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2)
第二十二章
县城东郊,县兵驻地。
“兄长,不能答应!咱们当初为了把这个消息早一刻送到郡府,前去送信的弟兄连马都跑死了一匹。
咱们把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可他们早干嘛去了?非要等到这寇贼压境才想起兄长你来。
“这不是纯属用兵曹椽的位置收买兄长,想让兄长你给他卖命么。
“这到时候打赢了功劳算他们的,输了就弹劾兄长你不能任事当垫背的。
“咱们的命什么时候这么贱了!
“再说樊进对外号称万数,子德方才也说了,即便樊进那厮是来者不拒,在他从留坝撤走时,直属于其人手下指挥的也有二千之数。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定然是只多不少。
“我就少估点吧,只按三千算。咱们如今连伙夫,啊不,炊事员和饲马员都算上,也只有八百七十九人。
“县令和城中各大世家也绝不会允许兄长把全部人马带走。咱们顶天了只能抽出四百号人,这点人够干什么的啊。
“兄长您不是问我们的意见吗?那我的意见就是现在这个,辞了这个郡兵曹椽的位置,让那帮官老爷自己个头疼犯难去吧。”
秦游手下的高级将领正在发生激烈的辩论。
而辩论的核心,就是秦游是否要接受这个崭新出炉的郡兵曹椽任命。
言辞激烈,一口气抖落出一长串话的人是高贲,他就旗帜鲜明地建议秦游拒绝征辟。
汉代是华夏政治制度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完善期,所以这当官一事也犹存先秦遗风,被征辟者拒绝征辟一事屡见不鲜。
秦游在见到那个来给他送郡府任命的小吏后,既没有立刻表示答应,也没有立刻表示拒绝。
只是使了个缓兵之计,推说军务繁忙,要先将驻扎在此的县兵送回军营,尽好一个县尉的责任。
不过这种拖时间大法只能用一次,而且时效性极其有限,否则名声就要坏透了。
于是秦游干脆抓紧这个间隙,把自己手下的高级将领都拢到一块儿,听听他们想法意见的同时,也窥探一下众人的心思。
结果他这才刚宣布开始呢,就直接进入到了脸红脖子粗的白热化阶段。
丁逢与高贲是忘年交,私人关系极好,此时却与高贲针锋相对:“不可,依我之间,县尉还是接了这个任命为好。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又曰烈火锻真金。目下乱世,正是县尉这等英雄奋发之时。错过此次,恐怕再无机会。”
丁逢的话又把问题给绕回来了,那就是秦游的身份太低了。按大汉的官场法则,想要迅速地往上爬,就是得谋求军功,就是要弄险。
所以武、昭、宣三帝时的国力强盛期,汉使才会悍跳西域各国。
赌赢了,封侯有望。
赌输了,那也是牺牲自己给了国内一个开战理由。
哪怕秦游是个以造反为终极目标的隐藏反贼,也逃不过这一点。
因为等到将来竖反旗那一天,郡兵曹椽的名头可不县尉好使。
冯旗斟酌了一会儿,从最实际的角度开始发言:“经过五天四夜的讨论之后,各部讨论出的结果为,天下动乱,使他们颠沛流离的根源在于世家豪强巧取豪夺,肆无忌惮,官府奸吏贪婪勾结,放纵不法,造反贼人居心险恶,挟裹良善。
“兄长你是知道的,我部中有许多补充的新兵,其中有不少是留坝人。他们在听说兄长你被委任为郡中的兵曹椽,还很有可能带兵去平叛时,都找上了我,要我务必争取到这个机会。
“他们想打下留坝,找一找父母妻小,也让乡亲父老不再受这三害之苦。
“兄长您倘若不接这个任命,恐会伤您英雄之名啊!”
这样处在帐内还没有发言的就只有斗山系的三小只和冯恒了。
但薛臯从来不在这些关乎战略的问题上开口,她就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只需要知道自己该什么适合出鞘,该去砍谁就足够。
韩征不仅不爱说话,更是刚回来,不了解基本情况,紧闭着嘴在那当吉祥物。
所以真正能够提供可靠意见的也就只有傅盈与冯恒。
巧了,小哥俩个还就在做同一件事——看地图。
地图很简易,但两个人都看得十分认真,最终相视一笑,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兄长,为郡兵曹椽是势在必行。不可稍误。”
太阳还没有落山,秦游就已经收拾好东西,轻装简行,准备前往郡治南郑。
但架不住县兵中有近四百人愿意主动放弃一切,“自愿跟随”秦游赴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