西缄攸任了西楚尧为特使,押送物资与粮食前去西渚灾区,一为赈灾,二以天子之姊的身份前去慰问,以示帝君的重视与仁德。

而前去西渚城,尖甫又是必经之路,这就是为何西楚尧会途经此地了。

西楚尧本身对赈灾这件事没什么兴趣,尤其还要留下家中娇妻,带着影卫独自上路,着实是让她对西缄攸怨怼了好些时日的。

不过,就在西楚尧出发不过三日之时,她便在洛夙每日的飞鸽传书中,看到了一些有趣玩意儿。

洛夙的来信中是这样写的。

‘楚尧安好,夙一切如常,盼卿平安。日有一事相告,今日朝会之上,兵部张一禾上书,西渚边城常坪县衙库遭劫,失窃大批刀剑兵器。皇上闻之,无言但立派暗卫前往。此事与卿行途定有瓜葛,需思量。身安,勿念。’

西楚尧看得眉目含笑,书信之中的一事自是令她新奇,但又哪比得自家王妃的温润软语,来得更让人心悦舒爽呢。

合上书涵,好自保存,亦即刻书信一封,塞回家隼的信筒里,命它送回。

五王爷回味了好久王妃的温柔,这才开始考量那件令她开心的事情。

常坪县就在西渚城旁不远,隔了几座山峦与一个小县村。西渚出事,常坪自然也安定不得。

常坪盛产兵器,衙门专开了个库房用作堆放每年打造。这些兵器都是要送进军营里的,现在衙库失窃,大量军用兵器被盗,可不是开玩笑的。

西楚尧估量着,这件事出自于某人手笔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了,这可又是一把大的,足以戳痛西缄攸。

而同样的,常坪出来,无论走哪条路,也都得经过尖甫。这几日沿途以来,并未看到或听闻有大批的兵器运送。

也就是说,好戏,正在等着她呢……

西楚尧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押着这批西缄攸交托给她的物资食粮,伴随着她家王妃每日与她的吴侬书信,熬过了七八天,终是到了尖甫。

谁知还没进城,就遇上了这场闹局,还一出面就被傻子卫长暴露了身份,唉,真是无奈呀无奈……

前情便是如此。

而经过王路捕头那么一跪一拜,附近的百姓都随即跪了下来,唯独那帮江湖人!

在经历瞬间短暂的惊愕之后,那方才便与王路交锋的人捡起身边的佩剑,冷锋直指西楚尧,“当朝五王西楚尧,皇帝西缄攸的亲姐?西缄攸杀我武林千人,今日便要你这亲姐来偿命!”,话音刚落,便直扑上前!

可他又哪里近得了西楚尧的身,都无需她出手,卫长已经运起内力将人直接拍飞了出去!

西楚尧好笑地扫视了一圈,手中皆紧握兵器目露凶光,直逼自己,却又不敢贸然动手。

西楚尧低头莞尔,区区江湖宵小,未免太无斗意了。

她这一念刚了,凭空里一股惊人气息传来!

西楚尧猛然擡头,城楼之上,她看到了一抹不能说熟悉,却也不陌生的身影。

西楚尧莫名觉得,事情似乎变得有趣了呢。

连她那许久未起的战意,也如春风火燎原,衰草碧连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