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金鹧鸪(1/2)
第74章金鹧鸪
参加筵席那日,玉明特意起早,备好了厚重的随礼,又着了身水碧绣兰草的衫子配湘裙,既不太过素净,也不会太过抢风头。
陈玄嗣在一旁瞧着她梳妆,一会儿要给她画眉,一会儿要给她点胭脂,还一边问她,好不好看。
“你没有别的事情了吗?”玉明扣下铜镜,仰头看陈玄嗣,“不用批奏折?”
“还挺关心我?事情是挺多的,但抽空来陪你的时间,肯定得有。”
陈玄嗣挑眉笑了笑,倚着桌案看眼前人,她今日格外清丽动人,不施粉黛就足够美了,只是略点了胭脂,都美得不可方物,看着都让人心折。
他忍不住低头去吃那唇上的胭脂,又醋上了:“你今夜何时回来?要吃酒吗?不会被什么俊俏才子绊住脚步吧?”
前两句还算正常,这后面这句俊俏才子就又开始说浑话了,玉明心里生起了警惕:“你不会对陆三郎做什么罢?”
“我是这种人?”陈玄嗣一把扳过她的身子,“我知道你与陆家的渊源,陆家于你有恩。若不是陆二夫人救了你,我恐怕都见不到你了。我感恩陆家都来不及,再怎么都不会把陆三郎如何的。”
说着陈玄嗣又瞧了眼玉明备的礼,添了份砚台和张真人的真迹。
陆家于玉明有恩,日后仕途自是会一帆风顺。陆三郎则是陆三郎,性命虽是无虞,但仕途却不一定顺利。
端看陆三郎能不能尽快收起那份不该有的心思了。若是知情识趣些,陈玄嗣也很乐意助他一路高升。
等玉明走后陈玄嗣就叫来了当夷,低声吩咐了几句,当夷点着头退下了。
这时候陈玄嗣才有空去处理政事。
陆家宴席那里,玉明到得不早不晚,陆家人缘比较好,往来的宾客也众多,玉明在其中倒也不显眼了,就是随的礼出了番风头。
直到宴席后半段,陆二夫人才有空同玉明说说话。
想起玉明先前送的礼,陆二夫人又忍不住嗔怪一句:“你这孩子备这么厚的礼做什么?那块砚台还有那幅真迹实在是太贵重了。”
而且只怕是有钱都买不来,都是权贵手里珍藏的珍品。
陆二夫人倒是没有深究这件事,只以为是玉明先前在权贵人家里做仆婢时得的赏赐。
玉明笑着恭贺陆三郎考上举人这一喜事,说起这个陆二夫人又谦虚了起来:“不过是个举人而已,等过了春闱才算真得了个功名,这宴席算是小小庆贺一回,过了这遭他可得沉下心读书了。”
一直有人来敬酒,玉明也随着吃了几盏酒,但没有醉,直到天色暗下来,一众宾客这才纷纷告辞。
陆二夫人本来备好了车马,要送玉明回家去,可玉明一出了府邸,一辆车马就缓缓地行驶过来。
门口仆从众多,提着灯照路,府门外也挂着纸灯笼。
马车就在玉明跟前停下,当夷走了下来恭候。
陆二夫人隔着灯火打眼一瞧,登时就愣住了,这人仪表堂堂,气质温和又不软弱,她一下子握住玉明的手,纳罕道:“这是你那夫君?”
倒是与三郎说得不大相符,这样的人不像游手好闲的浪荡子,瞧着脾性很温和,一看就像个安稳持家的好夫婿。
当夷听见这话,后脊一凉,又是庆幸主子现在不在这里,他忙微笑着上前解释道:“我是下属,专程来接人的。”
还有下属?陆二夫人又瞧了眼马车,这倒是不像是个穷的,顿时心里舒了口气,好歹不像三郎所说,玉明的夫婿无甚本事,脾气还大,毫无上进心,全然靠玉明养着。
那头男宾也刚出来,陆三郎陪着张通判往出来走。
张通判夸了几句年轻有为,又劝诫当不骄不躁,潜心读书准备春闱。
陆三郎恭敬地听着应和,余光瞥见灯笼下站的纤细人影,目光突然顿住。
那道清丽的人影,在灯火映衬下更似玉人一般,容色竟是比先前更盛,简直让人移不开目光。
张通判顺着陆三郎的视线望过去,目中也闪过一丝惊艳,但很快收敛下来,转头瞧见陆三郎痴痴的模样,不由得调笑了声:“三郎,美色误人呐。”
陆三郎这才回过神,又想起玉明的遭遇,忍不住道:“通判大人,弟子有一事相求,不知是否合适?”
