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千上穷之情深不寿 > 眼睛

眼睛(1/2)

目录

眼睛

奉天仪式只余三日就将举行,天都东城外竟发生百人坑的命案,岳王又从使臣贡礼中发现疑点,五王爷与五王妃又说出了一段骇人听闻的南方部族故事……

怎么看,今次奉天大典的背后都是出烁迷离。

“你说发觉这伏昼族不对劲,可是因为他们的贡礼?”

“皇姐料事如神!伏昼族甫遭收归,这是他们第一年前来朝奉,而他们带的贡礼……是一尊人像。”

西洺最后这句回答,尤为令人意外。

虚辰听了许久,也收起了起初的玩心,认真了起来。

“听五王与王妃所言,这伏昼族似乎并非是个未开化的部族,按那村落构造房舍建筑,所说语言又与外界相通,所着亦非兽皮树叶,理应是个文明部落才对。”

西楚尧点点头,她其实一直以来也十分疑惑。

“那猎户后来还讲与我们听,他看到那部族中有圈养的鸡鸭猪牛,后山还种着菜田,亦有干净的水源,居民生活富足,俨然是个桃源乡般。但不知为何他们会抓了外人来做祭祀?而且另有一点非常奇怪……那猎户讲,虽然他当时害怕极了,那些族人也都全身遮于黑衣之下,但他注意到,这个族群中有小孩儿,却没有老人,他所见之下皆是年轻人,撑死了是到中年。他还记得那个主持献祭的似乎是个女人,这部族极有可能是个母系社会。”

“不错,还有最可疑的一点。”

洛夙接着补充,“那猎户后来清醒冷静之下虽觉得他们仍是人类部族,但他最初一直口称他们为妖族!因为他看到了,这些人的眼睛里有妖异的血色,尤其是在献祭结束后,那血色尤其明显,到了晚上甚至会发光,就如妖怪一样!”

洛夙讲完,西缄攸与虚辰都不由看向了延陵无,这里头唯一对妖界通晓的,也就只有她了。

不过,延陵无蹙眉细想了好一会儿,方摇摇头。

“妖族之中并无天生赤瞳者。正如凡人只有在走火入魔后才会双眼充血发红一样,妖界众生各族,只有很少集灵力大成者,才有可能如此……即便是曾经的我,也很少如此。”

延陵无最后那句将声音放得极低。西缄攸听到这,被她握着的那只手莫名颤抖,随后挣扎几下抽出了她的掌心。

延陵无浅浅侧头低眉,她知道,西缄攸终究走不出过往,她并不愿听自己提起往事。

放下因为一句话而心下计较无数的二人,众人还是很迷惑于眼前的种种。

“如果是连妖界都没有的族类,那他们又是什么?人间哪有以同类之心供奉神明,又以人血沐浴的说法,又不是传说中天性邪恶的食人部族!”

“这还不算,臣弟是接见过这个伏昼族的,那些人辨其双目再听声音,的确都是年轻人,且各个文质彬彬,谁能想到竟是这般蛇蝎心肠的部族!”

西洺听了,简直怒不可遏,“还有!方才尚未说完他们带来的贡礼,皇姐您可知那尊人像是什么?!”

西缄攸听着西洺的语气,似乎极为气愤,但又难掩惊惧。

“究竟是怎样的人像?”

西洺要喘上两口气,才能让自己平息翻腾的内心,“那人像本是裹着厚厚的黑布,但例行检阅,礼部的人便打开了。谁知差点没吓死那几个官员与宫人!”

“谁都猜不到,那里头的人像约成人一臂高,一掌来宽,栩栩如生。起初垫分量,大家还当是玉石的。何曾想,那质地是不是玉石没人晓得,但它外面却有一层紧密的包覆,那包覆乃是皮质,还是人皮!!”

人皮二字一出,简直惊骇!自古雕像,镀金镶银的比比皆是,何曾听说过裹人皮的?!这可是何等的邪祟啊!

“简直混帐!这绝对是个邪祟无比的部落!”

虚辰猛一拍桌怒不可遏,“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可怕的族群!孟乔,你即刻去将梁湖别驿内伏昼族使臣捉拿,立调南麓大军抄了他们老巢!”

虚王的话便有如圣上金口,她下旨,孟乔自然是要遵的,但此刻孟乔似乎也有些为难。

“若我估计得没错,这伏昼族铲除不了。是吧,孟统领?”

延陵无的一句笑言,倒是打破了孟乔的尴尬。

孟乔这才还开口,“不瞒圣上王爷,正如白皇陛下所言,这伏昼族的确难以铲除。去年南麓军将其围剿,就是有所听闻其恶行,可无论多少军兵都拿他们不下。并非因为不熟地形,也不是因为那处易守难攻。南麓军中本就有极善林战的快行军,亦有在雨林内攻击力最佳的弓兵队,但不管出动怎样的部队,或是重兵压境,都奈何他们不得,反是我军损失无数!他们的族人受了伤,却能在转瞬间复原,且攻击力极强速度奇快,真和怪物一般!而最后之所以能将伏昼族收复,完全是他们自己弃械缴降,甘愿俯首称臣。”

西缄攸缓缓摸娑着下颚,满眼的不解,“恢复力不似常人,战力又十足,可见完全不必降于我朝。到底是什么,令他们甘愿臣服?”

西洺倏而单膝跪地,抱拳低首,惊了大伙儿一跳,“容臣弟大胆妄言。我觉得是,是圣上。”

西缄攸放下手,蹙起了眉头,“你先起来。”

西洺起身,一脸担忧地看向当间的西缄攸。

“你的意思是,伏昼族自愿臣服我朝,只是因为朕?”

“不错!那尊人皮塑像所描画的,正是圣驾龙颜!”

一个极南之地密林之间,与世隔绝的邪祟部族,供奉的塑像竟是当朝帝王的模样!

这如何都是让人无法相信!

一般而言,类似这种族落都有自身持久传承的一套信仰,与外世是不同的,这也正是他们大多习性与行为与常人有异的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