“你且说。”
陆三郎道:“这位姑娘原是陆家女学的教书娘子,颇有才情。其夫如今倒是赋闲在家,那人我也见过,相貌堂堂,不知通判大人能否安排个合适的差事。”
张通判瞥了陆三郎一眼没说话,心里叹了句还是太青涩了。
一是人家已是有夫之妇了,竟还没断了心思,二是要给人夫君安排差事,也要他本人露面,这才算有礼数,如今这不清不楚的,纵是想帮也帮不了。
“此事先不着急。”张通判道。
陆三郎没明白这是办不成了,只以为是真的不着急,便先道了谢,看得张通判心里又是一阵无奈叹气。
陆二老爷随着徽州知府出来,两人有说有笑,正说着宋知府目光一顿,他忙擡手制止了陆二老爷说话,隔着灯火又打量了不远处那人一眼。
“怎么了?”陆二老爷问。
宋知府像没听见,忙快步走上前,拦下了那辆正要出发的马车。
当夷本来骑着马,又翻身下来,疑惑地看了眼:“你是……”
“我是徽州知府,宋清言,敢问,您可是萧校尉?”宋知府难掩心中的激动。
看当夷点头之后,宋知府更激动了,不说校尉品阶如何,主要是这是御前的红人,便是在京中都是人人巴结,如今竟能在此地见到萧校尉,不知是什么风能把这人吹来。
不怪宋知府完全没想起皇帝的事,皇帝就大几月前南巡时在他的府邸住了一段日子,随即就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宋知府没看见过一点人影。
所以乍一见萧当夷,宋知府完全没把他和皇帝联系在一起。
张通判瞧见这一幕,也随着赶过来了,一听竟是萧校尉,也是一派惊喜,忙介绍了自己,盼着能留个好印象,万一回去了在皇上面前提个一嘴,那前途就无量光明了。
当夷瞧了眼这几人,徽州知府,徽州通判,还有陆二老爷陆二夫人,人来得倒是很齐全。
想起主子今天的吩咐,当夷想了下择日不如撞日,今天解决此事罢了。
当夷上前一步,先是笑着恭贺了句陆三郎,顿时几人都是满面惊喜。
张通判先前对陆三郎的不看好全都烟消云散了,能得这么个贵人的青眼,若是回头能在皇帝面前留个印象,那前途定然光明。
当夷寒暄几句之后,就话头一转,笑着道:“三郎如此年少有为,应当已经成家了罢。”
陆二老爷神色一僵。
陆三郎摇摇头回道:“还未成家。”
当夷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早成家早立业,年轻人心性未定,早点成家,就成熟稳重了。”
几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萧校尉怎么突然着重提了这事,难不成是要介绍一个,这样子也不像。那还能是因为什么?
当夷传达了最重要的意思之后,就骑着马随着马车一同走了。
几人还在原地没回过味儿来,但心里还是蛮高兴,至少被萧校尉记住了。
宋知府却越想越不对劲,乘着马车回府的时候,想起了一件事,皇帝当时在他府邸暂住的时候,碰见了个教书娘子,瞧着很是有几分特别。
难不成,此事和皇帝有关?
宋知府在睡梦中都爬起来了,忙叫人去陆家打听了回来。
那个萧校尉今天送人回去的,正是那个教书娘子!宋知府根本睡不着了,又把通判也叫了过来。
两厢一对,这才猜出了个可能。
教书娘子是皇帝的人,这陆三郎是撬墙角,撬到皇帝头上去了!
这下两人哪儿还坐得安稳,熬到早晨直接去了趟陆家,劈头盖脸一顿训,责令陆三郎尽快相看人家。
陆二老爷此时还不明白,陆二夫人此时也是一头雾水,张通判嘴皮子都快燎出泡了,直接拉着陆二老爷到边上。
“三郎这是惹上天大的贵人了,赶紧相看人家,尽快成亲吧,不敢胡闹了。”
陆二老爷一惊,他也不敢问这天大的贵人是谁,忙点头应是。
陆三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惯来好说话的父母都变了个样,他不仅挨了一顿训斥,被禁足在书房看书,还只能等着相看好人家成亲。
陈玄嗣听闻这个消息后笑了声。
对付这么个破小子轻而易举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